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表水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doc
《中国的地表水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地表水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的地表水地表水亦称陆地水,包括河流、冰川、湖泊和沼泽4种水体。中国大小河流总长度约42万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5万多条,河川径流总量27115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中国冰川总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为29640亿立方米,年融水量约达504.6亿立方米。这些冰川分布在许多江河源头,冰川融水为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对西北干旱区河流水量补给影响尤大(见中国的冰川)。中国湖泊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800余个(不包括时令湖),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1个。中国湖泊分布很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形成中国两大稠密湖
2、区(见中国的湖泊)。此外,近40年来,兴建了许多人工湖泊,各种类型的水库达8.6万多座。中国沼泽分布很广,仅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类面积即达11万余平方公里,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见若尔盖沼泽)是中国沼泽最集中的两个区域(见中国的沼泽)。以下仅就地表水中的河流情况进行阐述。河流流域和水系 中国河流一部分为注入海洋的外流流域;另一部分为流入封闭的湖沼或消失于沙漠,不与海洋沟通的内流流域。划分中国内外流域的主要分水界为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内蒙古高原南缘、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向西直抵国界。这一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或50毫米年径流深度等值线相
3、当。此线以东,除小面积的内陆区外,全属外流流域。此线以西地区中,除额尔齐斯河外,全属内流流域。在中国外流流域中,太平洋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7。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中国主要的大河,如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均属这一流域,它们分别注入鄂霍次克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印度洋流域的面积居第2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南部和西南一角。属于这一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等。这些河流的下游已出国境,流经南亚各国并分别注入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北冰洋流域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5,偏处于中国西北一隅。属于这一流域的只有
4、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源流之一,流经俄罗斯而注入喀拉海。表1 中国外流、内流流域面积中国水系的分布很不均匀,东部季风区,河流多而长,常形成庞大水系,河网密度一般都超过0.3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网密度最大的为长江三角洲(达6.46.7公里/平方公里)。杭嘉湖平原甚至达12.7公里/平方公里。中国西北地区和藏北高原(羌塘高原)内流流域内,河流少而小,且多单独流入盆地,缺乏统一的大水系。河网密度一般均在0.1公里/平方公里以下,在降水和径流都较丰富的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一带河网密度方超过0.5公里/平方公里。中国外流水系的干流大都发源于3大地带: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大兴安岭冀晋山地豫西山地云
5、贵高原连线地区;长白山地山东丘陵东南沿海山地连线地区。发源于第1地带的河流均为源远流长的巨大江河,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不仅为中国的巨川,亦为世界著名河流。发源于第2地带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江(见珠江)等,除黑龙江外,就长度和水量而言,都不及发源于第1地带的河流。发源于第3地带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沂河、沭河、钱塘江、闽江、韩江等。这些河流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都远较上两地带的河流为小,然而水量都较丰富。中国内流水系均发育于封闭盆地内,大致可分为内蒙古、甘新、柴达木、藏北等4地区。其中甘新地区的塔里木河、伊犁河、黑河、石羊河等较其他3地区的河流为长。河流
6、的补给和水情类型中国河流补给分为3种:即雨水补给、融水补给(包括季节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消冰水)和地下水补给。前二者又合称地表水源,后者称地下水源。几乎所有的中国河流都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补给,而且补给的种类一般是由南而北、由东而西增加。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只有雨水和地下水两种补给,且以雨水补给为主,一般都占年径流量的6070,浙闽沿海和四川盆地甚至高达8090。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亦以雨水补给为主,地下水补给为次,但除这两种补给外,东北地区的河流还有季节积雪融水补给。融水补给约占年径流的1015。华北地区季节积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甚微,融水主要由河冰融化所形成的消冰水。西北地区和青
