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二元混合物连续精馏装置的设计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目录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二、 本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关于精馏塔方案的选定2、关于工艺计算3、关于塔板(或填料层)和塔体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4、关于附属设备的设计5、关于精馏塔的结构设计6、关于设计说明书的编写7、关于考核三、进行本设计必须注意的几点四、设计纪律五、参考资料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馏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精馏塔是典型的化工单元设备之一,进行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本门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到进行化工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得到一次进行化工
2、设计的初步训练,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的能力;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编程计算和使用工程设计软件)的能力以及用简洁文字、图表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因此,不论课程设计的成果是否将应用于实际生产,设计都应同时满足实践性和教学性两方面的要求。 设计的实践性应体现在以下设计准则中: 1、经济性:应符合能量充分合理利用和节能原则,符合经常生产费和设备投资费的综合核算最经济的原则;符合有用物质高回收率、低损耗率原则 2、先进性:应对目前工厂
3、生产过程和设备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改进措施,并尽量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 3、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和操作的稳定易控是现代化生产应优先考虑的原则,不得采用缺乏可靠性的、不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不得采用难以控制或难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和设备。4、可行性:流程布置和设备结构不应超出一般土建要求和机械加工能力,整个设计方案应考虑符合国情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二、本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包括:选定精馏方案;进行精馏塔的工艺计算;结构和附属设备的选型设计;将设计结果编写成设计说明书。 1、关于精馏塔方案的选定 选定精馏方案是完成设计的先决条件,因为精溜塔工艺尺寸的确定不仅与所处理物系
4、的性质、给定的生产能力、组成要求有关,还与操作压力、回流液状态、加热方式以及所选用设备的型式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所以在进行精馏塔设计选定精馏方案和拟定精馏装置流程的工作必须首先进行 (1)精馏方案选定涉及的内容大致包括: a精馏方式的选定: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要求,可选用简单蒸馏、水蒸汽蒸馏、间歇精馏、连续精馏或特殊精馏等。 b操作压力的选取: 根据精馏物系的特点,可以是常压精馏、减压精馏或加压精馏。 c. 塔型的选择2: 通过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可以选用不同塔型(板式塔、填料塔和不同板型(如浮间搭、筛板塔等)或填料塔。 d再沸器、冷凝器、冷却器等换热设备的配置3: 再沸器配置与所采用的加热方
5、式有关,通常采用间接蒸汽加热,有时也可采用直接蒸汽加热;冷凝器的型式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冷凝器的安装位置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对于小塔,当传热面积较小时常将冷凝器直接安装在塔顶,而当处理量较大或搭较高时,则常将冷凝器移至地面,然后再用回流泵强制回流入塔。 (2)选定方案必须考虑的问题 确定精馏方案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a、必须考虑工艺要求与平稳操作问题; b、必须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如在精馏方式的选定中必须考虑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产量的要求以及投资费用等,如用水蒸汽蒸馏或简单蒸馏虽投资省,但所获得的产品质量不高,欲要得到高纯度产品则必须采用连续精馏等方式。 在确定操作压力时则必须考虑所处理的液体混
