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河变形体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曲河变形体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河变形体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曲河乡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公司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1 前 言51.1编制依据51.2编制原则52 工程概况52.1工程概述52.2工程施工范围6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72.4工程特点82.5 现场施工条件83 施工方案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93.1施工方案93.2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93.3施工顺序安排153.4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项154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64.1场地交接164.2人员准备164.3机械设备的准备174.4材料准备与检验174.5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185 施工进度计划185.1进度计划编制依据185.2进度计划编制说明185.3进
2、度计划表185.4工期保证措施195.5冬、雨季节施工技术措施206 工程资源需求计划216.1施工人员的配置计划216.2施工机械设备、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计划237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247.1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247.2 场地布置说明247.3施工临时用房布置247.4用电布置257.5用水布置257.6施工道路布置257.7弃土堆渣场地布置258 技术管理措施268.1施工过程技术管理措施268.2 隐蔽工程质量技术管理措施278.3工程资料及档案管理措施299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09.1工程质量目标309.2组织保证措施309.3制度保证措施309.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319.5成品
3、保护及后期保养措施3310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3510.1安全施工措施及方案3510.2文明施工措施及方案3710.3施工保卫3911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4011.1建设场地环境现状4011.2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评价4011.3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4012 工程监测4212.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4212.2监测设计主要原则4212.3监测方案设计4312.4监测工作布置4412.5监测工作量44附 表附表一 青川县曲河乡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防治工程主要工程量表46附表二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48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49附表四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50附表五 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计划表51附表六
4、临时用地一览表52附 图 工程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图1 前 言1.1编制依据1.1.1青川县第五批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招标文件;1.1.2四川省青川县曲河镇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四川省青川县曲河镇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更改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1.1.3现行国家强制技术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5、-200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1.1.4施工现场踏勘考察情况;1.1.5我公司的管理水平、技术实力、技术装备实力。1.2编制原则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施工图等提出的要求,我们把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流水段,施工顺序及进度安排,施工平面布置,主要机械设备、施工流程、施工工艺,以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及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进行重点阐述。
6、2 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该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位于青川县西南曲河乡曲河老场镇东南侧,与乡政府隔房石河相对,行政区划属曲河乡双龙村袁家坡社、银洞村王家坪社,该变形体在降雨和地震作用下,坡体出现众多宽大变形裂缝和多处小型滑塌,其中以变形体前部变形最为严重,存在潜在的牵引式滑坡危险。目前,该变形体威胁到变形体上居民13户及曲河场镇154户、536余人以及大量建筑、输电线路、通讯设施等生命财产安全和105省道的通行安全等,潜在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危害等级属于二级,因此开展该变形体的勘查和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曲河乡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根据变形特征及地形地貌条件,划分为上部变形体和下部变形体两部分
7、。上部变形体由于规模小,覆盖层薄,附近无居民居住,危害小,故未设置防治工程。下部变形体比较复杂,危害大,设置了防治工程。原施工图设计方案采用抗滑桩(主体)+截排水+削坡压脚+填缝工程的治理方案。我单位通过投标中标、签订施工合同后,积极组织施工人员、设备进场进行施工用地征用、修筑施工便道、平整施工场地等施工准备工作。2010年11月6日,广元市国土资源局邀请四川省地矿局、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青川县国土局的相关人员组成会商组,对四川省青川县曲河镇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变更进行了现场会商,会后形成了会商意见(详见四川省青川县曲河镇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防治
