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doc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大连开发区八中 陈志弘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大连开发区八中,我叫陈志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必修1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我的说课包括以下六部分:一、说教学理念 二、说教材分析 三、说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指导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反思一、说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贯彻以下教学理念:新课改的课程观 生本位的学生观 探究式的学习观 多角色的教师观 发展性的评价观二、说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简述 共产党宣言 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2.本
2、课地位:本课从总体上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学习学生可对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加深了解,理解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及必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必胜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决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以史鉴今,服务现实的目的。 3.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很陌生,甚至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但高一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感知,思维更活跃,自学能力更强,归纳、演绎推理能力很大进步,有利于本课开展感悟式、探究式等自主学习。 4.教学目标: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3、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过程及实践活动。培养历史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课前学生预习,搜集信息,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2、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文史资料,借助形象思维感知历史,体验历史。3、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学习巴黎公社战士为理想战斗不息的精神。5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
4、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6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说教学策略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 问题导学法 任务驱动法 史为今用法 四、说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在活动探究中提炼观点。本课选择的学法主要有: 1. 信息整合法 2. 合作探究法 3. 以史鉴今法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五大环节。 环节一:【课前探究 ,预习热身】 浏览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资料,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环节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年来,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在此危急时刻,如何摆脱困境
5、,成为西方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人,那就是马克思。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已被抢购一空。同时,英国泰晤士报用整版刊登了马克思的巨幅头像,下面赫然写着:“HE IS BACK。” 早在160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但是,马克思却奇迹般地复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起 (板书)环节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活动1:你心中的“理想国”?(板书) 设问: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对理想国的探索有哪些共同之处?探寻的结果如何? 讨论:圣西门、傅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 18 马克思主义 诞生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