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电气学院一次系统课程设计.doc
《西南交大电气学院一次系统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交大电气学院一次系统课程设计.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设计(实训)报告题 目一次系统课程设计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电气2012-02班学 号20121334姓 名指导教师电气工程学院二一五年十月 至 二一五年十二月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21334学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班级电气2012-02班发题日期 2015年10月26日完成日期 2015年12月17日课程名称一次系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设计题目某变电所防雷接地及绝缘配合方案设计课程设计主要目的:变电所是供电系统的枢纽,为了保证变电所的正常运行,以及发生异常情况时变电所的人员与设备的安全,在进行高压设备布局设计前,需要确定其高压绝缘配合标准,并根据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进
2、行地网设计,同时为了避免雷电对变电所的危害,需要给出避雷针的布置方案,确定避雷针的防雷保护范围。本课程设计通过模拟某变电所的防雷接地与绝缘配合方案设计,掌握电力系统接地及过电压防护的相关规程,以及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设计流程,并掌握一些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条件、设计要求等)原始数据:土壤勘测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时间为秋季,季节系数建议取1.2深度m0.03-0.061.39-1.74(1.60-2.00)1.45-1.82(1.60-2.00)大气中等污染地区,权盐碱和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3-10km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潮湿多雾(含毛毛雨)但雨量
3、较少时0.06-0.101.74-2.17(2.00-2.50)1.82-2.27(2.00-2.50)大气污染较严重地区,重雾和重盐碱地区,近海岸盐场1-3km地区,工业与人口密度较大地区,离化学污源和炉烟污秽300-1500m的较严重污秽地区0.10-0.252.17-2.78(2.50-3.20)2.27-2.91(2.50-3.20)大气特别严重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1km以内,离化学污源和炉烟污秽300m以内的地区0.25-0.352.78-3.30(3.20-3.80)2.91-3.45(3.20-3.80)表B 普通型悬式瓷绝缘子技术参数表产品型号公称结构高度Hmm公称盘径Dmm公
4、称爬电距离 Lmm连接型式标记额定机电破坏负荷kN逐个拉伸负荷 kN打击破坏负荷Ncm工频耐受电压kV雷电冲击干耐受电压kV工频击穿电压kV无线电干扰电压重量kgGB/T7253-1987干湿对地试验电压kV1MHz最大无线电干扰电压uVXP-7014625529516B7035565704010011010504.8XP3-7014625531016B7035565704010011010504.9XP-10014625529516B10050678704010011010505.8XP-12014625529516B12060678704010011010506.1摘要本课程设计模拟了某变
5、电所的防雷接地与绝缘配合方案设计,通过电力系统接地及过电压防护的相关规程,以及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设计流程,完成了计算书,平面布置图和安全校验书组成的设计方案。本次课程设计先是选取了自己任务对应的数据再通过相关计算计算出对应的配置方案的相关系数和对应参数,对避雷针、接地网和绝缘子串进行了设计,再对应配置方案进行方案的检验和校验,合乎要求后再画出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和76接地网的参数的设计和画图,最终完成了本此课程设计关键词:计算书 校验书 避雷针保护范围 接地装置目录第一章 保护简述71.1 设计背景71.2原始数据及参数的选取7第二章 计算书22.1避雷针的设计22.1.1避雷针高度和位置的计算
6、82.1.2避雷针设计方案验算92.2 接地网系统的设计102.2.1 土壤电阻率的计算102.2.2地网导体的选择102.2.3 接地网面积和接地电阻的计算112.2.4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计算122.3 绝缘子串的选择16第三章 安全校验书183.1避雷针设计方案校验183.2 接地电阻的校验183.3 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校验193.4 绝缘子串的校验19第四章 平面布置图204.1避雷针保护范围204.2接地装置图21第一章 保护简述1.1 设计背景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纽带,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如果变
7、电所发生雷击事故,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变电所的防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变电站接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8、。近几年来, 由于污秽等原因, 线路的跳闸率居高不下。所以,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设计适合当地情况的绝缘配合方案,线路绝缘的加强, 可以提高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绝缘子串、改变线路绝缘后对变电站绝缘配合的影响, 并提出防治措施, 对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原始数据及参数的选取土壤勘测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时间为秋季,季节系数建议取1.2深度m1.21.2-1010-2020-50土壤电阻率m100270250147技术参数: 条件1 变电所面积及布置情况:面积为120*100m2,门形构架最高20米,条件2 线路等级及污秽等级:电压等级220kV
9、,环境污秽等级IV级,绝缘子型号为XP-70条件3 最大接地短路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0.5S)Imax=4700A第二章 计算书2.1避雷针的设计2.1.1避雷针高度和位置的计算对直击雷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对于面积较大的变电所,为将防雷范围覆盖整个变电所,一般采用多支避雷针共同作用的方式进行防雷设计,由已知变电所的基本条件,设计四支等高避雷针,摆放位置如下:避雷针位置图由已知条件可得:,被保护变电所高度即变电所门型架构高度:避雷针高度计算: 其中:两根避雷线间的水平距离 高度修正系数假设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3-1)中,其中取,算得结果:与假设相反,故,代入式(1)中,可得避雷针高度:
10、 2.1.2避雷针设计方案验算对四支等高的避雷针系统进行验算时,可以将其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区域(1、2、3和1、4、3),对每个区域包含三个避雷针看成整体进行单独验算,首先,对避雷针1、2、3进行验算其保护高度为: 1、2避雷针之间的高度:2、3避雷针之间的高度:1、3避雷针之间的高度: 故高度上都满足保护高度门型架构的要求,所以这三个避雷针组成的区域保护高度满足题目要求对避雷针的保护宽度满足公式: 故1、2号避雷针保护宽度: 2、3号避雷针保护宽度: 1、3号避雷针保护宽度: 由上述计算可得三个避雷针组成的区域保护高度满足题目要求,由于避雷针1,4,3形成的保护区域与1,2,3相类似,同理经过
11、计算可得该四支避雷针形成的避雷保护区域满足题目所给的保护范围,能够保护到整个变电所区域。2.2 接地网系统的设计2.2.1 土壤电阻率的计算土壤电阻率是接地工程的一个常用参数,直接影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大小、地网地面电位分布、跨步电压利设备接触电压。查阅资料可得,对n层土壤的平均土壤电阻率满足以下公式:其中hi第i层土壤层的厚度 i第i曾土壤层的电阻率由设计参数中已知土壤原始数据:土壤勘测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时间为秋季,季节系数建议取1.2深度m1.21.2-1010-2020-50土壤电阻率m100270250147将该原始数据代入上式,可得该地土壤平均电阻率:2.2.2地网导体的选择导体选
12、择首先考虑最小截面必需能满足热稳定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长期运行性能。我国接地网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设计时要求经过50年的腐蚀后,其剩余截面能满足导体的热稳定性要求。(1)热稳定性根据实用电力接地技术中,根据热稳定性条件,未考虑腐蚀时,接地体的最小截面应该符合: 其中: 本文选取接地网导体为圆钢材料,其热稳定系数,又从已知条件可得短路时间为,则最小截面:(1)土壤腐蚀影响考虑土壤腐蚀的影响,根据实测得到的土壤对导体的年腐蚀速度(mm/a)以及预期的地网运行寿命,就能容易地得出导体的最小截面,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土壤对圆钢的腐蚀率约为0.065mm/a,按照50年的规划计算,可以得到圆钢直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南 交大 电气 学院 一次 系统 课程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