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正切和余切》精品教案.doc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正切和余切》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正切和余切》精品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正切和余切精品教案 一、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tgA、ctgA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A)中两边的比,了解tgA与ctgA成倒数关系,熟记30、45、60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切(余切)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切(正切)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熟记特殊角的正切值
2、和余切值. 2.难点:了解正切和余切的概念.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什么是锐角A的正弦、余弦?(结合图6-8回答). 2.填表 3.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关系? 4.当角度在090变化时,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变化规律? 5.我们已经掌握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是指直角三角形中该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那么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如何呢?在锐角三角函数中,除正、余弦外,还有其它一些三角函数,本节课我们学习正切和余切. (二)整体感知. 正切、余切的概念,也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或工作都十分重要.教材在继第一节正弦和余弦后
3、,又以同样的顺序安排第二节正切余切.像这样把概念、计算和应用分成两块,每块自成一个整体小循环,第二循环又包含了第一循环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克服难点,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对比,便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引入正切、余切概念 本节课我们研究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因此同学们首先应思考:当锐角固定时,两直角边的比值是否也固定? 因为学生在研究过正弦、余弦概念之后,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口述证明,并进一步猜测两直角边的比值一定是正切和余切. 给出正切、余切概念如图6-10,在RtABC中,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gA. 并把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切和余切 新课 标人教版 初中 数学 正切 余切 精品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