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6.试论辩诉交易的中国化.doc
《2386.试论辩诉交易的中国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86.试论辩诉交易的中国化.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试论辩诉交易的中国化学 院: 法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5月23日摘要:辩诉交易制度起源于美国,并在西方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制度已成为英美法系甚至大陆法系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我国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候可以采用辩诉交易,辩诉交易制度对于我国来说仍然是个新生事物,理论界对于是否应该将该制度引入中国亦观点不一,本文在介绍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特征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辩诉交易制度的利弊进行一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2、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对中国化的辩诉交易制度进行大胆的建构,以期为早日引进辩诉交易制度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 辩诉交易 ;中国化 ;可行性;必要性目录主要内容引言一、辩诉交易的含义和特征(一)辩诉交易的含义(二)辩诉交易的特征1、交易的内容的特定性2、交易主体的特定性3、交易具有双赢性。4、双方自愿性。5、交易的形式的特定性。二、辩诉交易的历史起源及其在西方国家的实践三、辩诉交易制度的利弊分析(一)辩诉交易的益处(二)辩诉交易的弊端四、辩诉交易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一)学者们对辩诉交易制度引入中国的不同观点(二)辩诉交易制度引入中国的必要性(三)辩诉交易制度引入中国的
3、可行性五、中国特色辩诉交易制度的建构(一)辩诉交易的名称及基本原则(二)辩诉交易的具体适用程序(三)对辩诉交易制度救济结 语参考文献试论辩诉交易的中国化引言在2002年4月19日,法制日报报道了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用特殊方式审结的一起刑事案:被害人王玉杰与被告人孟广虎因车辆争道而发生争吵,后被告人孟广虎及同伙将被害人王玉杰打成重伤。案发后15个月内,因公安机关未能抓到孟广虎同案的其他犯罪嫌疑人,故无法判断被害人的重伤后果是何人所为。为尽快结案,经公诉机关与辩护人协商:只要被告人认罪,并自愿承担民事责任,控方同意建议法院对被告人适用缓刑从轻处罚。最后法院采纳了控辩双方的交易结果,以故意伤害
4、罪判处被告人孟广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案件审结仅仅用了二十五分钟。这是我国法院首次采用“辩诉交易”这种形式审结刑事案件,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对于适用辩诉交易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辩诉交易制度起源于美国,当时美国的刑事案件激增,司法资源不堪重负,美国的执法者为了使刑事案件能够得到快速地解决,减轻法的院负担,而创立了该项制度。由于辩诉交易制度具有快捷、高效、灵活的特点,所以制度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借鉴和吸收,并创立出许多各具特色的辩诉交易模式。现在,辩诉交易制度已经成为英美法系甚至大陆法系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我国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候可以采用辩诉交易,辩诉交易
5、制度对于我国来说是个新生事物,理论界对于是否应该将该制度引入中国亦观点不一,但是我认为,如果取其精华,将该制度引入我国的刑事诉讼之中,对于刑事司法资源相对缺乏的我国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我国借鉴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时必须考虑到我国与美国有着不同的国情,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吸取辩诉交易制度中的精髓,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加以规范和限制,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从而提高我国的司法效率,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一、辩诉交易的含义和特征(一)辩诉交易的含义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又称辩诉协商(Plea Negotiations
