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海水“制碱”(无答案).doc
《(新课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海水“制碱”(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海水“制碱”(无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标要求】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初步学习用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核心知识】 知道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化学原理。1、纯碱的制取 了解侯氏制碱法。认识用元素守恒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知道纯碱的物理性质。2、纯碱的性质 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了解纯碱的用途。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知道碱和盐的溶解性。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 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并能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分析化学问题。【要点精讲】1、纯碱的制取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 氨碱法制取纯碱的生产流程:另: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制碱技术,创立了
2、更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例题解析例1、下表列出了NaCl等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010203040NaCl35.735.83636.336.6NH4HCO311.915.82127NaHCO36.98.29.611.112.7NH4Cl29.433.337.241.445.8(1)往NaCl浓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再通入二氧化碳,即有晶体析出。试判断这种晶体是哪一种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面实验中所用的食盐需要预先提纯,除去其中的CaCl2、MgCl2杂质。请写出除去CaCl2杂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1)NaHCO3;(2) 评析:往Na
3、Cl浓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再通入二氧化碳,即有晶体析出,当然是溶解度最小的物质析出。由表中数据可知,不管任何温度,都是NaHCO3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析出的晶体是NaHCO3。提纯NaCl时,要除去Ca2+,要加入含CO32-的物质,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应选Na2CO3。说明其水溶液显碱性2、纯碱的性质: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苏打是一种盐而不是碱。(1)物理性质纯碱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与指示剂的作用: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与酸反应与某些碱反应 其它盐也具有的化学性质与某些盐反应(3)纯碱的用途: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玻璃
4、生产、冶金、造纸、纺织印染、洗涤剂生产等。(4)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向被检验的物质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被检验的物质中含有碳酸根。例题解析例2、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蔬菜能有效地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原理,你认为刚买回来的蔬菜应浸泡在哪种溶液中( )A.纯碱溶液 B.白酒 C.食醋 D.食盐溶液解析:上述四种溶液中只有纯碱溶液显碱性,因此应选A。例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2SO4、Na2CO3、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刚为了测定该白色粉末的组成,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图中实验
5、现象帮助小刚判断:(1)白色沉淀A是 ,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肯定含有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白色粉末加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其中一定不含有CuSO4,产生的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A是BaSO4,说明原粉末中含有Na2SO4和BaCl2,无色气体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B是二氧化碳,说明粉末中含有Na2CO3。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1)碱和盐的溶解性碱的溶解性:碱大部分不溶于水,可溶性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微溶。盐的溶解性:盐的溶解性比较复杂,为了便于记忆可总结以下口诀:钾、钠、硝酸、铵盐溶解快,硫酸盐溶解银、钡要除外,碳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中考 化学 专题 复习 海水 制碱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