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课程重点考试复习题.doc
《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课程重点考试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课程重点考试复习题.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课程重点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 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2.“文化”是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易_贲卦_象传。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与_精神文明_的总和。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 儒家文化 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起源 阶
2、段, _夏商西周时期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成型 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多元化发展与融合 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繁荣 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沉暮总结期。6. 黄河流域 和 长江流域 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7.以 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 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 ,其二,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其三,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3、,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 天命神权思想 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 9.儒家发展了 “周礼” 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 仁 ”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 仁 ”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 五伦说 说以及“仁义礼智” 四德 说。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 阴阳五行学说 为基本框架,以“ 君权神授 ”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 三纲 ”、“ 五常 ”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 天人感应 ”的神学目的论,以及“ 天不变,道也不变
4、 ”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 精神、 精神、“ 人本主义 ”精神、“ 人为 ”“ 天人合一 ”与“ 天人和谐 ”精神。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 季风气候明显 ,二是 大陆性气候强 ,三是 气候类型丰富多样。13. 农耕文化 和 游牧文化 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 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 纽带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 多元结构 ,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 包容性 。15.
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宗法制度 完备而系统, 专制主义 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 家国同构 ”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 夏商周 时期,形成于 春秋战国 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 子学 、两汉 经学 、魏晋玄学、隋唐 佛学 、宋明 理学 、明清 实学 、乾嘉朴学。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 商鞅 、 申不害 、 慎到 为代表。战国末年的 韩非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兼取诸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相
6、辅而相成。19.理学实际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它以 儒家学说 为中心,兼容 佛道 两家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理学以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流。20.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 韩愈 、 李翱 ,中经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南宋 朱熹 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21.先秦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主要是围绕 天人 、古今、知行等问题展开的。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引申为文字、文章 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
7、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西南地区 沿海地区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王充著论衡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8、模式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造纸术 甘石星经 氾胜之书九章算术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 玄学的兴起 儒学的繁荣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赋与五言古诗 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刘徽的九章算术注 浑天仪、地动仪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伤寒杂病论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班固的汉书萧子显的南齐书11.()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9、晋书隋书史通通典12.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刘焯的皇极历 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13.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有( )。兼容并包的文化气派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新学派的形成市民文化的兴起 官学兴盛,私学特别是书院空前发展14.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 )的发明。造纸术 指南针 印刷术 火药武器15.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科技成果主要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1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文学名著主要有(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永乐大典17.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
10、图书典籍主要有( )。永乐大典康熙字典本草纲目四库全书18.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层次。以民为本 重人伦远鬼神 “人文”精神 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19.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民族性与农耕性 连续性与传承性显著的伦理型特征 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20.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 )。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中国文化的包容性21.老子的思想主张是( )。“无为”克己复礼 任贤 以德服人22.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经论语庄子管子23.孟子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
11、的(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24.墨家主张()。“节用” “节葬” “非攻”法治25.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 )。商君书韩非子吕氏春秋论语26.王充的主要哲学观点有( )。“天自然无为” “天不能故生人” 神灭无鬼 今胜于古27.王夫之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明儒学案读四书大全说28.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要点有( )。神学的灾异谴告说 “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 人性论 “三纲五常”29.王夫之在历史观方面系统批判了历代史学中弥漫着的( )。神学史观 复古谬论 厚今薄古 进化论30.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 )。表达的复杂多样性 外表形式的齐合性
12、折衷融合的倾向 对身份秩序的尊重31.人本主义精神主要包括( )层次。 以民为本 重人伦远鬼神 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重义轻利32.春秋战国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的著作 乐府诗;33.春秋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 )。春秋及其三传 国语华阳国志战国策34.春秋战国时期科技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甘石星经黄帝内经地动仪以青铜器和铁制农具为代表的冶炼工艺技术35.秦汉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 )。造纸术氾胜之书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3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乐府诗 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
13、的文学评论。37.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 )。刘徽的九章算术注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和编制的大明历造纸术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38.隋唐时期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主要有(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刘焯的皇极历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僧一行等制作的黄道游仪和实测子午线39.理学家以( )为核心,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三教合一”的理学思想体系。道家思想 佛教思想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40.宋元时期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等。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通典 文献通考三、名词解释(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8题)1.“广义文化”: 它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涵十分广泛,其层次结构
14、则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 2.“狭义文化”:则派出人类社会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即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思维模式、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3.中国文化 4.中国传统文化 5.宗法制度 6.分封制 7. 宗庙祭祀制 8.“家国同构” 9. 君主专制制度 10.先秦子学 11.玄学12.隋唐佛学 13.宋明理学14.明清实学 15.乾嘉朴学 16.五行说 17.天道观 18.
