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doc
《也谈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也谈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也谈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非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新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高校计算机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从最初的为科技计算机服务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现今高校计算机普遍采用”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
2、术基础-基础”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然而,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一个异常蓬勃的快速发展阶段,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教育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有了根本性变化。但与此同时,现今大学计算机专业,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 1、学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来自城镇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就已经接触了计算机,城镇中小学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课程,大部分城市家庭也拥有电脑,有些学生拥有了笔记本电脑,甚至IPAD等高端个人电脑,他们对办公应用和网络应用甚至程序设
3、计等方面的知识已有所了解, 所以高校面临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及教学设备的投入不足, 学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发展趋于缓慢,致使许多学生认为, 该课程只是对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内容的重复, 与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 因而导致学习兴趣减淡、学习动力削弱,所以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整体计算机应用能力不高。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概念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是研究计算机本身,而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重要的是应用。 2、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的教学方式较笼统 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给新生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
4、门课程,但从教学大纲、课件和教学形式来看,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开设初衷就是强调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就会使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了却用处不大,例如学习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CAD制图、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办公软件、学习广告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设计软件等。但学校在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时, 并没有综合分析这些需求。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每天都在变化,现在的大学生每天面对过度的信息轰炸,各种网络安全问题都会出现,以笔者目前所在的高校为例,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抽样,在学完既定课程后,会安装操作系统的占25.3%;能够进行计算机组
5、装的仅占15.7%。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点原因:(1)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没有涉及到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硬件组装这两方面的内容;(2)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知程度非常浅,完全是为了应付随之而来的考级。这充分说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3、考评标准较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全校统考的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对于设计操作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较少采用。成绩主要以考勤分和笔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不能反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理论成绩比例过重,因此总评成绩体现不出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以上现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院校 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 公共 基础 课程 教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