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厉与唐泰斯复仇形象比较.doc
《希克厉与唐泰斯复仇形象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希克厉与唐泰斯复仇形象比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希克厉与唐泰斯复仇形象比较院(系)名称文学与传媒学院专 业 名 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 成 时 间 希克厉与唐泰斯复仇形象比较 摘 要:希克厉和唐泰斯分别是呼啸山庄和基度山恩仇记中的主人公,两位主人公都是复仇者,但却受到截然不同的对待。希克厉被称为“复仇恶魔”,唐泰斯却被誉为“复仇天神”。究其原因固然与两本书的作者的写作态度不无关系,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希克厉的复仇更接近自然,更能显示人性的本真人在受到压迫时本能的反击,这种本能的为个人而进行的复仇显然不易被读者接受。唐泰斯的复仇更接近社会,显示的是在社会道德伦理掩盖下的伪人性正义之士为“惩恶”而进行的复仇,更易被大众
2、所接受。关键词:希克厉; 唐泰斯; 复仇 ;人性19世纪40年代,被法国称为“文坛火枪手”的亚里山大大仲马,完成了他的扛鼎之作基度山恩仇记,被当时誉为“通俗小说之王”。1小说成功的塑造了唐泰斯这位所谓“正义”的复仇主人公形象。事隔不到两年的时间,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出版了小说呼啸山庄,被后人称为英国文坛上“最奇特的小说”。2小说塑造出希克厉这位所谓恶魔般的复仇主人公形象。两位作家虽然都塑造出了复仇者的形象,然而一直以来唐泰斯的形象被大众普遍的认可,并称其为“复仇天神”,希克厉的形象则长时间的被视为“恶棍”、“复仇恶魔”。呼啸山庄自从1848年问世之初就一直被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
3、无意义的作品”,“一部恐怖的、令人作呕的小说”。但到了19世纪后期,特别是20世纪,呼啸山庄却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推崇。3发表150年来,从最初的遭受冷遇,到后来的备受推崇,评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如今,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艾米莉也因此受到极高的评价,被认为是20世纪惟一可以同莎士比亚齐名的伟大作家。但是,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希克厉的评论可谓众说纷纭。尽管也有少数评论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同情,认为他的复仇是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的正常反应,但多数评论家都对他横加指责,认为他的复仇毫无人性,他是“魔鬼”、“暴君”。4基督山恩仇记是通俗小说,因此有关这部小说的论文数量有限。本文从新的
4、视角,将基督山恩仇记中的唐泰斯与呼啸山庄中的希克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从两部作品的作者的不同写作态度和作品本身出发,通过对希克厉和唐泰斯复仇形象的设置、复仇的可接受性以及复仇后复仇者的态度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一、复仇主人公的设置在呼啸山庄中,“人性的探索是串贯全书的一条主线” 5,整部书可以说是艾米莉勃朗特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主要是通过复仇主人公希克厉体现出来的。艾米莉性格内向而又倔强,用夏洛蒂勃朗特的话来说就是“比男人还要刚强,比小孩还要单纯” 6。内向的性格使她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注重对人内在本性的思索,作品将描写的重点更多的转向人的内心世界,有着
5、丰富的想象力。艾米莉长期生活在偏远的约克郡,她的想象主要束缚在约克郡这个狭小的空间,很少将笔触伸向社会,她的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与她自身性格有相似之处“刚强”而“单纯”。约克郡的闭塞与封闭使她对大自然有着本能的亲近之感,对风暴有着强烈的喜爱之情。她不用社会的伦理道德去束缚笔下的人物,而是任其展现人的本性,因此其主人公很少受到社会世俗的熏染,显得本真而野性十足。约克郡的恶劣天气以及对风暴的喜爱,造就了她虽然内敛,但内心却有着如风暴般激烈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使得作家塑造出了风暴之子希克厉。 希克厉与艾米莉一样拥有炽烈的情感,同时也具有人类人性中的野性,少有奴性与驯服,他是性情中人,总是任性而为。这充分体
6、现在希克厉与卡瑟琳的爱情上,卡瑟琳曾用 “纳莉,我就是希克厉!他时时刻刻在我的心头并不是作为一种快乐,就像我自个儿的欢乐一般,而是因为他就是我自身的存在” 7,这样的话来形容她与希克厉的感情。这样的描述同样也适用于希克厉,甚至希克厉对卡瑟琳的爱要比这样的描述还要浓烈。他爱卡瑟琳,只要拥有卡瑟琳的爱,他可以不计较其他事情。希克厉对卡瑟琳的感情并不是建立在彼此的驯服上而是建立在彼此的桀骜之上。他们所拥有的爱是自由与自主的,并不会因为爱而妥协退让。希克厉爱卡瑟琳这样的事实却不能改变希克厉因为卡瑟琳的背叛而进行的报复。希克厉清楚地知道,他与林顿一次次的冲突会导致卡瑟琳情感分裂而疯狂,但他却一次次的与林
7、顿发生正面的冲突,以致卡瑟琳的猝然死亡。希克厉与卡瑟琳之间的爱情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爱,这种情感因为炽烈,所以稍有不慎就会燃烧自己也毁灭对方,然而却应是最纯粹的情感,这也就反映了希克厉性格的一个方面单纯。因为单纯,所以不会关心现实,也就更具有理想性,希克厉是艾米莉所认为的理想的人物。同时艾米莉又是一个远远的超出她所在时代的作家,她是她所在世界的“特立独行者”,她塑造出的希克厉同样是“特立独行者”。他卑微的身世被周围人蔑视,性格与世俗格格不入。不仅在现实中是个孤儿,在精神的世界里同样是孤独者。这样的人注定是不被社会所接纳的,这样的处境就预示着他最终的反抗,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社会对希克厉本身的不认
