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定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doc
《(农业畜牧行业)定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定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畜牧行业)定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证书号:建设部甲级260109sj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陕西省定边县人民政府二OO八年六月项目名称: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项目单位:陕西省定边县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杨文海编制单位: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陕西省定边县人民政府编制负责人:任建利编制人员:任建利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工程师李宏德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段定产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工程师杜志坚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工程师陈江定边县农业局局长纪风光定边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富强定边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世东定边县园艺站
2、站长、高级农艺师苗仲学定边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曹占斌定边县农业局农艺师关倜定边县农业局农艺师张益程定边县农业局农艺师审核:何启科审定:胡鸿勋目录前 言1第一章基本情况4一、定边县概况4二、园区选址与建设规模6三、园区自然条件71、气候条件72、水资源73、土壤植被84、大气环境8四、基础设施8五、现有工作基础8第二章 建设条件分析9一、建园的优势条件91、资源优势92、区位优势93、生产优势104、市场优势10二、技术力量11三、社会环境11四、存在的问题12第三章 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31、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13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143、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144、坚持技术领先的原则14第四章园区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15一、园区建设目标15二、园区功能定位151、 农业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应用功能152、农业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带动功能153、农业科技示范、辐射及服务功能164、技术培训及科技教育功能165、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功能16第五章 园区主导产业与关键技术17一、主导产业171、马铃薯产业172、高产玉米产业173、特色蔬菜产业184、名优小杂粮产业185、优质油料产业19二、关键技术191、新品种繁育技术192、标准化、安全化生产技术193、产后处理加工技术204、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20第六章 园区建设内容与功能布局21
4、一、 园区建设体系21二、园区功能区建设21(一)核心区建设211、综合实验培训中心建设212、公共服务中心233、组培中心建设244、农产品加工仓储中心255、核心区辅助工程26(二)示范区建设311、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区(区)312、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区(区)333、名优小杂粮综合技术示范区(区)344、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区)355、果林生态示范区(区)366、畜禽良种养殖示范区(区)377、特色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区)39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41一、 投资估算411、投资估算范围412、投资估算的依据41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构成42二、资金筹措43三、效益分析431、经济效益
5、432、社会效益443、生态效益444、示范效益45第八章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46一、组织管理461、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462、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463、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464、成立园区技术创新中心47二、保障措施471、完善运行机制472、制定配套政策473、强化服务功能484、建立创业发展基金48附表:附表1:园区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核心区建设内容与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3:示范区建设内容与投资估算表附表4: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附表5:园区产品产量与销售收入估算表附图:附图1: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现状图附图2: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图附图3: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
6、技示范园核心区规划图附图4: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养殖小区规划图附图5: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鸟瞰图附图6: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鸟瞰图附图7: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养殖小区鸟瞰图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前言农业科技示范园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开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它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是融生产、生态、生活、科技、培训、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它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将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力的诸要素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而建立的科
