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教育中心教育教学指导工作精细化管理管理守则教育教学指导和德育工作精细.doc
《XX教育中心教育教学指导工作精细化管理管理守则教育教学指导和德育工作精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教育中心教育教学指导工作精细化管理管理守则教育教学指导和德育工作精细.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化兴华教育中心教育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手册( 工作标准2012年版)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标准一、 基础工作1、制定学校年度或学期教育和德育计划。工作要求(1)学校根据教育中心教育和德育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或学期的教育和德育工作计划。(2)工作计划要体现工作的连续性、科学性、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3)工作计划中工作目标、工作内容、阶段性任务、工作保障措施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4)工作计划要在3月10日以前上报教育中心教育科备案。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的工作计划,下半年要在9月10日以前报教育中心教育科备案。(5)每一学期结束后,各学校要对学期教育和德育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充分肯定工
2、作成绩,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学期教育和德育工作总结要在学期结束放假后一周内上报教育中心教育科备案。(6)学校在教育和德育工作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必须事先与教育中心教育科进行沟通并备案。工作考核教育中心教育科定期或不定期依据学校年度或学期教育和德育工作计划进行考核指导。2、学生工作处管理工作工作要求(1)学生工作处以周、月、学期为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分别提出周、月、学期工作计划和周、月、学期工作总结。(2)周、月、学期工作计划要结合教育中心和学校年度或学期教育和德育工作计划制定。(3)周、月、学期要具体、明确、科学。(4)周、月、学期工作总结要实事求是对存在的问题要
3、提出改进措施,并考核改进情况,确保工作的落实。(5)学生处负责的各项工作记录、活动方案和工作过程记录以及活动结果记载要详细、真实。工作考核教育中心教育科将不定期对学生工作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指导。3、学期工作时间工作要求(1)学期工作时间执行,责任人是学校校长。(2)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2周。(3)每学年上课时间36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学校机动时间2周(用于安排学校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各个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曾减课时。(
4、4)毕业年级的复习时间在毕业学年度第二学期内由学校自行安排(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不得在六月份前结束课程,进入复习)。(5)法定假日、“十一”、长假期间的工作安排由教育中心教育科在假前五天统一进行安排。寒暑假工作安排由教育中心教育科在假前两周进行安排。(6)作息时间小学:上午:7:30 上班7:40-8:20 第一节 8:30-9:10 第二节 9:10-9:40 间 操 9:40-10:20 第三节10:20-10:25 眼 操10:30-11:15 第四节下午:1:15 上班1:20-2:00 第五节2:10-2:50 第六节2:50-3:20 间 操注:从下午3:20开始后到4:40为课后看
5、护时间初中:上午 7:20上班7:258:10 第一节8:209:05 第二节9:059:30 间 操9:3010:15 第三节10:1510:20眼操10:3011:15第四节下午 1:15 上班1:202:05 第五节2:153:00 第六节3:003:25 间 操3:254:10 第七节4:205:05 第八节工作考核教育中心教育科根据学期工作时间和假期工作安排进行不定期考核。4、依法收费工作要求(1)学校依法收费,责任人是校长。(2)教育中心教育科每年在4月和10月提出收费计划。(3)学校要建立收费公示制度,设立收费公示板,并严格执行。(4)学校依法收费,以学期为单位一次性进行,严格禁
6、止进行其它收费,必须进行临时性收费,由教育中心确定,由教育中心教育科组织。(5)收费项目高中: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校服费、军训费、公寓备品费。初中:课本费、作业本费、校服费、军训费。小学:课本费、作业本费、校服费、课后看护费。教育中心教育科将对学校收费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乱收费现象,乱购资料现象进行严肃查处。5、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工作要求(1)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纪律执行,责任人为学校校长。(2)教育教学工作纪律包括:学生在校时间、学生课业负担、教师师德状况等。(3)学生在校时间要按教育中心有关规定执行。晨会在7:00以后进行。坚决取消午自习、晚自习。中午下班后到下午上课前不得以任
7、何形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活动。下午小学必须在4:40前学生离开学校,初中不得超过5:10。(4)周六、周日不准组织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5)严格执行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全、开足课时,教学进度适中。严格按省定教育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 年 周 级 课 课 时 程年 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课程品德类品德与生活33品德与社会2222思想品德222语 文887766555数 学444455555科学类科 学2233生 物32物 理23化 学3外 语334444444艺术类音 乐221.51.51.51.5111美 术221.51.51.51.5111体育类体
8、育333333体育与健康333文科综合历史222地理22综合实践活动4422322地方课程222222222校本课程111111111周总课时数282832323131343434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的说明(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结合通化市教育局有关要求制定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2)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2周。(3)每学年上课时间36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
