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经济动力:哈佛大学管理公司南昌航空大学.doc
《大学的经济动力:哈佛大学管理公司南昌航空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的经济动力:哈佛大学管理公司南昌航空大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的经济动力:哈佛大学管理公司摘 要:哈佛大学成立以来就开始对外投资,经历多次资产管理改革,最有效的改革是建立了非盈利性质的哈佛管理公司。公司全权负责管理哈佛大学资产,以便更有效地保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尽管公司管理的捐赠基金经历金融危机重创,但其投资收益仍然为哈佛大学带来三分之一以上的运行经费,成为哈佛大学履行培养精英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不竭的经济力量。 关键词:哈佛管理公司,投资策略,经济力量,大学资产,大学发展动力 2007年以来,哈佛大学每年运行经费都在32亿美元以上,虽然有学费收入、政府拨款、科研收入、捐赠收入以及专利等社会服务的收入,但是这些收入仍然不能满足世界最知名学府的运行经费。
2、实际上,作为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哈佛大学一直通过不断完善大学的资产管理,保持大学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特别是在捐赠基金方面的投资经营,为哈佛大学提供了更多的运行经费。在世界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哈佛捐赠基金从2008年的371亿美元,下降到261亿美元,但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仍然为大学提供了高达14亿美元的运行资金。2010年虽有所降低,也仍然达到13亿美元。 一、哈佛大学投资管理改革 1.早期的投资管理 为更好地管理好哈佛大学资产,通过投资为大学资产进行保值和增值,哈佛通过改革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和改善哈佛大学的财务状况。早在1732年,哈
3、佛的资产投资就为哈佛带来728英镑的收入。1789年,学校的投资市值已经超过3万英镑。在司库艾本奈茨斯道尔(Ebenezer Storer)的熟练的经营和管理下,开始用两个账户来管理学校财产,一个是现金账户,一个是特别账户。特别账户是购买政府债券和其他能带来回报的投资,满足大学对经济资源的需要,经过斯道尔的管理,哈佛投资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到1793年这些投资收益达到18.2万美元1。在19世纪,尽管哈佛历史悠久、地位显赫,但因为通货膨胀和很少的积蓄,哈佛财政仍然很脆弱。 2.寻求多样化投资 20世纪,第一任校长阿伯特洛厄尔(Abbott Lowell)在解决财政方面的危机时坚持不要花掉所有的收
4、入,而要保留一些财务总体原则。在他任期内不但解决了财务赤字问题而且给老师上涨了工资。这种积少成多的结果就是哈佛捐赠基金由1 800万美元增长到1.25亿美元。后来,洛厄尔校长解释说:“在这种方式下,哈佛在没有特意募集任何资金的情况下能够引进导师制,购买具有高价值的土地,为所有建筑物修建供暖管道,并最终增加了教授的薪水。”1944年,大学司库威廉科拉夫林(William Claflin)发表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哈佛大学不再由它庞大的基金来确保其财政安全大学必须更多地依赖于现时服务的收入而非积累财富的方法。”他努力提高哈佛投资的可靠性,而非寻求大额的盈利或是资金收益,他认为哈佛应该继续重点关注
5、美国的商业。这成为“二战”之后繁荣时期哈佛资产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则。 1948年至1956年,在大学司库保罗卡伯特(Paul Cabot)的领导下,哈佛有效地将大胆投资策略和保守的资金管理相结合。在出任大学司库的前几年中,卡伯特将哈佛捐赠中普通股和证券的比例由36%提高到了50%以上。卡伯特还廉价卖清了抵押、房地产、优先股和长期债券,从而使哈佛所掌握的股权均是稳健而值钱的蓝筹股。如哈佛购买了IBM、德士古、海湾石油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股票。另外,哈佛对各院系的捐赠收益的分配进行了改革。在卡伯特上任之前,哈佛的捐赠收益一经收到就直接转入相应的院系,而在卡伯特当家之后,只有到了下一个预算
6、年度开始时这些资金才会转入那些院系,而且卡伯特做的收益估算偏于保守,结果就积攒起了大量的储备金不可派分的总体投资收益。到了1956年至1957年,这笔资金的数额已经相当于哈佛一年的捐赠收入。这意味着,在美国所有大学中只有哈佛能够根据手中掌握的捐赠收入来编制预算。在卡伯特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商业机构把上一年度的盈利以股息的形式投入到下一年。到1959年,这笔储备金已经累计到6 000万美元,之后逐步拨给各院系,最后大学剩下1400万美元2。 3.建立运营总账户与投资总账户 1973年,哈佛建立了运营总账户,在此之前,哈佛的捐赠基金都集中在投资总账户里。建立运营总账户是哈佛司库商普因(Champio
7、n)对哈佛财务管理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运营总账户实质上是一个中央银行,它独有接收、管理款项、为各院系和其他单位的存款(从学费到其他收入都包括在内的存款)设定利率的权力,并且有权投放资金和发放贷款,为重大项目筹集资金。这与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全不同,以往的管理方法是各院系各自管理自己的收支余额。有一项统计显示,在1973年至1996年间,仅对收支余额的严格控制这一项措施就为哈佛大学增加了大约4.28亿美元的收入。以1973年的开端为基数零,到1999年运营总账户的净资产已经增长至27.2亿美元。这些收入并没有直接投给各院系,而是大学中央管理机构出于对大学的整体考虑,存留备用,这样可以让校长做更多的事情
8、。 二、建立哈佛管理公司 哈佛的富足得益于有效地对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和各项收入进行管理。为了有效地管理大学的收入,哈佛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依靠国家道路管理公司的投资建议进行管理,其半数员工都在全职为哈佛做投资服务。新英格兰招商银行(New England Merchants Bank)负责管理哈佛大学购买的有价证券,哈佛信用银行负责存储哈佛的各项收入,剑桥信用银行(Cambridge Credit Bank)则负责管理现有的资金以满足支出。哈佛大学委托这些银行管理哈佛大学财政运行,花销很大,为减少开支,更加有效地管理,哈佛大学决定成立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全权负责管理哈佛大学资产。 197
9、4年7月1日,在大学司库乔治帕特奈姆(George Putnam)的领导下,成立哈佛管理公司。新建立的哈佛大学管理公司运行费用是校外管理公司经营哈佛资产的花费的1/3。哈佛管理公司主要负责管理哈佛的捐赠财产、养老金资产(pensionassets)、运营资本(working capital)、延期给予结余(deferred-giving balances)等,其中捐赠基金是最大的一部分。截止2008年6月30日为止,哈佛管理公司管理有452亿美元资产,其中430亿美元的总投资账户(General Investment Account)包括371亿美元的捐赠资产,达到历史最大值3。 管理公司早期
10、的投资政策是安全地借钱,即把钱借给风险很低的商业企业,这样既可以减少风险又可以增加收入,后来管理公司突破原来的界限开始经营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不动产以及风险投资等。2010年,捐赠基金从2009年的261亿美元增加到27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1%。这充分显示出哈佛管理公司的业绩水平。哈佛管理公司的投资收入成为哈佛大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最近3年都占总运行账户的30%以上,如表1所示。哈佛历来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每年都要把结余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大学的捐赠基金中去,为大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1.市场化运作的非盈利公司 哈佛管理公司采取市场运作的非盈利公司,隶属于哈佛大学董事会,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的经济动力:哈佛大学管理公司 南昌航空大学 大学 经济 动力 哈佛大学 管理 公司 南昌 航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