15、人道观 19.古今观 20.名实观 21.“天人合一”22. 知行合一四、简答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4题)1.什么是中国文化?2.简述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4.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5.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6.简述周易的辩证法7.简述老子的哲学思想8.简述孔子的哲学思想9.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伦理学说。 10.简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11.什么是宋明理学?五、论述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2题)1.试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2.试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成型期的主要标志。3.试述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4.
16、什么是“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5.试述孟子的哲学思想6.试述王充的哲学思想7.试述王夫之的哲学思想8.根据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借鉴作用。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 作 业2一、填空题1.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 和 个体生命秩序 的深层规范。2.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大致经历了先秦 、 汉唐 、 宋至清代中叶 三大发展阶段。3.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 天人合一 的宇宙论体系;“ 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的精神; 善恶报应 的信念; 阴阳二分 的思维方式。4.西周时期,周公对夏商及周初的原始伦理思想加以归纳整理,建立了一个以
17、为道德榜样,以 礼 为核心,以 孝悌恭敬 和 惠爱 为道德规范的学说“周礼”5.“ 周礼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6.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 孔孟 为代表的 儒家 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因而它逐步兼容各家而最终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思想。7.孔子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继承周公的思想,创造了以“ 仁 ”、“ 礼 ”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思想体系。8.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是通过 反省 、 内求 、 存心 、 养气 等修养方法,把有的人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9.荀子学说的核心是 性恶说 ,他不像孟子那样通过内省来考
18、察人性,而通过时代所体现的 社会情势 去外在地把握人性。10.道家宣扬“ 清静无为 ”的“ 出世 ”思想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主张无知、无欲、无为,崇尚自然、柔弱、知足。11.从汉到唐,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两汉儒学 伦理、 魏晋玄学 伦理和 隋唐佛学 伦理三个阶段。12.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提出以 “ 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伦理学说,论证了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合理性。13.宋明理学形成于 北宋 ,完成于 南宋 ,元、明、清三朝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包括伦理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伦理道德思想,其最重要的学派是 程朱理学 和 陆王心学 。14. 中国传统道德的理
19、论基础和核心始终是以 孔孟 为代表的 儒家 思想,这是其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点。15.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 人伦关系 原理, 道德主体品格 要求,_人性 的认同,概括地说,就是人伦、人道、人性。16.在“致良知”的方法上,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认识对道德实践的重要性。17.原始宗教的产生与 万物有灵 和 灵魂不灭 观念有密切的关系。18.我国原始宗教主要有四方面: 自然崇拜、 动植物崇拜 、 图腾崇拜 、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19.道教从古代的 鬼魂崇拜 发展而来,并融摄了战国以来的 神仙方术 和秦汉时期的 黄老道 而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0.东汉时期,早期道教
20、派别 五斗米道 和 太平道 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21.佛教的经典包含三个方面,有 经 (修行教义)、 律 (信徒守则)、 论 (解释和研究教理的著述)。22.目前,保存最全、最权威的佛经版本是 中华大藏经 。佛教经典中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四谛说 、 八正道 、 缘起论 、 因果报应论 、 六道轮回论 、业力说和三法印说。23.唐代已形成佛教的三派八宗:三派即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 藏传佛教 。其中,汉地佛教又有八宗,即 天台宗 、三论宗、 华严宗 、净土宗 、 禅宗、律宗、密宗、唯识宗诸家。24.佛教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是诸恶莫做、 诸善奉行 。25.在立法指导思想上,西周统治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最新 广播 电视大学 电大 期末考试 中国传统文化 概观 专科 课程 重点 考试 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