中國大陸[頂尖大學計畫] 的新思維中國大陸[高教特區] 大學新教育理念之評析.doc
《中國大陸[頂尖大學計畫] 的新思維中國大陸[高教特區] 大學新教育理念之評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國大陸[頂尖大學計畫] 的新思維中國大陸[高教特區] 大學新教育理念之評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國大陸頂尖大學計畫的新思維-中國大陸高教特區大學新教育理念之評析The Reviews on the New Educational Idea of Speci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顏佩如Yen, Pey ru, yenpeyrums3.ntcu.edu.twAssistant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TCU.一、中國大陸教育特區理念的背景中國大陸教育特區最早起源於2000年辜勝阻提出素
2、質教育特區的構想,依序全國人大代表黃河等人提出關於建立西安國家教育特區的建議,王錚等人2004年提出教育特區的概念,爾後中國大陸總理溫家寶亦談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與教育改革,是以地區為特區範疇,實施國小至大學各年段的創新教育改革機制,教育特區的概念化暗為明。周洪宇建議教育特區仿照經濟特區的做法。中國大陸因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落實,提出教育特區的原因主要是(王錚等,2005;周洪宇,2011;廣州日報,2011):1.教育制度以應試教育、智育與文憑主義為上,形似現代科舉制度,精英教育與淘汰教育誤導今日的國家教育,教育無法滿足今日國家長遠發展、教育改革緩慢,教育特區希望真正做到德智體
3、美全面發展。2.中國幅員廣大,各地區之間的區域與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教育改革與發展無法一致,因而採取因地制宜。 3.打破教育由國家(政治與管理)壟斷,促進多元管理制度教育發展(王錚等,2005),教育改革的基本規律從局部到整體推進,使改革收益最大化、改革風險最小化推動中國的教育改革。4.根據中國大陸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教育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地方政府有義務責任、權利、能力來推動教育改革。5.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6.大學內部管理出現資源分配行政化,行政權力大於學術權力,大學發展建設走上功利化,政府在管大學的同時賦予大學太多的社會職能,大學因而用政府管理社會的方式來應對。
4、7.大多數世界著名大學成功的經驗:對於高等教育特區必須調整政府與大學的關係,將政府對大學的辦與管和評有機分離,採取政府興辦大學,董事會謀劃大學,教育家建設大學,教授治理大學的機制,由教育家領導學校後,逐步改變學生升學選拔辦法。8.高等教育與高中階段教育彼此缺少聯繫,唯一的聯繫就是高考。高考是相對分離的考試和招生模式使得高等教育與高中階段教育彼此缺少聯繫。9. 擺脫1958年所確定的左的教育方針,逐步實行黨教分開。教育特區或稱教育試驗區(朱永新,2001),其基本原則: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穩步推進。2.尊重規律、以人為本。3.以教育方針為根本指標,凡符合教育方針要求的做法都堅持,凡
5、違背教育方針的做法都要努力改革。4.打破壟斷,宏觀管理,微觀放權,促進教育繁榮發展(王錚等,2005)。教育特區著重在理念與思想的解放,跳脫現行體制,對制度、改革措施與人才培養模式的各種改革實驗先行先試,給予制度創新的特許權,學校實行理事會治理,探索教授治校,明確界定政府與學校、行政與學術的權力界限。二、中國大陸高教特區理念的緣起教育特區中就大學部份,全國政協委員胡海岩建議由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設立若干高等教育改革試驗區,實驗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簡稱高教特區。這項工作選擇少量省市、高校和教育家開展小範圍試點(胡海岩,2010),由中央確定為國家教育特區,賦予一系列權力和優惠政策,允許這些區
6、域在全面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試驗中先行先試,採取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用體制與政策落差形成資源聚集窪地(周洪宇,2011;胡海岩,2010;廣州日報,2011;傅佩佩,2010)。藉由高教特區政策與理念使大學改革力度大,受限制約少,成為國際接軌的典範(胡海岩,2010)。大學去行政化,重新定位政府與大學的關係、大學內部黨政關係及師生關係(中國之音,2011)。核心的措施是放權,擴大地方和學校的管理許可權,包括:國家把管理高等學校的各類審批權下放給教育特區,落實相關法律規定的高等學校各項辦學自主權,包括學校審批權、招生自主權、學科設置和課程設置權,以及人事任命權、學位授予權、學術自治權等等;國家和省
