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电大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艺术性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 “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2.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3. “摹仿说”-是与表现说相对立的关于艺术起源和艺术本质的学说。 4.形象性-文艺创作和语言交际中,用形象的特殊形式反映生活时所具有的具体而生动的能唤起人们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属性。 5.美育 -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6.艺术教育-艺术性的教育氛围里,教育者采用艺术性教育教学方法,想受教育者施加以艺术为内容的教育
2、影响。 7.雕塑艺术- 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雕塑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一定的物质材料制造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8.摄影艺术-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 9.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10.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11.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
3、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12.现代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 现代设计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飞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使工业产品艺术化。2、环境设计,是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3、视觉设计,是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狭义上是平面设计。视觉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 13.音乐艺术-是凭声波振
4、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14.舞蹈艺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15.戏剧艺术- 综合艺术的一种。有两种含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发展继而在世界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 ,中国称为话剧.广义还括东方一些国家、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戏曲、歌舞伎、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 16.戏曲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
5、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17、实用艺术-是指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 18、视觉形象-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是空间性的,这类形象特别富有直观性与生动性,常常带有明显的再现性。绘画、雕塑、书法、建筑、摄影、实用工艺品等都是视觉形象。19、造型艺术-是指与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20
6、“节奏”性-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21、 “韵律美”-在舞蹈中,节奏同样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 22、综合性-综合艺术的首要特征。表现为两个层次。从艺术学层次讲,它吸收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有机融合在自己的表现手段中,丰富艺术表现力。从美学层次讲,它实现了美学层次的高度综合性,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中与一身,具有巨大的综合表现力,极大地扩大和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使综合艺术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23、独特性:综合艺术的又一特征。戏剧
7、、戏曲是古老的传统艺术,电影、电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区别一目了然。西方的话剧与中国的戏曲,银幕艺术电影与荧屏艺术电视,也有鲜明的区别。24、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与空、视与听、再现与表现、造型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起来,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5、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正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26、
8、蒙太奇-音译词,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27、情节性-情节是具有因果联系的事件,它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所以,情节与人物、事件有关。对于综合艺术来讲,情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节不但使综合艺术的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通过不同的情节结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28、格律诗-又称旧诗,是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每首诗的对仗、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每首诗的字数也有严格的限制。29、艺术创作过程-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
9、程。30、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31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2、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33、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34、 艺术作品-即艺术生产的“产品”。35、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36、审美直觉
10、-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二、简答题 1.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答: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归根结底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制约。艺术生产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2.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的社会生活是艺术的能动反映。二是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的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种不平衡的
11、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的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揭示的是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整个艺术系统中,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它们自身的规律,就是艺术学研究的核心。3.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答:(1)任何作品都有内容与形式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形式是外在的而内容是内在的 (2)没有美的形式也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具有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才能对欣赏者产生美感效应。 (3)形式美有相对的独立性。当艺术形式美一旦适应艺术的内容被创造出来之后,它就以独特的美学功能反作用于艺术的内容,从而达到强化内容,使内容完美显现的作用。 总之,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无论是
12、艺术的内容还是艺术的形式,都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是美的,但需要会欣赏。艺术是需要人去接受的。 4.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答: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5.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答: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审美娱乐功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前面曾提到过的“寓教于乐”。 6.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答:美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艺术教育文章摘要龙源期刊网. 我们的教育理念还应该对学生更重要的另一方面给予补养,
13、即:美育式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7.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和永固如性 答:美术作品是静止的, 即使描绘一个运动过程也只是截取其中的一个瞬间。这个瞬间一旦被美术作品创造为形象,就永久固定下来。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反映现实和表现题材方面的某种局限性;就是不能直接表现运动或情节发展过程,也难以表现图像所能显示的视觉范围之外的事物。 8.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答:造型是最基本的艺术门类,具象性是相对抽象性而言的,所谓直观,是能直接被我们所感知的,也就是通过眼睛看到的 9.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答:再现是美术创作的基本手段之一,着重反映对象的客观特征。在再现性美术作品中,艺术家对他所认识的对象或社会生活进行描绘
14、,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较显著。表现是美术创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之一。着重反映作者主观感受。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 10.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 答:所谓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当是音乐、舞蹈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其中抒情性又可视为音乐、舞蹈艺术的基本属性。诸如“歌以叙志、舞以宣情以及“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等说法都说明着这一点。尽管,作为表情艺术的音乐、舞蹈艺术,难以摸拟和再现客观对象,但却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故而它们可以直接表现人类的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思心绪,甚而还可以触及人的心灵意识深处,激发、升华人们的崇高精神。
15、表现出人类的理想追求。贝多芬的一曲欢乐女神,当它以庄严慈爱的合唱唱响时无论是歌者还是闻者,都会激荡于、感化于、忘情于乐曲之中。 11.艺术的表演性与形象性 答:表演性,形象性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且二者又都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之中。就表演性而言,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先须有作曲、作词、配器和编舞的所谓一度创作。然后又须有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的指挥、演奏、演唱和舞蹈表演的二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首乐曲,一场舞蹈只有通过这些表演,才能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才能显示其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至于形象性除了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又一特征以外,又各有其不同,如舞蹈形象的塑造,完全依靠舞蹈
16、演员的形体动作,即肢体语言来完成。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和表情性等特点。而音乐艺术的形象塑造除了和舞蹈艺术一样也必须由演唱演奏来表演外,它的音乐的非表演的艺术形象是非直观的。是看不见的,它需要欣赏者用全部身心去体验、去感悟。在人的内心产生丰富的意象联想,从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创造。 12.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答:在艺术领域里,节奏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元素之一。在音乐中,节奏表现为乐音长短,高低,强弱等按一定规律的交替变换组合,它是族律的主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另外它也存在于别的艺术种类里,如绘画的笔触的重叠交错,诗歌、音韵之强弱、抑扬的循环对比。还有舞蹈动作之刚柔轻重,快慢的交替反复等无一不是
17、节奏的表现。所谓韵律美,若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则它首先当是指文学的艺术性的范畴里的诗歌、美文一类作品的诸如我国古典诗词里的平仄、押韵、四声之抑扬顿挫所构成的音韵声律之美以及西方诗歌中的轻重音、音步、顿数等所形成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组成了另一类文字语言的韵律之美。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正是这些韵律之美的参与,才和诗歌散文的其它审美因素合为诗歌的审美价值,并成为诗文的审美特征之一。由于舞蹈、音乐等表现元素里的节奏感旋律变化等与诗歌文学的节奏韵律表现出异质同构的韵律之美从而蕴涵其审美的韵味。 13、艺术的综合性与独特性 综合艺术首要的审美特征就是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从艺术学的层次上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艺术学 概论 期末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