6、)或者辩诉协议(Plea Agreement)。伦斯特洛姆所著的美国法律词典对辩诉交易的解释是,“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者通过他或她的律师与公诉人进行协商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协议的程序。”1也有学者认为,“辩诉交易是指被告人对刑事指控作有罪答辩,以换取国家对案件的合理考虑。”2尽管学者们对辩诉交易概念的表述不尽一致,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却是一致的,即“在法官开庭审理之前,作为控诉方的检察官和代表被告人利益的辩护律师进行协商,以控诉方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要求法官从轻判处刑罚为条件,换取被告人的认罪答辩”。3对此,我将辩诉交易制度定义如下:辩诉交易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检察官与被告及其辩护律师通过谈判
7、协商的方式来达成由被告人认罪换取法院在定罪量刑上从轻处罚的协议的制度。(二)辩诉交易的特征辩诉交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交易的内容的特定性交易的内容主要是被告人的罪责,具体来说,控方要求被告人作出让步的,除了承认指控的罪行外,还有放弃审判和提供检察官机关需要的各种帮助。辩方要求检察官作出让步的内容则主要包括减少指控罪数、减轻指控的罪名、减轻刑罚的处罚或者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建议。2、交易主体的特定性辩诉交易的主体是控辩双方即检察官和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实践中由于辩护律师对法律的专业性,一般都是由辩方律师直接与检察官进行交易)。法官不是辩诉交易的主体,其在诉讼或者交易中的作用仅仅是程序性
8、的,即对交易结果予以确认。3、交易具有双赢性。之所以进行辩诉交易,对于控方来说,主要是为了免去在原有刑事诉讼中所要承担的指控、举证责任;同时也可以减少因为败诉所带来的风险以及不必要的司法资源的浪费。而对辩方来说,其目的则主要是为了获得相对较轻的罪名和刑罚。4、双方自愿性。即控辩双方必须在自愿基础上,经过协商达成协议;而法官只需要对双方协议的程序性问题进行确认即可,且不进入正式庭审;确认程序后,诉讼程序即告终止。45、交易的形式的特定性。交易的方式表现为控辩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协商达成协议。另外还存在默示交易的情形。二、辩诉交易的历史起源及其在西方国家的实践(一)辩诉交易的历史起源其实,在人类
9、法制发展史上,类似于辩诉交易的情形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辩诉交易的最早记载见于1431年法国的教会法庭要求圣女贞德承认有罪以换取减轻刑罚的判决。5不过,这只是辩诉交易的雏形,与现代意义上的辩诉交易有着根本的不同。现代意义上的辩诉交易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正在蓬勃地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社会的新阶层开始出现并凸显,属于不同阶级的公民之间由于经济利益、政治诉求、宗教背景差异等原因导致矛盾冲突严重,因而导致犯罪率也出现了惊人的增长,刑事案件成倍上升,案件的积压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解决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激增的刑事案件之间的矛盾,一些大城市的检察
10、官开始采用与被告人协商和交易的方式结案,通过减少指控罪数或者向法官求情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罚为条件,促使犯罪嫌疑人作有罪答辩从而尽快结案。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处理案件方便、快捷,能够大幅度提高诉讼效率,到1910年90%以上的刑事案件均是采用这种方式处理的。但是在这之前的辩诉交易都是在私下进行的,直到 197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雷迪诉美利坚合众国”一案的判决中才初步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6第二年在Santobell。.v.Newyork案的判决中,联邦最高法院再一次强调了它的合法性:“如果每一项刑事犯罪指控均要受完整的司法审判,那么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需要将其法官的数量和法庭设施增加许多倍”。还
11、指出:“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运用得当,它应当受到鼓励。”7此外,联邦最高法院还在一些判决中对辩诉交易的一些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使辩诉交易在联邦宪法的框架内全面制度化。最终,美国在1974年修订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章“传讯和准备审判”的第十一条中对辩诉交易的一般原则以及公布、接受、驳回等一系列程序进行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从而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辩诉交易这一司法制度的法律地位,使辩诉交易制度化、法典化,并正式成为美国的一项司法制度。目前,辩诉交易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国刑事司法中,85%一90%的刑事案件是通过辩诉交易
