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孟子观述论.doc
《宋儒孟子观述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儒孟子观述论.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儒孟子观述论 在中国的圣殿里,孟子踞于仅次于的“亚圣”席位上,但如此显赫的地位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被逐渐抬高起来的。史记以孟、荀合传,汉书艺文志把孟子置于诸子略;由此可见,秦汉学者只是把孟子当作有影响的大儒,视孟子为子书,而绝非以圣人圣典的眼光来仰视孟子其人其书。唐代韩愈始崇信孟子,他撰原道而以孟子为儒家“道统”的嫡传,并且认为只有“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宜行”(1),将研读孟子作为入圣的不二法门。五代时的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包括孟子在内的“十一经”,宋太宗又加以翻刻,孟子始由子书而跃升为经典。(2)孟子其人其书自此日益为世人注重。程朱家表彰四书,孟子是其中之一。元、明、清三
2、代统治者均将程朱理学钦定为官学,四书及理学家为之所作注解被著为功令,天下士子自然要将孟子及朱熹为之所作集注读得烂熟。元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诏封为“亚圣”,从此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偶像,天下人都必须对他顶礼膜拜。不过,在宋代,抬高孟子的地位虽为儒林主调,但也还有儒者弹奏出对孟子或疑或非、或黜或贬的言符,以至逐渐形成发展起“宗孟”与“非孟”两大思潮。这里试对宋儒孟子观作一述论,看看各种类型的儒者究竞是怎样看待、评议孟子的,孟子对宋儒又有哪些影响?以期更全面地了解两宋儒学,并从一个侧面深化对宋学的研究。 ; 一、宋儒多以称道口吻评析孟子,而最典型者则为南宋时期的施德操。他作孟子发题,谓:“孟子
3、有大功四:道性善,一也;明浩然之气,二也;辟杨、墨,三也;黜王霸而尊三王,四也。是四者,发孔氏之所未谈,述六经之所不载,遏邪说于横流,启人心于方惑。”并认为:“尧、舜之道,自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自孟子得其传,然后孔子之道益尊,而曾子、子思之道益著,其所以发明斯文、开悟后世者至深矣。”(3)但在宋儒中像如此以“功”评孟者并不多见,且其说亦不为时人所许,如与施德操为“心交”的张九成即认为此说“亦是一见,然谓之功,似亦未善。”(4)承韩愈之流风遗韵的宋儒,北宋初期的柳开、孙复已有孟子“得圣人之道”,或孔子殁后,“夹辅我圣人之道者多矣,而孟子为之首,故其功巨”等赞辞。(5)迨理学
4、家出,更明倡“道统”论,并愈益据之表彰孟子。程颐明道先生墓表谓: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程颢)生于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先生出,倡圣学以示人,辨异端、辟邪说,开之沉迷。圣人之道得先生而后明,为功大矣。(6)这就不仅确认了孟子在儒家“道统”传承上的正宗地位,而且还以其兄程颢为孟子之后唯一接续“道统”的醇儒,其历史地位远远超迈了韩愈。此论影响深远,“自斯言出,后人群然无异辞也”(7)。“无异辞”的理学家们无不据之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观述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