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气湿度与人类健康问题医学论文.doc
《浅析空气湿度与人类健康问题医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空气湿度与人类健康问题医学论文.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空气湿度与人类健康问题-医学论文空气湿度是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潮湿程度的物理量。因应用的目的不同,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也不同。常用的有水汽压、绝对湿度、比湿、相对湿度、露点等。相对湿度 :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分压和饱和水汽压之比, 相对湿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压力也会改变相对湿度。比如,在常温下,如果压力增加一倍,相对湿度会增加两倍。比湿 :即湿气(1kg)中所含的水蒸气(kg)。kg/kg来表示。露点 :是指空气中饱和水汽开始凝结的温度,也就是结露的温度。在100%的相对湿度时,周围环境温度等于露点温度。露点温度越小于环境温度,就意味着越小的结露可能,也就意味着空气越干燥。露点不受温度
2、影响,但受压力影响。绝对湿度是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一般其单位是克/立方米。绝对湿度的最大限度是饱和状态下的最高湿度。绝对湿度只有与温度一起才有意义,因为空气中能够含有的湿度的量随温度而变化。在医学上空气的湿度与呼吸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一定的湿度下氧气比较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一般人在45-55%的相对湿度下感觉最舒适。过热而不通风的房间里的相对湿度一般比较低,这可能对皮肤不良和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湿度过高影响人调节体温的排汗功能,人会感到闷热。研究表明,湿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
3、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病症。此外,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科学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当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相对湿度通常与气温、气压共同作用于人体。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
4、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冬季湿度有时太小,空气过于干燥,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患上感冒。 夏季,湿度增大,水汽趋于饱和时,会抑制人体散热功能的发挥,使人感到十分闷热和烦躁。 冬天,湿度增大时,则会使热传导加快约20倍,使人觉得更加阴冷、抑郁。关节炎患者由于患病部位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损伤,抵抗外部刺激的能力减弱,无法适应激烈的降温,使病情加重或酸痛加剧。如果湿度过小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丧失,人感觉口干舌燥,甚至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并诱发感冒。调查研究还表明,当相对湿度达90%以上,26会让人感觉31似的。干燥的空气能以与人
5、体汗腺制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将汗液吸收,使我们感觉凉快。可是湿度大的空气却由于早已充满水分,因而无力再吸收水分,于是汗液只得积聚在我们的皮肤上,使我们的体温不断上升,同时心力不胜负荷。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可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是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密度和同温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人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951%,相对湿度过低或过高,对人体都不适甚至有害。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此时,空气湿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只有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空气 湿度 人类 健康 问题 医学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