7、技先导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直接动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定边县的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095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增加,2006年达到4.15亿元,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但在以能源工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主导产业还未形成优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严重失衡,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621元,仅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的71.7%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94元的7
8、7.4%,形成了“县富民穷”的尴尬局面。党的“十七大”坚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出了决定和部署,明确提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因此,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构建新型农业技术开发、引进、转化、示范和推广体系,实现资金、技术、管理的高度集约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的粗放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集约式经营转变,已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定边县县委、县政府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形成了“石油工
9、业强县,特色农业富民”的战略思路,决定把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作为发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切入点和主抓手,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改造传统农业,以提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带动和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并将“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作为全县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新型农业产业的培育基地,将强化科技支撑功能作为保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逐步引导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向现代化之路,通过园区发展,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10、根据定边县“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县政府、县农业局,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委托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按照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关要求,编制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示范园的建设实施,对优化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
11、民增收,增强当地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带动和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定边县概况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榆林市的最西端,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是陕、甘、宁、蒙四省区的交界。地跨长城南北,北部属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南部有白于山横亘,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071510822,北纬36493753之间。东靠本市靖边,西邻宁夏盐池,南依本省吴起,北抵内蒙古鄂尔多斯前旗,全县南北长118公里,东西宽98公里,总土地面积6920(合1038万亩)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36%。现有耕地285.2万亩,其中
12、基本农田240万亩,水浇地30多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0.2亩。全县辖25个乡镇(11个镇、14个乡),334个行政村。2006年,全县总人口3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49万人,占总人口的87.27%,人口密度45人/平方公里。定边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气候冷凉、四季分明,全县年平均气温7.9,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4;年平均降雨量316.9毫米;年平均日照2743.3;年太阳总辐射量137.37千卡/2,0的年平均积温3565.5,10的年平均积温2989.6,15的年平均积温2234.8,20的年平均积温873.6;年均无霜期110天。这
13、种气候条件为多种农作物种类和品种的适生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颇大。境内主要河流有十字河、安川河、石涝河、新安边河、红柳河、八里河,是泾河、洛河、无定河的发源地,属黄河水系。全县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13亿立方米,可开采地下水1.407亿立方米),人均895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1532.6立方米的水平;地下水多年补给量16576万立方米,可开采量14070万立方米。全县土壤分为10个土类、18个亚类、31个土属、99个土种,其中以黄土性土类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51.75%,风沙土类占总面积的14.56%,其余8个
14、土类仅占33.69%。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68%,全氮0.05%,碱解氮39ppm,速效磷4ppm,速效钾132.5ppm。土壤普遍缺磷少氮,氮磷比例严重失调(氮磷比为9.66:1),土壤中磷素的不足限制了农产品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土壤中硼、锰、锌、钼等元素含量很低,也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境内有307国道、省道延定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及即将建成的中银铁路,干线公路总里程3100公里,铁路总里程120.9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定边县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整个地形南高北低,境内海拔13031907米,相对高差604米。全县地貌大致以长城为界,中部白于山横亘,将全县
15、分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北部风沙滩地区两大地貌类型,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2.78%,海拔为15001907米,区内沟壑纵横,梁峁重叠;北部风沙滩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7.22%,海拔为13031500米,区内地形起伏不大,普遍分布着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定边县不但矿产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等矿产资源,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而且、农业资源优势也非常突出,境内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总土地面积达6920平方公里(合1038万亩),为陕西省第三大县,其中宜农土地370万亩,宜林宜牧土地560万亩,且土地类型多样,具有沙地、滩地、梁、峁、沟、坡等多种土地类型,农、林、
