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课程与教学论》考核册小抄版.doc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考核册小抄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课程与教学论》考核册小抄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论考核册三、简答题1、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3、简述心理学对儿童学生观的影响。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5、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三、简答题1、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2、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3、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4、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5、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6、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的异同。7、要达到成功的课
2、程实施,必须解决好那些问题?8、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9、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三、简答题1、 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P205 2、 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P221 3、 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P208-209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P236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P241 6。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P259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P261-264 8。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p276 三、简答题1、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怎样
3、的作用?2、为什么说应用与选择教学媒体应考虑学生的特点?3、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有哪些?4、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5、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6、什么是副语言?7、简述CIPP评价模式。8、什么是发展性评价?9、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哪些?四、论述题:1、分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3、论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4、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5、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认识。6、试评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四、论述题1、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2、试述影
4、响课程实施的因素。3、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4、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P1911925、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四、论述题 1、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p221 2、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249-250 3、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P269-270 4、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P273-274 5,举课堂教举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或所体现的教学规律,说明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P223-225 6、 分析某一课堂教学片断,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2452
5、48 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阐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导课艺术。 (先举事例)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
6、心理 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 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 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钦斯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这种永恒的人性服务。6.课程设计的含义是指按一定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规划与安排。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
7、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 (表意)取向的三种。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生态整合取向试图把课程的三大来源,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兼收并蓄。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
8、、“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 ” 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
9、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 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10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
10、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理论专家、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和学生及家长”。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发展过程、交往过程的统一。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
11、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
12、查评价。 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 和 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
13、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开展教学活动
14、、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2一般来说,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一下四类:光学媒体 、音响媒体、视听媒体、 综合媒体 。2.现代教学手段的对媒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技术 的应用喝多媒体优化组合所形成的多媒体系统的应用3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体态 、手势、 头语 、眼神、表情 等来表达。6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7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
15、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 的需要,又要顾及 学生的特点。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9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10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 A ),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施过程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
16、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 D )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 A )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 4( D )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D斯金纳 5( B )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 B互动理论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B )。B斯坦豪斯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B )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
17、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 B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D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 A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C )。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 B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3( B )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B赫尔巴特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
18、)是( A )。 A强制性 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 C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 A ),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 A常规化 7( B )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B地方分权型 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A )。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 D ) 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19、D差异化二、单项选择题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方向性 B动力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4( A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非指导性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 C研究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
20、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7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二、单项选择题1( C )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C接触面 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的是( B );B实用化3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 D )。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B拓展延
21、伸式结课5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D )。D正规性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B )。B丰富性7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的特点的是( B )。B主观性9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或中介,可以把课堂观察分为( C )。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三、简答题1、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可以说课程是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它与动态
22、的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有密切的联系。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程研制和教学活动过程都受某种理论的影响。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对于这几个方面的地位与价值的不同理解,派生出不同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如课程研究领域里有影响的理论有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教学研究中有影响的
23、理论有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等。3、简述心理学对儿童学生观的影响。对儿童本性的看法有两种相对的立场,一种认为儿童期是迈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不完美的、未发展完成的,需由成人严格控制、严格训练;另一种是以儿童自身为目的,认为儿童在成长初期就具备潜在的完美的品质,随着儿童的发展,加上适当的环境,美好的品质便会展现出来,儿童的天性、兴趣、人格理应受到尊重。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引发学生观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应该受到尊重。(2)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情感、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与教学论 电大 课程 教学 考核 册小抄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9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