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doc
《《酸和碱》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和碱》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酸和碱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责编:李娜 【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通过加入稀H2SO4,即可鉴别出来的是( )A.NaOH、Ba(NO3)2、K2CO3 B.KOH、HNO3、Na2CO3C.NaOH、NaCl、BaCl2 D.Ba(OH)2、NaOH、KOH2.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硫酸 B.稀盐酸 C.石灰水 D.稀硝酸3(2014山东中考)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4(201
2、4甘肃中考)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有脱水性 B.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可燃性C.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D.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腐蚀性6.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
3、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钠分子7.盛有下列物质的敞口试剂瓶久置于空气中,瓶内物质发生变质的是()A.硫酸 B.生石灰 C.食盐 D.盐酸8.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下图所示的函数图像横轴表示此化学反应的时间,纵轴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9.如右图所示,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向烧杯中加入固体物质,会使小球沉入水底(假设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的是( )A.单质铁 B.单质铜 C.氢氧化钡 D.食盐10. (2016广东中考)
4、如图是表示在9.8 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时间,y是pH 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 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加NaOH溶液D.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12.在36.5g20%的盐酸中加入45g2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则( )A.pH7,溶液为蓝色
5、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3. (2016怀柔区二模)依据图示中所给物品的pH回答问题。(1)苹果汁呈_性。(2)碱性最强的物质是_。(3)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14.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15
6、.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NaOH溶液;CuSO4溶液;MgCl2溶液;Na2SO4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而要将它们一一检验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16.(2014重庆中考)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_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_。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以下证明盐酸
7、过量的操作及对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NaOH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17.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一个兴趣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在气球中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并用清水冲洗玻璃管;向玻璃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它与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步骤的操作中,先在玻璃管中加入
8、石灰石,关闭K2,打开K1和K3,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然后的操作是 。(3)在步骤中,甲乙两组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甲组发现烧杯中液体变浑浊;乙组发现烧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两组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4)实验过程中,同时打开K1、K2才可以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出。若关闭K1、K3,只打开K2,一段时间后液体不再流下。其原因是 。三、 实验题18.(2015平谷一模)化学课上老师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是什么微粒使无色酚酞变红?查阅资料:NaOH溶液中主要存在H2O、OH-、Na+三种粒子。猜想:水分子使无色酚酞变红; Na+使无色酚酞变红;
9、 _使无色酚酞变红。实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实验一:分别向盛有NaOH溶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变红,蒸馏水中滴入酚酞后无现象。猜想_不成立。实验二:_。猜想不成立。实验三:分别向盛有NaOH溶液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两支试管中滴入酚酞后均_。猜想成立。19.(2016无锡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建立假设:(1)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溶质可能是碳酸钠的理由是。设计实验:(3)小明的实验方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
10、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色,小明立即得出结论溶质是氢氧化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填“正确”、“错误”或“无法确定”),理由是;(4)小晶的实验方案:取少量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出现大量,小晶得出结论溶质是碳酸钠;(5)小明、小刚认为小晶的结论也是错误的,他们的理由是。(6)大家交流讨论后修改的实验方案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结论取少量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填“少量”或“过量”)的CaCI2溶液,过滤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少量,滴加3滴酚酞试剂现象:结论:20.(2016春太和县月考)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
11、了化学反应。(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们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稀硫酸溶液体积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稀硫酸溶液体积(ml)0245678
12、910温度()2020.52424.825.224.323.62120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是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反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一: ;方法二: 。【答案与解析】1.【答案】A 【解析】稀H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K2CO3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2.【答案】B 【解析】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将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成分。而A、C、D均可将杂质除去,但会引入新的杂质。3【答案】D 【解析】浓盐酸易挥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和碱 复习 巩固 提高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