7、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向地方教育特區放權,准予特事特辦、簡政放權,擴大特區內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周洪宇,2011)。高教特區首先由深圳市策劃創建南方科技大學,已率先實踐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特區的基本改革是公開遴選優秀的教育家群體,依法治校,創新體制。三、中國大陸高教特區新的大學教育思維(一)重構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教育特區希望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係,重構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依法行政,實施公共管理服務,通過政府治理和公共教育服務轉型,使特區政府由教育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轉變為教育服務體系的構建者和監管者(周洪宇,2011)。(二)中央權力下放與鬆綁:從政府行政主導型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依法治
8、教、依法行政的管理模式,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監督和評鑑(周洪宇,2011)。(三)確立特區各級各類學校的主體地位與學校辦學自主權: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建立健全與學校法人地位相適應的學校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四)建立社會(社區)參與學校教育之制定和決策:參與教育政策制定和決策,參與對教育的監督,健全社會支援和監督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使學校回歸社區,引導社區和有關專業人士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培育社會仲介組織,發揮其在諮詢、認證、評估等方面的作用,實現公共教育服務由政府單一提供到政府與社會共同提供的轉變(周洪宇,2011)。(五)政
9、府主要提供大眾受惠性的公共教育服務:堅持公平、均衡的原則,政府主要提供普惠性的公共教育服務,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社會主要提供具有多元、選擇性特點的公共教育服務,滿足人民群眾不同的教育需求(周洪宇,2011)。(六)促使辦學主體和投資主體多元化:擴大社會參與,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委託管理等方式實現其應承擔的職能(周洪宇,2011)。四、中國大陸高教特區新的大學教育構劃教育特區為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重大改革試點的內容領域,包括: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終身教育體制機制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現代大學制度改革、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改革等(周
10、洪宇,2011;趙婀娜,2011)。教育特區的建立模式可由地方政府主動申請,國家在某區域(尤其是經濟特區法經濟發達區域)教育特區試辦並逐步推進其他區域,仿照經濟特區的做法,由中央確定國家教育特區,賦予一系列權利和優惠政策(周洪宇,2011;趙婀娜,2011)。高教特區的選定的標準可以選擇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其一為省級行政區域(含直轄市),其二為較低層級(市州或縣區)的地方政府轄區,其三為省級政府統轄下的大學聯盟(或大學園區),亦可考慮地理相鄰的跨行政區劃的高等學校,亦可以將現有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升格為教育特區(周洪宇,2011;趙婀娜,2011),有鑑於高教特區正在籌畫中,茲以關鍵學者官員
11、的想法整理為下表。表1中國大陸高教特區的理念構劃表層面結構成立單位與事項說明外在政治經濟背景政治立場以教育方針為指導;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選擇辦理區域教育特區應當有城市、農村兩類先從經濟發達區地區著手,比照經濟特區的概念教育改革的負責機關成立特區教育改革指導委員會特區教育改革指導委員會領導教育廳局、招生辦公室等部門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對教育以宏觀調控為主教育行政機構不再幹預具體學校的事物。大學行政管理學校管理教授治校政校分開、黨政分開大學教師評鑑改革大學人事制度大學有選聘教職工的自主權。由特區教育改革指導委員會向社會公開招聘,向特區教
12、育改革指導委員會和特區人民代表大會負責,接受社會監督。大學資源大學教員評鑑制度以學生、專家委員會的評鑑、社會評鑑作為評鑑教師的重要標準廢除以發表論文數量為主要標準的評鑑標準。大學入學招生與收費營造學校特色突出大學自辦學特色進行院系調整,整合教育資源, 大學招生錄取制度廢止以高考分數為唯一標準的大學招生錄取制度,代之以符合教育方針的新的大學招生錄取制度。大學招生應將學生平時成績、高考成績和社會實踐成績三項統籌計算在內,自行確定三者的比例,制定各校特色的招生標準。大學收費特區核算高等教育成本,限制高等院校最高收費。特區支持低收費、高效益的大學發展,並根據有關政策對高效益學校給以扶持和獎勵大學學生輔