12、结案的。由于辩诉交易所具有的方便、快捷、高效,节省司法资源的优点,该制度被西方许多国家所借鉴吸收,并创造出许多种各具特色的辩诉交易模式。(二)辩诉交易在西方国家的实践1、辩诉交易在美国的实践美国的辩诉交易程序包括了举行辩诉交易的时间;被告方答辩的内容;控方许诺有利被告人的事项;法庭不参加控、辩双方的讨论;通知答辩的程序;接受答辩的程序;法庭对答辩准确性的确认;诉讼记录的内容以及证据的可采性与否等内容,美国在1974年修订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章“传讯和准备审判”的第十一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当今的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8以纽约市为例,据统计,在1990年犯罪而逮捕的有1180
13、00人次,其中64000人在侦察阶段就做交易处理了,占54.24%;有54000人按重罪起诉到法院,占45.76%,不足一半。在起诉到法院的54000人中,45000人是按辩诉交易解决的,比例高达83.33%,约5000人因证据不足而撤销案件,占9.26%,约4000人按照正式程序开庭审判,占全部案件的7.41%。可见,辩诉交易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之巨大。2、辩诉交易在英国的实践尽管刚开始英国的刑事法律中没有规定辩诉交易,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英国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辩诉交易正在被广泛地实践,后来,1994年刑事审判与公共秩序法第48节规定赋予了辩诉交易以合法性。英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主要内容表现在:
14、(1)在侦察和审查起诉中,假如被告人同意作有罪答辩,警察可能停止对案件的进一步侦察或向法官建议允许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获得保释;检察官可能减轻指控但不能建议法官施加特别的量刑。(2)审判开始前或者审判中,辩护律师和法官也可以进行交易。据统计,英国在刑事法院作有罪答辩的占案件总数的65%。当与法官进行交易时,辩护律师和检察官均应在场,被告人可以不参与,但应被告知交易内容。一般来说,假如被告人作有罪答辩,量刑将减少1/4至1/3。(3)另外,为了规范辩护律师的行为,防止其向被告人施加不当压力,上诉法院又在一典型案例特纳案中,规定了一系列规范辩诉交易情形的权威性规则特纳规则,从而对辩诉交易进行了必要的
15、限制。3、辩诉交易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实践在德国,由于案件数量的增多,尤其是经济案件、环境污染案件、毒品案件等案件难度大耗时多等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末,司法实践中在审判前和审判中己经悄然地开始了辩诉交易。到1992年,有人估计德国有20%一30%案件通过辩诉交易而审结,到1997年,德国联邦法院对允许进行辩诉交易的最大限度进行了直接的指示。在法国刑事诉讼法中,法律明文规定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辩诉交易。辩诉交易一词在法国法律中的含义有多种情况。一是指有关机关强制犯罪行为人交纳相当于刑事处罚的款项从而放弃公诉,并因此致使诉讼消灭的一种方式争议;二是指当事人之间在法院以协议方式进行的“和解”;三是指某
16、些部门同意减少刑事法院对犯罪行为人所宣告的金钱性惩罚数额的协议。我国台湾地区2003年完成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中也规定:“侦查中的案件,得由检察官与被告协商,并于双方合意后,再由检察官申请法官参与,若于法定期间内达成协议,法官应进行协商判决。被告判决处刑前认罪者,法官原则上得依当事人或辩护人申请进行量刑协商。”91988年意大利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依当事人的要求适用刑罚程序”,即在审判开始之前,检察官与辩护律师可以就判刑达成协议,并请求法官按此论处,称为意大利式的辩诉交易。但是意大利也对辩诉交易作了一些限定.荷兰是奉行起诉便宜主义的另一大陆法系国家,它也规定了辩诉交易。该国刑法第74条规定,
17、公诉机关可以有条件地撤销案件,其中包括公诉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经济手段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嫌疑人以交付一定数量的金钱来换取不起诉。三、辩诉交易制度的利弊分析(一)辩诉交易的益处辩诉交易之所以能够在美国产生发展并为其他各国所借鉴吸收,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具体表现为:1、辩诉交易制度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的效率。辩诉交易迅速而彻底地处理了绝大部分刑事案件,是解决案件积压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也是辩诉交易能够得以产生发展的直接根源和根本原因,也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辩诉交易最大的优点。尤其是在实行当事主义的英美法系国家,由于犯罪率高,刑事案件堆积如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71年的一个判决中就曾指出:“
18、如果每一项刑事指控均要经受完整的司法审判,那么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需要将法官和法院设施增加不知多少倍。”11而在正式审判程序中,其程序之繁琐,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不堪讼累之苦,很多人对于消耗大量时间与金钱的刑事诉讼程序怨声载道,而辩诉交易制度通过双方的让步简化了司法程序,迅速地审结案件,从而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与次同时,辩诉交易制度还大大地减少了诉讼成本。一个大的刑事案件,从调查到审判结束,往往要花费政府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美元的费用,但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则费用大大减少,甚至可以免除。这无论是对于一般人,还是对于政府来说,都是一件好事。2、辩诉交易有利于对罪犯进行改造及更好
