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广播.doc
《消防广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广播.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 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对建筑内设置的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规定了一些主要技术要求。为满足规范,提高系统可靠性,文章从广播信息声压级、扬声器的设置和广播分区中回路选择等方面为设计人员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 消防应急广播 扬声器 声压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消防应急广播设备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使用不断增多,当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时,能够向建筑内的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逃生信息,以减少恐慌、混乱,提高疏散速度,减少生命损失。 人们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使用的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最为关心的技术性能应该是可靠性、广播
2、信息清晰度和音量等,也就是设备能随时可以投入正常工作,并且广播的应急疏散信息能够被人们听到和听懂。这些方面与使用的设备自身性能及其安装方式有关。应急广播系统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充分考虑这几方面。 国内外标准对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相关规定 在国外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具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其中包括国际标准和英国标准的第部分。现将标准对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有些要求列举如下: ()应有备用电源; ()应急广播信息的传输路径应受到监视,包括从传声器到扬声器的线路; ()应能手动和自动控制启动应急广播; ()与火灾报警系统之间的通信线路出现故障,火灾报警系统应发出声光指示; ()不允许使用磁
3、带和光盘等活动存储器件存储预录的广播信息; ()应监视主、备电源、充电器、声频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回路、信息存储器及处理器的状态,出现故障时应在内发出声光故障指示。 目前,我国相应国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第部分:消防应急广播设备已形成报批稿,该产品标准对消防应急广播设备的功能标注、信息显示、状态指示、应急广播功能、故障报警功能、自检功能、电源性能、主要部件和使用说明书等均做了明确要求。 广播信息声压级 广播音量的大小通常用声压级表示,它是消防应急广播设备的重要指标,决定着设备发出的信息能否被人们听到和能否唤醒卧室中熟睡的人。 如果以声压级(计权,以为单位)表示声音信号的强弱,研究表明人对声音信号
4、的正常听觉范围是。当声压级达到以上,人就会感到很痛苦。所以,现场安装的消防应急广播设备的广播信息声压级应不超过。但也不能过低,当声音信号的声压级高于环境噪声以上,就能够被人分辨出来。和推荐公共模式语音信号的声压级至少高于背景噪声。国家标准设计规范中规定:在环境噪声大于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实际上,除环境噪声大于的场所外,只要存在环境噪声的场所亦应如此。 马萨诸塞大学 博士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枕边的声压级达到就能唤醒熟睡的人。如果扬声器仅安装在走廊,则房间内枕边的平均声压级约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这显然不能保证唤醒熟睡的人。如果每个房间内安装一个扬声器
5、,则房间内枕边的平均声压级约为,这足以能唤醒熟睡的人,但这种方法在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或规范中并没有被要求。如果在宾馆等有人居住的建筑内设置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应考虑到卧室里的声压级,因此设计人员决不能忽视上述研究结果。 现场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人们在房间里听到的广播信息的声压级,包括扬声器安装位置与人的距离、房间内的装修材料、地毯和家具,以及房间与走廊之间的间壁和墙的尺寸、门窗的尺寸等。这些因素与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无关,而是与扬声器的安装位置有关。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准确评估房间内各部位的广播信息声压级。如果设计时房间内不安装扬声器,又不对声压级进行计算,最终将有可能导致房间内音量过
6、低。 频率范围 人耳能分辨的声音信号频率范围为,但最敏感的声音信号频率范围是。例如,对于人耳的分辨能力,频率为、声压级为的声音信号就相当于频率为、声压级为的声音信号。所以,不考虑频率的声压级是无意义的。对消防应急广播信息声压级的要求都是计权()的。设计人员在选择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时应选择系统频率响应范围包括敏感频率范围的设备。 扬声器安装位置 在我国,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此规范从距离上对扬声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规定。推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 广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