9、,学校机动时间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4)各年级均按每周5天安排课程。每节的课时,一至六年级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为45分钟。有条件的初级中学可以积极开展40分钟一节课的实验。(5)每天安排广播操2次,眼保健操1-2次。(6)学校日常的组织活动,如晨会、班队会、科技和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自主安排。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将有关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前进行。一至六年级下午15点之后禁止安排文化课。(7)外语从一年级开设。为强化外语教学,应保证学生每周有3次以上的参加
10、外语学习、活动的机会。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培养、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区域内统一安排课程计划等)配备外语师资,保证外语课的开设。(8)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学校要统筹安排体育课和文体活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周课时为3课时,其中课堂教学课时为2课时,间操为1课时;间操课时在七至九年级课表下部做出说明。体育教师组织的间操和体育训练应计算课时。加入周课时中去。(9)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内容,其课时可以分散使用,
11、也可以集中使用。集中安排为:信息技术教育在三八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在课表中体现。劳动技术教育实行在三八年级按每周1课时集中开设的办法开设,由教育中心指定学期第二个月第三周和第四周两个周六集中开设,学期总课时18课时;学校具体组织专业教师集中利用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进行开设,必须做到有课程计划、有教师、有教案、有开设时间和开设效果考察;劳动技术教育在课表中可以不体现,但必须在三八年级课表下部说明集中开设的有关事项。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进行按课时量计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计算课时为三、四年级每周1课时、九年级每周2课时,在课表中体现。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按学生参加公益劳动计入课时,计算课时为三
12、、四年级每周1课时,七年级军训计入课时,累计按每周1课时计算;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不体现在课表上,但必须在三、四、七年级课表下部对开设情况进行说明。(10)本计划明确规定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严禁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时挪作他用。其中地方课程可以按通化市教育局有关拓展阅读的规定安排每周2课时的拓展阅读。(11)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在各门课程之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从教学需要出发,对课时使用做合理安排,但此前须向教育中心教育科和教研室申报备案。(12)本课程计划自2011年春季起实施。工作考核教育中心教育科采取随机性考核的办法进行。6、参加教育和
13、德育类活动的申报和审批工作要求(1)参加教育和德育类活动申报和审批包括:参加各级各类研究活动、教师培训活动、教师竞赛和评比活动等。(2)学校填写有关参加活动的申报表,并签署学校校长意见,上报教育中心教育科。教育科审查并报领导同意,方可参加活动。(3)活动结束后5天内,必须把参加活动的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教育科。二、德育工作1、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1)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中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教育内容,进一步强化文明习惯教育、良好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初中要以社
14、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强化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2)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德育工作的要求,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要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组织系列学习党的历史、讴歌党的伟大、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活动;要通过科学设计,使主题班队会、专题教育活动、升旗活动真正丰富多彩,具有鲜活的教育意义。要通过组织社团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
15、识。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努力实现学生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德育纳入教师考核。要继续举办学生合唱节、艺术节、书画展览等系列活动,形成良好的活动机制。(3)加强学生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教育。要认真贯彻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强化落实工作。对此,幼儿园和各中小学要结合德育工作实际,严格规范,严肃要求,真抓实干,使儿童和青少年的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习惯有明显的变化。(4)教育中心在组织2011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教育、培训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实际,规范班主任工作,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班主
16、任队伍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教育,严肃师德规范,提高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2、主题班队会工作要求(1)主题班队会时间为每周一小学第六节、中学第七节。(2)主题班队会以周为单位进行设计和情况反馈。(3)主题班队会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针对性。要以年级为单位设计主题,有层次性;主题班队会鼓励学校、年级、班级进行创新,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有主动性;主题班队会要强调具有实际教育意义,有实效性。(4)在组织主题班队会时,要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进行。要坚决防止教师一言堂、或由班主任进行班级总结。工作考核教育中心教育科以不定期考核的方式对主题班队
