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501036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tatist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22 上机学时:10学分:2适用对象:四年制工业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工程统计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研究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变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对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工具,在
2、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以及将来从事工业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时,能够使用统计学工具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统计学的理论、基本概念、系统与方法。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统计的科学涵义发展概况。2掌握几种调查组织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掌握调查方案设计要领,能实际地组织调查工作。 4掌握分组与变量数列编制的原则,能实际地设计统计表和统计图。5掌握各类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原则,能结合实际调查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和进行初步的分析。6深刻理解假设检验的逻辑思想,能够根据不同条件与要求正确地选择统计分析方法。7明确相关关系,函数关系,
3、因果关系,能根据实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8能用实际资料构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系统分析。9了解统计指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10能够正确地识别时间数列变量和形态,对实际资料整理和编制适用的时间数列;能用实际资料建立适当的趋势模型,掌握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剩余变动的测定方法,能初步应用时间数列模型进行外推预测。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统计调查与数据整理概述,统计量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同时课程安排了相应的实验,通过实验环节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工程统计学软件的使用能力,具体课
4、程教学内容说明如下。1 绪论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2 统计数据调查与整理统计资料的构成要素、统计调查及方案设计、统计资料的整理与频数分布、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形式的基本概念。3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有关统计量的概念、描述集中位置的特征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描述变异(分散)程度的特征数(极差、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的基本概念、以及表达形式,随机抽样、以及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态分布、F分布、T 分布的定义、性质及其相关数学用表的使用方法。4 参数估计参数的矩估计法的基本思想及其矩估计量的求法、参数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极大似
5、然估计的求法、点估计的评价标准(无偏性, 有效性, 一致性)、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掌握总体参数点估计的概念、矩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及衡量估计量优劣的标准,参数的区间估计的基本概念,正态总体参数值、方差、比率的区间估计方法与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5 统计假设检验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以及正态总体均值、方差、比率的假设检验方法和非参数的假设检验方法。6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7 回归分析统计关系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一元线性回归显著性检验与变量的预测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多元线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统计学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 工程 统计学 课程 教学大纲 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