8、可,也注定对他的复仇行为必然性的不认可。大仲马生活在大都市巴黎的附近,自幼父母双亡,贫困的生活迫使他过早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与艾米莉多注重内心的描写不同,他更多的将笔触伸向社会,更注重对广阔社会现实的反映。与艾米莉的单纯不同,他考虑问题相对比较现实。他在基度山恩仇记中所描述的场景都可以在他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基度山的城堡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大仲马所拥有的。大仲马生活的时期,法国国内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极为复杂。大仲马的父亲老仲马曾是拿破仑的将军,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大仲马继承了父亲反封建传统,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制,他曾两次被迫流亡国外。所以在他的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不同寻常,生活充满
9、奇遇,意志坚强,毅力非凡,善于在危险的境况中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8他采用了浪漫的想象,塑造的主人公唐泰斯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但却有着更强的社会性并承载着作者自身的理想。唐泰斯的感情与希克厉一样的强烈,特别是他的复仇的强烈愿望,但是他表现出来的情感应该用“温和”来形容。他善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沉着与冷静。即使在他的内心有很强的复仇愿望,他也处心积虑的、仔细计划并步步为营地完成复仇。他多受到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束缚,如果说希克厉是自然的创造物,唐泰斯则是当时社会文明下的创造物,他的行动更多的受到社会的伦理道德的羁绊,并且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复仇的过程中,也时时的将道义作为他对
10、行动的合理解释的凭据。希克厉是“特立独行者”,脱离世俗。然而唐泰斯则更多的处于世俗之中,他的崇高形象在作品的一开始就树立起来了。对唐泰斯的外貌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一个十八至二十岁的年轻人,身材高挑颀长,一双漂亮的黑眼睛,头发乌黑;浑身流露出从孩提时代就习惯同危险搏斗的人所特有的镇定和坚毅的神态” 9。这样的形象的塑造树立起了一个品格高尚的主人公,较之希克厉而言,唐泰斯的行动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两位主人公设置的不同,则为两者的不同的接受情况打下了基础。二 、复仇的可接受性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指出不同角色的设置影响到接受,希克厉作为“特立独行者”不易被接受,唐泰斯深处世俗社会中更易被接受。希克厉赤裸裸
11、的以个人的名义复仇,他显示出的是人受到过大伤害时的本能反应,显示出人性的本真,但是在世俗的社会中这样的本真恰恰是不能被容忍的。唐泰斯的复仇是在“惩恶”和“公道”的光环下进行的,则更容易被世俗人所接受。首先,两位作者采取的不同叙述方法影响了读者对两位复仇主人公复仇的接受性。呼啸山庄运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作者以女仆纳莉向房客讲述故事的方式来结构文章,在纳莉的叙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上感情色彩,同时她的叙述是不完整的叙述和限制性叙述,她的叙述受到自身见闻和认知程度的限制。我们不难发现,纳莉对希克厉是持贬斥的态度,因此纳莉在向房客讲述时,房客自然站在了与纳莉一样的立场上,阅读作品的读者同样站在与纳莉一样
12、的立场。纳莉对希克厉的贬斥态度注定了她对希克厉复仇的不认可,这样的不认可性使得读者对希克厉的复仇持不接受的态度。基度山恩仇记的作者则采用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作者像万能的上帝一样知道事情的全部的发展经过,叙述完整而全面。作者自身对唐泰斯的褒扬态度深深的影响到读者,读者站在与作者一样的立场上来看待唐泰斯以及他的复仇,唐泰斯的复仇自然就更易于被接受。其次,造成两者可接受性的差异还与作者的写作态度有关。“艾米莉勃朗特所看到的人生里,没有常见的善与恶这一对矛盾。把生活的某些方面称为善,把某些方面称为恶,就是承认某些经验,否认另外一些经验。而艾米莉勃朗特的态度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一切经验” 10,她关
13、心的不是道德标准,“而是作为我们称之为道德标准的人类思想的朴素建筑的基础的那些生活的决定性力量”11。正是基于作家这样的写作态度,对于希克厉的形象的塑造更多的不是关乎社会道德标准,而是对人类一直思考的“人性”的深刻诠释。希克厉复仇过程中赤裸裸的“暴君”形象,使读者难以接受。他的个人暴力充斥在整部作品之中,他对待仇人很残酷,即使仇人的后代也不饶恕。他在亨德莱醉酒以后,踩着亨德莱的头颅大骂,并且使亨德莱成为十足的赌徒,输光了所有的财产并丧失了生命。最后还把对亨德莱仇恨的火焰蔓延到哈里顿的身上,他阻止哈里顿受教育,让他咒骂自己的父亲。而且在亨德莱死后又有了新的打算,“好一个孩子,现在,你是属于我的啦
14、!咱们倒要瞧瞧,这一株树是不是也会长得弯弯曲曲,跟另一株树一个模样假如它也长在风口里,让猛风来扭它的树干!” 12。这样的暴力给人的是震撼和残酷,这与当时社会所提倡的文明是截然相反的,无法被人们所接受。他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林顿,同样的冷漠无情,只是作为他获得画眉山庄财产和惩罚情敌的工具而已,全然不顾小林顿的生死。对昔日爱人的女儿,他没有一点怜悯,身体上拳脚相加,精神上慢慢摧残,使得原本懂得爱人也被人爱的小姑娘变得冷漠并且学会了敌对。在整个复仇过程中,读者所看到的都是希克厉毫不隐晦的疯狂而残酷的复仇形象,体会不到人间的一丝丝的温情,使人感觉到的只是一种压抑的情绪、冰冷的情感,所以咒骂声不断“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希克厉 唐泰斯 复仇 形象 比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