13、導與管理大學入學以學科(學系)為單位進行多元入學制度部分學科實行指導教師推薦、研究生導師自主招生的制度。大學生就學補助減免學費、獎學金資助、提供工讀機會大學應對貧困學生予以減免學費、獎學金資助等優惠條件,努力為他們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大學生就業成立專門機構輔導勞動就業教育工作各高等院校對畢業生提供勞動就業諮詢和指導,支援學生就業和創業。大學生德育各大學成立專門機構從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採取措施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減少大學學生中存在的不文明現象,降低大學學生的自殺率、心理疾病患病率。學生獎懲學校與學生簽定合同(契約)大學用簽定合同的方法處理學生違紀問題產學與地方服務學生社團活動鼓勵學生社
14、團活動鼓勵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產學合作實行大學、企業、科研機構人員合理流動的制度加強高等院校與企業、科研機構、就業仲介機構的聯繫。社會推廣獎勵學生社區服務按照教育方針對學生進行考評對積極參加勤工儉學、下鄉服務、社區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予以鼓勵。大學研究大學推廣教育高校發展各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如單科教育、各種課程班,以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私立大學管理成立研究機構成立專門機構研究社會與職業勞動發展特區教育改革指導委員會成立專門機構研究社會與職業勞動發展職業大學管理私人辦學鼓勵私立教育鼓勵包括教會在內的外國資本在特區教育改革指導委員會監管下投資興學職業學校師資結構改變職業學校的師資結構讓更多
15、實踐技能強、理論聯繫實踐的專業人員進入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職業學校學分制度職業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學分制除全日制外,還可試行半日制、業餘時間制職業學校的評鑑機制評鑑辦法應納入多元意見評鑑辦法應納入學生、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的意見打破雙軌制度打破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壁壘鼓勵職業技術學校和普通學校合作,對普通學校學生增開職業技術類課程,以加強普通學校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職業證照提升職業證照地位承認同級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證書與學歷文憑具有同等地位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王錚等(2005)。設立教育特區的建議。五、中國大陸高教特區對我國大學頂尖計畫的省思與啟示中國大陸高教特區的實踐確實存在許多關鍵點:1
16、.權責對等:中央教育資源與職權與地方並不對等,地方實踐上並無籌碼,但又須負責起教育績效的責任;2.區位因素的體制創新:各項教育措施與創新被許多單位與法規所切割;3.中央地方權力與資源的拉拒:教育特區使地方有權力與資源改革教育,但亦可能淪為另一個層級的中央集權與霸權;4.教育相關法規尚未修定以及教育特區法規必須擬定等(周大平,2011)。(一)教育市場化趨向:中國高等教育從左派的思想(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亦即是教育成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政治運動的陣地,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等(維基百科,2011),擺盪至左派的思想(重視資本主義與資產階級),教育走向市場化與大眾需求。(二)中央權力下放
17、與鬆綁:高教特區帶來教育與行政權力中的重新定位,以及中央地方權力與資源的拉拒,勢必帶來中央權力下放與鬆綁,或是中央運用另一種軟性權力控制(經費分配、立法與行政命令、思想與黨務管理等),再度化身為另一個權力的中央,或是各階層部門的博奕(胡平平,2011)這是值得討論!(三)教育的卓越重於齊頭式公平:教育發展到底是齊頭式平等,還是要求卓越?中國大陸相關教育法令希望是向農村傾斜的教育正義與公平,並有濃厚的教育優先區的理念,顯然高教特區與中國教育相關立法精神重視落後城鄉地區的理念背道而馳。(四)民主與社會參與:教改的重點不再是試點,而在於落實與實踐。教改的重點不在局部地區特殊政策的發展,而是全面的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頂尖大學計畫 高教特區 中國大陸頂尖大學計畫 的新思維中國大陸高教特區 大學新教育理念之評析 中國大陸 新思維中國大陸 高教 大學新 教育 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