7、藏高原山地河流,除雨水、地下水、季节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融水补给占年径流的比重各地不一,总趋势是自四周向内陆随气候干燥度增加而增大。如祁连山北坡东段的石羊河水系,融水补给不及年径流的5,而西段的疏勒河水系则可达35左右。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河流,融水补给达年径流的4050,甚至有高达6070。青藏高原的河流融水补给亦占有相当比重,如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寺河融水补给亦占年径流的66。中国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时期由南而北逐渐缩短。与此相反,靠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时期则由南而北逐渐增长。一般在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时期,水位和流量稳定;在地表水源补给为主的时期,水位和流量变化急剧,洪水
8、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内。根据地表水源的不同,可将中国河流分为3大类。雨水补给类。此类河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径流的年内变化主要随降雨情况而定,汛期集中在雨季,流量涨落迅速,常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过程。由于河流分布在季风控制范围内,季风的进退为河流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随夏季风向西向北推进,河流汛期亦向同一方向延后。其中以湘赣洞庭湖水系(澧水除外)、鄱阳湖水系的汛期最早,始现于3、4月份,以春汛为主,夏汛次之。由此向北到江淮地区,向西到湘西、黔东一带,汛期约推迟1个月,且以夏汛为主,春汛次之。至四川盆地,则以夏汛为主。及至秦岭、大巴山地区,则为夏秋汛,且以秋汛为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9、除春夏汛外,秋季还有台风汛。海南岛以秋汛为主。台湾省东北部四季都可出现洪峰。滇西和藏南地区汛期来临较晚,6月中下旬西南季风暴发,雨季突然来临,河水猛涨,汛期主要出现在夏秋季,以夏汛为主。雨水融水补给类。这类河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仍以雨水补给为主,兼有季节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每年发生两次汛水,春汛一般由融水形成(南部兼有部分雨水),峰低、历时短。夏汛(或夏秋汛)由雨水形成,峰高而历时长,流量变化急剧。东北地区春汛较明显,华北地区则不太明显,在春夏汛之间往往出现枯水段。东北北部春夏汛往往相连。融水雨水补给类。主要分布在西北高山地区和青藏高原,以高山冰川融水和季节积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次之
10、。汛期内洪水过程变化缓慢,洪峰不高。在以季节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阿尔泰山区的河流,以春汛为主,夏汛次之。而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的河流,则以夏汛为主。青藏高原的河流,除夏汛外,还有秋汛。地表径流的分布与径流带的划分中国各地区地表径流(以年径流等深度表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的雁荡山、戴云山等山地的径流深度可达12001400毫米,台湾省的中央山地更高达20004000毫米;而西北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径流深度只有510毫米,盆地中心甚至无径流产生,形成大片无流区。在中国年径流深度分布图上有几条很有意义的等值线(以下简称等流线),其中以50毫米等流线最为重要,它大致
11、自大兴安岭西麓经松辽平原东侧、内蒙古高原南缘、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藏北高原而止于西藏南部,由东北至西南斜贯全国。此线在东部大致与400毫米、在西部则与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以下简称等雨线)相接近,并将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表径流丰富;西部地表径流很少。东部地区200毫米等流线大致相当于秦岭淮河线,将中国湿润部分划为南方和北方两区。南方径流甚为丰富,除个别盆地外,地表径流深度均达200毫米以上。反之,北方地表径流很少,除少数山地外,地表径流深度都不足200毫米。在南方地区,东起杭州湾南部,经会稽山、黄山、武夷山以西、南岭至十万大山的900毫米等流线亦具特殊意义,它划出了中国径流最丰富的东南
12、地区。50毫米等流线以西主要为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径流很少;10毫米等流线又在这一地区内划出了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内尚可以产生径流,而干旱地区(山地除外)径流极少甚至无径流产生,形成大片无流区。根据上述几条重要的等流线(即900、200、50、10毫米)可将中国划分为5个径流带:即丰水带、多水带、平水带、少水带和缺水带。这些径流带与中国各自然地带亦大致相符。水量平衡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889亿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度为648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度为284毫米;多年平均总蒸发量为34774亿立方米,折合平均蒸发深度为364毫米;平均径流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地表水 水资源 人类 赖以生存 最重要 自然资源 之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