8、工程施工图设计变更报告现场会商意见)。根据会商意见,设计单位对该变形体防治工程进行了变更现场踏勘,随后对该变形体防治工程进行了变更设计。变更后的施工图设计方案采用抗滑桩(主体)+截排水+填缝工程的治理方案,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削坡压脚工程,并对抗滑桩的桩体结构、桩位进行了变更。2.2工程施工范围该变形体防治工程等级为级,防治工程主要位于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下部变形体11区。2.2.1截排水工程截水沟主要布设于11、13变形体斜坡后缘,同时在斜坡外围布置纵向排水沟,与横向截水沟构成截排水系统,防止降雨会流入渗,达到稳定斜坡土体的目的。布置工程量:总长664.07m,其中1#排水沟长310.08m,2#
9、排水沟长353.99m。2.2.2抗滑桩下部强变形体1-1强变形体区的、-、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因此在其剖面及其两侧一定范围内设置抗滑桩支挡结构。A型桩20根,2.2m3.4m,长18m;B型桩12根,2.2m3.0m,长19m;C型桩10根,1.6m2.2m,长19m;共42根,总长778m。 2.2.3封填裂缝 用粘土对各区内的所有裂缝进行夯填(除留观测段外)。填缝长度1340m。该变形体防治工程主要工程量见附表一。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3.1地形地貌工区地貌类型主要为构造剥蚀构山地与河谷地貌二种类型,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位于构造剥蚀、侵蚀中山的前缘地带。工区在平面上总体呈不规则长条
10、扇状,东南高西北低,山顶高程12201262m,山顶圆缓,坡面凹凸不平,发育浅切割冲沟,斜坡坡度2060,局部可达70,下部较上部缓,坡面中下部主要为旱地,坡面上部发育山地乔木灌丛,植被覆盖率约85%。变形体前缘高程735744m,后缘高程12201240m,高差约500m,变形体东南界以剥蚀山脊为界,南东侧周界以一冲沟为界,变形体后缘以山脊处地震裂缝为界,前缘以房石河、清水河堆积的漫滩与崩坡积堆积的接触带为界。位于治理区前缘的房石河、清水河河谷,河谷宽20120m,为曲河场镇的主要城镇建设场地以及灾民安置区。发育一级堆积阶地,阶地宽30130m不等,阶高25m左右,阶地较平坦,总体向河流及下
11、游倾斜,为当地居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场所。现代河床及漫滩宽1050m,河床内堆积大量卵石及漂石。2.3.2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上变形体含水量较少或基本无水。勘察期间,通过调查在下变形体前缘有地下水溢出,并发现在5.12地震后,部分地下水露头较高的溢出泉现已干涸,仅在前部见有四处地下水以泉的形式呈片状或股状溢出,前缘溢水点均在粉质粘土夹砾石(滑带土)之上,各泉水出露处水量变化不大。通过统测钻孔水位,仅前部的ZK1、ZK6、ZK9、ZK14、ZK16有地下水,水位埋深11.6127.16m,且水位在强风化千枚岩内,由此可见,由于地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由于土体表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碎石土和局部出
12、露的块石土,渗透性一般。降水入渗的条件一般,降水大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沿坡内冲沟排出。由于两侧冲沟切割较深,排泄条件较好,变形体内地下水位埋深较大,仅在前缘一带钻孔内有地下水。区内松散层中没有统一的地下水面。由于粘性土中碎块石分布不均匀,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以下降泉和溪流的形式排泄。滑体物质成分极不均一,部分滑体为粉质粘土,其透水性相对较差,为相对隔水层。据勘察报告资料,地下水单井涌水量0.64820.56m3/d(0.0020.031L/S),富水性差。2.3.3地层岩性 防治区地层自上而下为潜在滑体土、滑带土、滑床土。滑体土:主要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碎石、碎石土、块石土、灰
13、岩块石等组成。滑带土:岩性为粉质粘土夹砾石,主要分布于强风化石英千枚岩之上。滑床土:为强微风化志留系中上统茂县群滑天坡组中断(Sh2),主要为灰色、灰褐色千枚岩(局部含石英),局部夹灰岩。2.4工程特点2.4.1本工程属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工序多、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安全风险大。2.4.2施工场地位于高陡不稳定斜坡上,且坡底为房石河河谷,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人员物质交通运输、供电、供水、建筑材料等方面需做好总体调配、统筹安排,因此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总目标的对施工工序、施工布置安排等要求较高。2.4.3施工工区昼夜温差较大,夜间施工气温较低,施工
14、人员身体素质条件有一定要求。2.4.4本工程本身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很可能跨雨季施工,施工作业场所狭窄、上下高差较大,如何防止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如何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及确保施工质量,是施工的一大重点。2.4.5本工程属地灾治理项目,在施工中遇到与设计不符或未预料到的问题是难免的,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信息法”施工方法,针对不利情况及时上报和变更应变,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2.5现场施工条件2.5.1交通条件曲河乡位于青川县西南,有省道105经过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政府所在地约50km,近南北向与房石、前进两镇相邻,南距房石镇约9km,北距前进镇11km,105省道为该镇进出的唯一通道,交通较便利
15、。小池包龙池包变形体位于位于曲河乡东南,与曲河场镇隔房石河相对,行政上属于曲河乡双龙村袁家坡社、银洞村王家坪社。曲河场镇至防治区有一简易机耕便道通过房石河相通,丰水期河水上涨无法通行,交通极为不便。2.5.2水、电供应施工用水可以直接从防治区下部的房石河中提取,距离约100m(自抗滑桩起算);施工用电可从河对岸的曲河乡场镇接入,距离约200m(自抗滑桩起算)。2.5.3征地与青苗赔偿施工场地为坡耕地,防治工程施工不存在房屋拆迁问题,但需占坡耕地(永久性占地约2.4亩,临时性占地约9.1亩),工程施工还将会损坏部分树木,需要曲河乡政府和青川县国土局统筹规划提前规划征地和对村民进行青苗补偿。工地现
16、场有空地可供修建临舍、堆放建筑材料。2.5.4施工材料的选择与开采该防治工程涉及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砂石料、钢材、水泥、块石等。砂、石子可从曲河乡当地购进;水泥、钢材需从50km外的青川县城购进;原材料汽车运输至工区坡底河对岸处,经过二次转运至施工现场。块石料,可在就近开采运至工地。据现场踏勘,变形体上部山坡上有石料可开采。曲河乡地处偏远,建筑材料费用较高。由于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量大,当地民工缺乏,民工劳务费较高。总之,该工程施工成本高,工程预算应充分考虑。3 施工方案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3.1施工方案该变形体防治工程等级属于级,防治工程采用抗滑桩(主体)+截排水+填缝工程的治理方案