6、合物的性质等因素,如热敏性物料采用真空蒸馏,而对于沸点低常压下呈气态的物料则应在加压下进行蒸馏。 在塔型的选择中固然要尽量设法选用性能优良的塔型,但因每种塔型绝非十全十美,故选型时还必须从产量、质量和能耗等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 在确定进料状态和加料方式时既要考虑便于平稳操作,还要考虑相关工序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如精馏塔的加料方式用高位槽就比用加料泵直接加料较易平稳操作。但必须注意,无论进料状态还是加料方式均与前道工序以至整个车间的流程安排有关。 在考虑精馏塔附属的换热设备的配置中,必须注意到精馏过程一方面要供给热量,一方面又要用大量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故
7、从经济观点出发存在着如何合理利用热能的问题,为此可以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论述塔底釜液与塔顶蒸汽热能利用的可能性(可以从传热温差的大小以及回收热量的多少进行可行性比较),考虑它们能否用于预热料液或有别的用处。此外,在考虑回收热能的方案时还要以精馏塔可能实现平稳操作为前题。 必须注意: a、对任务书中根据规定的操作条件所选用的塔型、板型、填料类型等必须进行简要论证对流程安排中合理利用热能的可能性必须作简要分析,并绘制精馏装置流程图4(直接画在设计说明书上)。 b、设计开始通常只能对方案,流程作初步安排,待整个计算完成后再对方案流程进行修正并作较全面的论证讨论。 2、关于工艺计算工艺计算的主要内容是:
8、物料衡算确定产品的质量、收率和流率。确定操作条件指塔主要部位的压力和温度。精馏计算根据相平衡数据和分离要求,根据经济核算,确定适宜回流比;计算精馏塔的理论权数;计算板式塔的实际板数(或填料层高度),并确定进料位置。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使用计算机软件“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优化自检系统”,自我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着重说明以下几点: a、操作条件的确定: 确定塔主要部位的压力和温度是求取塔板数和进行塔内气液接触构件(塔板或填料层)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操作压力一般指塔顶的压力,由于塔板或填料层存在的压降,致使沿塔压力(因而也使温度)发生变化,使物性和气液负荷亦将随之而变,这
9、对真空操作精馏塔的影响尤为显著,设计时势必注意。但由于操作压力(温度)沿塔分布规律又与塔内构件、气液负荷、物性等因素有关,故确定操作条件的基本做法是先预估计再校验。 b、相平衡关系: 精馏系统的汽液平衡数据来源很多,具体可参考有关文献5。为了便于计算机应用,尽可能选择用解析式表达汽液平衡关系,如对乙醇-水体系,简化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如相对挥发度与x的直接关联等。相对挥发度与液相浓度x的直接关联: y=x/(1+(1)x) =1.1213(x+0.2)-1.5235 x0.3=0.8938 x-1.0632 x0.3 如苯一甲苯、乙苯一苯乙烯等物系则可作为理想系统处理。 C、回流比的确定: 对于
10、一般体系最小回流比的确定可按常规方法处理9,但对于某些特殊体系,如乙醇水体系则要特殊处理,该体系最小回流比Rmin的求取应通过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得到。而适宜回流比R的确定,应体现最佳回流比选定原则即装置设备费与操作费之和最低,我们推荐以下简化方法计算各项费用,从而确定最佳回流比6。 设备费用:CD 塔成本费CD =39870 x D1.2元 式中D为塔径 ,N为实际塔板数 假定精馏塔每年操作7200小时,折旧率33 蒸汽费用: CS=70元吨 冷却水费用: CW=0.3元吨 年总费用 C033 X CDCSCW计算费用时应注意:年总费用应是每年的设备折旧费与每年的操作费之和;蒸汽费用的计
11、算应考虑过程的蒸汽损失,一般取总蒸汽耗量5-10 D、全塔效率的确定 全塔效率的确定对所设计的塔能否完成任务关系极大,但至今尚无可靠的计算方法,一般可用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确定: 参考工厂同类型塔的全塔效率经验数据; 对同类型塔进行现场测定取得可靠的塔效数据; 当缺乏经验数据时可用经验关联式估算,比如对于板式精馏塔可采用0conne11塔效经验式2估算塔效;对于填料精馏塔可采用Murch法等经验公式2估算等板高度。 3、关于塔板(或填料层)和塔体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板式塔工艺尺寸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板间距、塔径、塔板型式、溢流装置、塔板布置、流体力学性能校核、负荷性能图以及塔高等。其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4/9/0696cd8e-26f1-4f46-a1a0-004c0c586ada/0696cd8e-26f1-4f46-a1a0-004c0c586ada1.gif)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4/9/0696cd8e-26f1-4f46-a1a0-004c0c586ada/0696cd8e-26f1-4f46-a1a0-004c0c586ada2.gif)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4/9/0696cd8e-26f1-4f46-a1a0-004c0c586ada/0696cd8e-26f1-4f46-a1a0-004c0c586ada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原理 课程设计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