16、特全面发展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开发前景广阔。农作物种类多样,特色明显,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小麦、豆类、谷子、糜子、胡麻、油葵、辣椒、洋葱、西甜瓜等,其中马铃薯、荞麦、玉米、油料被列为全省重要商品生产基地,荞麦是主要出口产品;畜禽主要有羊,骡、马、驴、牛,猪和禽类,是陕西的畜牧业大县;水果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山杏等。优质小杂粮和小杂果是陕西省优势生产区,品种独特、抗旱、耐瘠、适应性强、成熟早,产量较高且比较稳产,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色农产品。2006年全县初步形成马铃薯、玉米、特色蔬菜、名优小杂粮、优质油料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其中马铃薯基地100万亩,年产鲜薯100万吨;优质
17、玉米基地30万亩(其中地膜玉米25万亩),总产9万吨;特色蔬菜基地(包括西甜瓜)12万亩(其中辣椒4万亩),总产25万吨(其中辣椒10万吨);名优小杂粮50万亩(其中荞麦20万亩),总产3.5万吨(其中荞麦2万吨);优质油料基地30万亩(其中葵花15万亩、胡麻5万亩),总产2.5万吨。二、园区选址与建设规模定边县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拟建于定边县西北部的周台子乡境内,涉及周台子乡的贾圈、大水、公布井、周台子等村的部分土地和县滩羊场的全部土地,其中滩羊场总土地面积2660亩,所有土地均由县政府统一承包,承包期限30年。园区规划总面积为32383.4亩。其中耕地236.7亩,草地9699.0亩(人
18、工草地377.5亩,天然草地9321.5亩),退耕还林地1014.1亩,荒草地18043.0亩,羊场场部64.7亩,盐碱滩3325.9亩。园区拟建地点,距“二(二楼)海(海子梁)”三级公路3公里,距定边县城11公里,对外交通方便。又远离城市和居民区,园区四周无污染,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理想场所。三、园区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新建园区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7.9,0的积温3565.5,10的积温2989.6,平均无霜期141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743.3小时,年辐射量137.37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国辐射高值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
19、大。年均降水量316.9335.1mm,是陕西省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3。海拔13251373米。总的特点是:光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低温。农业环境无污染,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优势明显。2、水资源新建园区地表水资源贫乏,但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位高510m,地下水水质以县水利局实际检测数据为准。根据对县滩羊场及周边农户的调查,单井涌水量7201000t/d,水质基本良好,可以满足园区灌溉及运行需求。3、土壤植被新建园区地貌主要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地势比较平坦,植被严重退化,植被覆盖度仅为1530%。土壤以风沙土
20、类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潮土、盐碱土、和草甸土等,土质沙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37990.6287%;全氮0.02060.0603%;碱解氮15.8938.99ppm;速效磷2.156.77ppm。土壤瘠薄,通透性良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经客土压沙和适当培肥,适宜开发为农业用地。4、大气环境新建园区远离城市和居民区,区内无工业三废污染和生产、生活污染排放,大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周边沙丘连绵起伏,尽显大漠风光,是建设生态观光区难得的理想场所。四、基础设施园区除滩羊场外再无居住人员和村庄,园区内现有滩羊场生活用房1000m2,圈舍1200m2,机井12眼外,再无其它生产生活设施。大
21、盐公路从园区东西穿过,定周公路从园区南北穿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有线、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区,110千伏输电线路已延伸到滩羊场,电力通讯条件良好。五、现有工作基础县农业局已在园区引进大型喷灌、播种、收获等机械,建设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800亩,成功示范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第二章建设条件分析一、建园的优势条件1、资源优势定边县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合1038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36%。现有耕地285.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40万亩,水浇地30多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0.2亩。特别是北部风沙滩地区,地广人稀,地势平坦,适宜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园区拟建地点,海拔高
22、,无污染,地下水资源丰富,生产区具备蓝天、白云、绿水、净土等无公害生产条件。全县分布有小杂粮5科24种,小杂果21种,基本不施农药化肥,具有生产绿色或有机食品的条件。2、区位优势优质小杂粮和小杂果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选择出来的优势作物,对当地的环境条件有很好的适应性,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当地的光、温、水等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加之在生育期间光照强,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所以产量高,品质好,在省内外享有盛名。马铃薯对土壤选择性不强,但以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最为适宜。定边县土壤主要是沙壤土,占全县总面积的48.8%,对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膨大非常有利,降水分布规律,基本与马
23、铃薯需水规律相吻合,且土壤疏松,富含钾素,适宜于马铃薯高产栽培。同时,由于该区光照条件好,发展日光温室蔬菜条件十分优越。3、生产优势定边县地处我省西北角,天然降水少,但北部风沙滩地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日照时间长,沙壤土吸热快,散热也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和增产潜力的发挥。所产杂粮籽粒饱满,商品性好;小杂果着色好,风味好,色形味俱佳。小杂粮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是我省传统的名优小杂粮产区,总量大,品质好,商品率高。该区域气候温暖凉爽,雨热同季,具备马铃薯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马铃薯是该县的第一大宗农作物,也是该县的高产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00万亩,以其产量高、品质优享誉省内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畜牧 行业 定边县 农业科技 示范 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