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原理及其现实意义.doc
《《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原理及其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原理及其现实意义.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欢迎到访我的主页: 资本论中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作 者】王与君 【作者简介】王与君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他系统地阐述了市场经济理论,包括市场要素理论、市场机制及其运行理论、供求理论、竞争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银行信用理论、价值规律、企业组织理论、产权理论、股份经济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土地和地租理论,对指导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市场要素的理论 1.商品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作为社会财富
2、的元素形式,它舍象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特殊性质,因而也就失去了同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直接联系,作为商品进入流通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性质。1这时商品的基本属性就是指,用来交换, 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本身并不包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去我们把商品和商品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错误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揭示了商品经济与私有制相联系的关系,但在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形态时,也曾明确指出:商品生产从而商品流通也能够在不同的共同体之间产生,或者在同一共同体的不同机构之间产生。2这表明马克思并不认为商品和商品生产是资本主
3、义社会所特有的,而可能是多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 2.劳动力商品 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必然要素,劳动力为一切社会所共有。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方法构成劳动力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劳动力成为商品要有以下条件,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讲: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讲,还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少数人
4、具有组织大规模生产的物质条件,二是这些少数人不能依靠自身的劳动力来满足生产需要从而产生对雇佣劳动力的需求。当需求方和供给方同时出现在市场上时,劳动力才能作为商品而存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等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了社会的所有财富和价值,但自身却处于贫困和受剥削的地位。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人的片面畸型发展的历史根源,明确指出: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生产发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客观趋势。4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物质生产力的限制, 取决于物质生产对个人的完整发展的关系,真正的
5、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5可见,马克思已经清楚地指明, 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本身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内涵,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马克思还认为,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要求以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作为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旧分工壁垒以及人的畸型发展等对劳动力流动的阻滞是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对其流动的客观要求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是以经常性的失业大军的存在与相应的人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大量浪费为代价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替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6因而,在未来社会中, 在人的全面发展前提下的劳动力自由流动既是社会经
6、济发展的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动体现。而社会制度在本质上也有利于自觉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把劳动力引入市场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3.资本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它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7马克思把它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范畴进行分析,但他也指明了这个范畴的一般性,资产阶级的经济范畴包含着一种适用于一切其他社会形式的真理。8资本的一般特征是:第一,资本能够增殖;第二,资本始终处于循环
7、运动之中;第三,资本远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前就已存在。生息资本或高利贷资本,和它的孪生兄弟商人资本一样,是洪水期间的资本形式,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很早已经产生,而且出现在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9可见,资本是商品经济范畴。 资本的功能就是价值增殖,这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在未来社会,把资本变成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不过是所有制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10货币作为资本作为资本变成了商品时,就产生了生息资本,利息就是它的价格。生息资本在出售中没有得到任何等价物,它的贷放和偿还是一种法律上的交易。利息作为价格是资本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利息率的水平由这种使用价值的市场供求状况决
8、定,平均利润率或一般利润率是利息的最后决定作用的因素。市场上的利息率具有一致性,利息率的大小固然也会变动,但因为它对所有借款人来说都一样地发生变动,所以在他们面前总是表现为固定的、既定的量。11生息资本活动的扩大化和市场化形成了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4.土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土地作为投入生产的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投入土地的资本,称为土地资本,它属于固定资本的范畴。12研究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就必须研究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分享租地农业资本家所占有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超过平均利润地超额利润。由农产品或矿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和它的市场生
9、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即个别利润在平均利润以上的超过额称为级差地租,由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直接产生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不仅靠土地所以权攫取地租,而且可以出卖土地获得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无非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的收入。13但归根到底一切地租都是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产物。14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同地租成正比, 同利息率成反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社会主义土地关系问题时,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还必须存在,由于国家是土地所有者,所以地租必须交给国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15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指出: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
10、,而是要把地租 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 转交给社会。所以,由劳动人民实际占有一切劳动工具,无论如何都不排除承租和出租的保存。16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必须把土地纳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 二、关于市场机制及其运行的理论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价值规律作为一种自然必然性在起着作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的分配下,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杂乱无章的作用。 hellip;在工场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
11、声的自然必然性起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并克服着商品生产者的无规则的任意行动。17价值规律的作用要通过市场来实现,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它用以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分工则使独立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18竞争使商品生产各主体之间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交换条件而相互联系和相互排斥。价格机制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核心机制;是指在市场供求矛盾值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2、从而支配市场取向和调节资源配置作用方式。供求机制是指各种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供求机制同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一起共同发生作用,它可以灵敏地反映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和均衡关系的状态,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提供信号。马克思对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劳动时间分配方式也作了预见,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19 2.市场平衡规律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思想。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规律。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两大部类之间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实际上
13、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关系。 在简单再生产中I(v+m)c,说明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第部类的(v+m)必须与第部类的c在价值上保持平衡关系, 在产品的实物形式和服务形式,即使用价值上能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由此还可推知:(C+V+m)C+C,说明了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的补偿原理和平衡关系。(c+v+m)(v+m)+(v+m), 说明两大部类之间消费资料的补偿原理和平衡关系。在扩大再生产中,第部类的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部分和用于追加可变资本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部类的不变资本加用于追加不变资本的剩余价值部分,即。另外还有(C+V+m)(C+C)+(C+C),说明第部类
14、的全部产出必须满足两大部类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表明第 部类的全部产出必须满足两大部类的资本家和原有工人以及追加工人的生活消费的需求。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两大部类之间互相提出需求,互相供给产品。不仅要求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而且要求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平衡。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是社会总产品实物形式的运动和价值形式的运动的统一。 第二,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平衡的规律。 这是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出发分析再生产过程的。首先,在商品价值生产上,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同种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在商品价值的实现上,商品价值量的实现决定于社会需要该种商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论 中的 市场经济 原理 及其 现实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