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永康学派与近代经世实学.doc
《南宋永康学派与近代经世实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宋永康学派与近代经世实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宋永康学派与近代经世实学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内容提要 近代“经世实学”远绍之学术传统,近取南宋事功之法。至先秦诸子开始,中国士人便以关怀、参与、服务人生为自己学业价值的最高体现。因此,越是社会腐败、政治黑暗、人生艰难,经世致用的精神越是在开明、正直的士人胸中鼓荡高扬。南宋事功学派中陈亮的永康之学,便是南宋内忧外患时代的产物。陈亮事功学派为学以读书为事,志在通经达用、救时除乱。他们穷天下之实,究兴亡之变;黜空疏之言,嗤性命之论;崇博洽异流、违绝学为界;视圣人之道,如民生日用;重因事作则,讲开物成务。他们兴王霸并用,倡义利双行;以治史经世,佐六经参证。永康学派对近世学术风气的转变产
2、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对陈亮的功利论、变易观、性命之学、史学与治史观、王霸义利说之阐述,探讨以陈亮为代表的南宋永康学派与近代经世实学之学术渊源。关键词 南宋 陈亮 永康学派 近代 经世实学 一 事功学派领袖陈亮在给朱熹信中毫不讳言功利:“古今异宜,圣贤之事不可尽以为法,但有救时之志,除乱之功,则其所为虽不尽合义理,亦不自妨为一世英雄。”抒发了其建功立业的抱负。“靖康之难”以后,金兵继续南侵。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为了维护上层统治集团的利益,以对金屈膝求和来换取半壁河山的苟安,他们杀掉了抗金名将岳飞,
3、残酷迫害朝廷中的主战派。除了向金国称臣纳贡以外,他们还把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出卖给金国。与南宋统治集团相反,一些有气节的士大夫则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情,他们主张北伐,要求恢复中原失地,与投降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爱国主义成为了南宋的突出主题。这不仅表现在伟大的爱国作家陆游、辛弃疾的作品当中,也表现在其他一些作家如曾几、陈与义等诗人和李清照、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抗金将领和主战的士大夫,如岳飞、李纲、胡铨、赵鼎等人也留下了壮烈的爱国篇章。南宋的家、政论家、词家,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亦创作了龙川词三十首(后增辑74首)。陈亮以议论入词,陈“平生经济之怀”。他宣称:“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
4、臣鬓发苍。”以示抗金之志至老不衰。陈亮逝世的前一年,当光宗策问进士时,在对策的开篇,陈亮即大声疾呼:“天下大势之所趋,天地鬼神不能易,而易之者人也。”这对于近代学术思想之变迁具有振聋发聩之效。在民族矛盾突出的南宋时期,以醇儒自居的朱熹,在对待抗金的态度上,先是主张“徐起而图之”,之后又提出以正心诚意来制敌:“所望者,则惟欲陛下先以东南之未治为忧,而正心克己以正朝廷,修政事,庶几真实功效,可以驯至,而不至于别生患害,以妨远图。”1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批驳了朱熹正心诚意的主张:“始悟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真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雠而方低头拱手而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
5、性命乎!”陈亮鼓励孝宗应该掌握“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他在上孝宗皇帝第二书中说:“天下之英雄豪杰皆仰首以观瞻陛下之举动。陛下其忍使二十年间所以作天下之气者一旦而复索然乎?”面对“万里腥膻如许”之中原,陈亮呼唤“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并坚信“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2在上书孝宗之后,陈亮离家亲往金陵、京口两处观察军事地形,希望通过对形势的分析与考证为军事行动提供资鉴,又往江西上饶访辛弃疾,并写信约朱熹来共商恢复大计,此即辛、陈两家词中所谓“鹅湖之会”。近代重新崛起的“经世之学”,这条路线与中国进步思想有直接的联系。陈亮的事功学说,对近世思想解放和变易观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宋 永康 学派 近代 经世 实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