17、。3.2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该防治工程主要分为抗滑桩、截排水沟、填缝工程三个分部工程,下面就其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做详述。其它分项工程采用常规方法即可。3.2.1抗滑桩分部工程(1)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定位土方开挖测量控制混凝土护壁挖到设计标高基底验收安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2)钢筋、水泥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锈蚀和受潮;水泥宜使用强度为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抗滑桩施工采用人工挖孔,间隔2桩分三二序施工;施工工序为:定位分节挖孔分节护壁(直至成孔)钢筋制作及安装浇注混凝土。(4)开挖前,桩位定位准确,在桩位外
18、设置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时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5)第一节井圈护壁顶面比场地高出5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6)护壁搭接长度不少于50mm。护壁混凝土当日施工完毕保证在24小时之后拆除。发现异常现象,应采取补救措施。(7)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井排水。(8)桩孔一旦达到设计深度,立即通知监理、勘察、设计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槽和确认,并做好记录,确保进入持力层深度符合设计要求。(9)每开挖一段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潜在滑面(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其实际位
19、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并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汇报,通过设计变更处理,实际桩底高程应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现场确定。(10)挖孔的渣土分散摊放于安全的平缓及低洼地带,不得破坏环境,诱发次生灾害;(11)桩身砼应通过导管下流,当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大于2.0m,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保证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12)桩身混凝土灌注应一次性连续进行,不能留施工缝。(13)对已浇注完毕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垫加以覆盖并浇清水进行养护,养护期7天以上。(14)钢筋混凝土护壁注意事项:桩芯混凝土强度采用C30,护壁采用C20。每节护壁高度根据一次
20、最大开挖深度确定,一般每开挖1.0 m护壁一节。护塑厚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并力求均匀,与围岩接触良好。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15)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下列要求进行1)条件允许时,可孔外预制钢筋笼,或在孔外预制箍筋笼,在孔内吊放竖筋并安装;2)竖筋的接头采用对焊(接头钢筋抗拉强度不能低于钢筋本身强度)或钢套管连接;3)竖筋的搭接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带)处;4)钢筋束中钢筋须点焊成束;5)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3.2.2截排水沟分部工程(1)施工工序为:放线人工挖沟槽浆砌片石砌筑明渠。(2)截排水沟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测放、调整截
21、排水沟位置。(3)截排水沟采用MU30块石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4)采用人工开挖沟槽,需开挖至较稳定的岩土层中。(5)挖基时如发现与设计不符的松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时或坡度较陡的地段,应通过变更设计程序,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开挖土方基坑必须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淤泥质土、软粘土、淤泥等松软土层,应尽量挖除。重要的大落差跌水、陡坡地基,还可用夯压加固处理。(6)在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地段,宜分段集中施工。(7)排水沟底板和边墙砌筑为人工操作,质量不易均匀。砌筑工艺总的要求为:平(砌筑层面大体平整)、稳(块石大面向下,安放稳实)、紧(石块间必须靠紧)、满(石缝要以砂浆填满捣实,不留空隙)。(
22、8)排水沟浆砌块石施工要求1)应采用坚石或次坚石,不得用风化石或软石。石质坚固、结构紧密、色泽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2)片石:最小边应不小于15cm,次边应大于1.5倍最小边,大边应大于1.5倍次边,并应尽量采用较大石块,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3)石料表面应清洁、无泥土、水锈。4)砂浆宜采用砂浆搅拌机搅拌,且拌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并不得采用人工拌和。经拌和的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砂浆应随拌随用,中途不得加水改变稠度。5)砂浆的种类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定,并应经常根据集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拌和机前必须挂黑板注明砂浆标号、理论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6)砂浆所用砂
23、,宜选用中砂和粗砂。砂的最大粒径,当砌筑片石时,不应超过5mm;当砌筑块石、料石、砼预制块时,不应超过2.5mm。7)砂浆所用水泥,其质量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保证砂浆的质量,要求采用年产50万吨以上、回转窑生产厂家的水泥。8)拌和砂浆所用水应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不得采用泥浆水、浅沟里的水和其它不符合要求的水。(9)截、排水沟应接入自然排水体系中。3.2.3封填裂缝分部工程对变形体所有变形裂缝采用粘土充填,施工时应振捣密实,密实度不小于0.93,同时作好周边地表水的疏排工作,防止地表水下渗对坡体造成不利影响。3.2.4钢筋分项工程(1)原材料及堆放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需按设计配筋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形体 防治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