17、会情况进行指导。3、学生大型德育活动(1)学生大型德育活动主要包括学军训、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假期活动等。(2)学生大型德育活动的组织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初中和高中新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军训内容除常规内容外,要把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教育结合起来。(3)学生大型德育活动在组织前10天,由学校将活动方案上报教育中心教育科审批。学校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活动地点和时间、活动要求、活动安全保障措施、活动组织机构、活动安全组织等内容。(4)学生大型德育活动在组织结束后5天,学校将活动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教育科备案。4、学生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教育工作要求(1)学生基础道德
18、和基础文明教育主要包括学校贯彻学生守则(修订)学生行为规范(修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情况;学校制定或修订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落实情况;学校校风、校纪、校歌的制定和修订及相关要求落实情况。(2)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教育基本要求是,在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基础上,做到把地扫好、把操作好、把歌唱好、把人待好、把活动搞好、把品德养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团结友爱、诚信自强。(3)各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或修订的校风、校纪、校徽、校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和学生形象标准。(4)强化德育工作的层次目标,形成思想教育的梯次和学校教育的合力。我们要在目前德育工作的基础上,突出以下有针对性的层次要求。行为规
19、范,道德规范,做合格的中小学生。明辨是非,明辨美丑,做合格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做合格的公民;信念坚定,理想高尚,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建立和完善德育系列化的机制。小学以“告别儿童,走向少年,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为主题开展德育系列化活动。初中以“告别少年,走向青春,明辨是非,明辨美丑”为主题开展系列化活动。可以包括“迈好中学第一步”、“迈好青春第一步”、“迈好理想第一步”等系列化活动。高中以“走向成人,做共和国新公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主题开展系列化活动。可以包括“成人预备教育”、“成人教育”、“成人信念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建立信念思想教育递进梯次努力构建“少先队员预备
20、团员团员中学生党校学员党员”的信念教育链。在教育和德育工作中,要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上来,通过科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的制定和实施,整合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要丰富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军训、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基本德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社区活动,拓展德育工作领域。为了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教育活动、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应有的作用。工作考核教育中心教育科负责对学生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考核,突出日常考核。5、组织“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评选工作工作要求(1)各学校依据教育中心评选规定推荐“优秀学生干部”
21、、“三好学生”候选人,以书面形式上报教育科。(2)组织“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评选工作在每年5月份进行,在学年度结束后予以表彰。(3)对于评选出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实行公示制度,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6、组织德育工作活动工作要求(1)组织德育工作活动是指教育中心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情况而组织的活动。(2)德育工作活动主题的确立采取教育中心对各学校德育工作情况考核指导和学校自我推荐办法进行。(3)教育中心组织的德育活动要有强烈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主要以交流的方式进行。7、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远离毒品教育、崇尚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远离毒品教育、崇尚
22、科学教育每一学期每一专题至少进行一次集中教育活动。(2)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法制教育:基本法律常识教育;教育学生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赌博,不进营业性舞厅、台球厅、酒吧、网吧、音乐茶座和电子游戏厅,不看黄色书籍和录像。远离毒品教育:毒品的严重危害,增强自觉抵制的意识。崇尚科学教育:认清邪教的危害,崇尚文明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育中心为学生订购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3)教育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讲究实际效果。工作考核教育中心教育科不定期进行检查。三、教育工作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适应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能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突出转变班主任组织班级工作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教育中心 教育 教学 指导 工作 精细 管理 守则 德育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