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战略思考.doc
《银行系统论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战略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战略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战略思考资产托管业务是接受客户委托,安全保管客户资产、行使资金清算、会计核算、估值及监督等职责,并提供与投资管理相关服务的业务。由于托管业务具有不占用银行资本、与自有资产区别管理、业务风险低、收益安全稳定,能有效推动其它金融业务发展等特点,因此,国际金融机构均看重此项业务。截至2006年,全球前50家托管银行共托管了88.35万亿美元的资产,而前十大托管银行就占到77.53%,托管资产达到68.5万亿美元。诸如纽约银行(The Bank of New York)、JP摩根 (JPMorgan)、道富银行(Sate Street)、花旗集团(Citigrou
2、p)、法国巴黎百富勤(BNP Paribas)、瑞士联合银行(UBS AG)等机构均是全球资产托管业务的中坚力量。纽约银行现是全球最大的托管银行和证券存托银行。道富银行作为全球最大的托管银行之一,是共同基金和养老金的最大托管人,也是全球外汇交易的最大服务商之一和著名的投资管理人,提供机构投资和个人投资的专业投资管理和托管服务。我国资产托管业务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业务领域遍及基金、证券、保险、信托、QFII、年金、社保基金、QDII等多个门类,已发展成为一个创新力强,极为活跃的新兴业务,为商业银行调整利润结构、加快经营转型、更快更好地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国内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现状及
3、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居民理财意识逐步增强,其投资资产日益呈现股票、债券、基金、储蓄存款、保险等多元化发展趋势。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社会信用的机构来安全保管投资者的财产,商业银行在信用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资产托管人角色的首选。金融市场上,信托、证券、保险、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投资理财产品通过托管在第三方银行中,可以有效地帮助提高产品的信用度,保障投资者财产的安全。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投资理财发展的需求。(一)国内银行托管业务的发展状况。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内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正式启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有12家托管
4、银行开展涉及基金、证券、保险、信托、QFII、年金、社保基金、QDII等多个门类的托管业务。截至2007年10月,共有12家托管银行托管了341只基金,总规模达20553.38亿元,总净值达33120.02亿元。在资产托管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突出,并且有“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趋势。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等5大国有商业银行凭借资产托管业务起步较早,牌照全,渠道广,网点众多,客户基础庞大等诸多优势,已垄断中国基金托管市场92%以上的份额;作为后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是近几年才陆续获准进入资产托管市场,资产托管业务刚刚起步。以证券投资基金、QFII和集合理财
5、三个主要的托管资产为例,在总共395只产品中,五大行共托管330只,其余七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计托管65只。伴随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际著名托管银行正依靠QFII等特定机构客户的托管产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托管服务的竞争力逐步加强。随着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DII海外投资的稳步推进,外资托管银行在国内的新一轮攻势已经启动。资产托管服务竞争加剧,使托管银行成本和效益、业务创新和服务质量提高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创新求发展已成为托管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各家银行十分重视资产托管业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商业银行的托管业务涉及到资产保管、账户管理、交易指令处理、会计核算清
6、算、资产估值、投资监督、财务报告等方方面面,环节众多、流程复杂,对运作处理水平的要求很高。国内托管银行充分利用银行体系在资金清算核算、货币市场交易等方面的技术和优势,更好地实现对托管资产投资的全程监控,通过不断创新谋求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积极配合客户进行产品创新,积极研究QDII、CDR等新的业务和产品,依靠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参与产品的设计,打造多样化、多元化的产品,把产品与客户理财的需要结合起来,为投资者、为托管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2006年初,工商银行托管核算系统通过SAS70内控审计国际认证,正式与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准备,在流程规则、系统操
7、作和内部控制等各方面仿效先进托管银行的做法,尽快与国际托管银行业接轨,缩小与发达国家银行在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差距,以实现成为全球托管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二)国内资产托管业务面临良好的市场发展机会。中国托管业务最大的特点是与资本市场存在密切联动关系。中国股市自2005年底重新走强后,不但原来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快速膨胀,还催生了很多新兴托管业务。目前,市场上托管产品种类已发展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社保基金托管、QDII资产托管、QFII资产托管、房地产交易资金托管、保险资产托管、信托资产托管、企业年金托管、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托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托管、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托管
8、、PE股权基金托管等十几类门类的托管业务。尽管传统基金托管业务仍占据最大比例,但新兴业务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新产品的推陈出新丰富了银行托管资产的种类,扩大了业务容量。近年,国家出台了继续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入市比例的政策措施,自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出现持续的“牛市”行情,推动了国内各种投资金理财产品的迅猛发展。目前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超过三万亿元,私募基金市场规模也在一万亿元以上。金融市场的持续繁荣,财富爆炸推动商业银行的理念迅速转型,开发出大量的创新理财产品,像债市方面委托的产品、信托加理财、外汇理财、
9、QDII等衍生产品;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推出的与基金性质相近的各类理财产品也不断涌现,形成一个迅速发展中的投资理财产品市场。鉴于投资者对理财本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第三方为理财产品提供托管业务,可以有效防止理财资产管理人违规交易、欺诈客户及挪用理财资金等行为的发生,据此,投资理财为资产托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相伴金融市场的发展,托管业务品种日益丰富,服务种类不断增加,国内资产托管业务将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基金及各类理财产品的规模仍有望保持快速发展;二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逐渐社会化,社保体制改革的加速,大型企业逐
10、步开始落实年金制度,未来社保基金及企业年金的托管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三是目前还有一些保险公司没有实现全托管,如果按照保监会的监管要求实行全托管的话,将促使保险资产托管业务呈现快速扩张;四是QDII和QFII的发展,将加速国内资产托管运作与国际接轨进程,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快速掌握国际托管业务规则和准则,全面提升托管业务能力,融入全球资产托管的行业,争创国际一流的托管银行。(三)资产托管为商业银行其他的业务发展创造了空间。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使资产托管充分发挥其在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比如信托产品托管,信托公司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同业客户,其产品是机构和个人重要的投资理财工具,也是零售客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系统 论文 商业银行 资产 托管 业务 发展战略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