19、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改造罪犯首先要使罪犯认罪服法,这是罪犯回归社会的第一步。辩诉交易虽然使被告逃避了最严厉的惩罚,但他必竟是认罪的,尽管他认罪可以得到好处,他所承受的刑罚,比可能遭受的定罪量刑要轻得多。同时及早地审结案件也避免了法庭审理的漫漫无期,这样可以使审判程序尽快结束,改造程序及早开始,有利于改造罪犯。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出于其诉讼地位和切身利益,一般都希望迅速地审结案件、尽快得到所受损失赔偿,特别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被害人的这种心情尤为迫切。若不能及时结案,他们就无法从被告人处获得应有的赔偿,这等于他们还在继续受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侵害,因此,尽快审结案件几乎是所有
20、被害人的共同心愿,确立辩诉交易制度,尽快结案,虽然严惩罪犯的意愿难以实现,但受害人可以立即在法庭上提起诉讼得到经济补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被告认罪的前提之下。3、辩诉交易制度有利于被告人的利益的保护。辩诉交易制度标志着被告人成为刑事诉讼的程序主体,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审判。被告人积极地参与到刑事诉讼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可以有权利有机会合理才地怀疑事实,怀疑法律,怀疑刑事法律对他们惩罚的力度和合法性,怀疑司法权力行使时的公正性,使得被告人有条件与检察官在平等的地位上来就定罪与量刑展开的辩论,并在交易过程中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发挥被告人的主动性,体现了诉讼的民主化
21、。正如德国学者赫尔曼教授指出:“有罪答辩和辩诉交易均扎根于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观念。辩诉交易制度使被告人在合理、合情、合法的基础上怀疑法律的公平、法律的公正,站在平等与对立和角度与检察员对自己的刑罚处罚进行讨价还价,这是程序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也使诉讼进一步民主化了。”4、辩诉交易制度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辩诉交易可以使检察官避免大量的败诉情况,只要检察官认为证据不够充分,胜诉的可能性不大,就选择与被告进行辩诉交易,这一方面增强了检察官惩罚犯罪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普通民众对检察官代表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的控诉产生一定的信任感,从而维护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尊严,同时,辩诉交易可以尽快结案,
22、能够避免在双方长时间的对抗过程中法律权威的被逐渐消弱,从而从另一个方面维护法律的权威。5、辩诉交易制度体现了诉讼的民主性德国著名学者赫尔曼曾说过,“有罪答辩和辩诉交易均扎根于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观念。”11在辩诉交易中,被告人作为程序主体,积极而充分地参与到谈判的过程中,现实性地与检察官进行对等的交流与协商,甚至讨价还价地进行交易,而法官则根据控辩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判决,判决书的结论包含着被告人对案件处分的自身意愿,辩诉交易所体现的理念是有积极意义的,即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对抗,不是剑拔弩张乃至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再是强势与弱势的严重失衡的较量,而是可以通过蕴涵了平等价值理念的协商机制来解决,此可谓刑事
23、诉讼民主化发展的表现。(二)辩诉交易的弊端1、辩诉交易可能有损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被告人争取最有利的处罚条件固然是辩护人的最初的出发点,辩护律师一方面要同检察官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又必须作被告人的工作与被告人协商,以期最终说服被告人接受公诉方提出的条件。但不容忽视的是作为代理律师其不可能不存在个人利益,而这种利益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等同于或代表被告人的自身利益。例如,辩护律师可能希望在处理案件方面不花费任何时间,在获得同等的律师费用的同时,辩护人自然希望在案件上花费最少的时间精力,有时甚至为了节省时间不惜损害被告人的利益。这些状况在由政府指定律师的案件中或其他免费代理的案件中往往体现的更为明显,辩护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86. 论辩 交易 中国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