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部控制.doc
《银行内部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内部控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一体化和自由化,金融机构的风险越来越大,特别是银行业的危机频繁发生。从世界各国大量的银行危机案例中,我们看到,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几乎都与银行内部管理和内控不力有关,从巴林银行的倒闭到日本大和银行事件,从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的倒闭到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一例外地验证了这一点。可见,当今复杂的外部经济金融环境下,银行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任何松懈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建立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各商业银行得以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因此,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商业银行的一切业务和
2、财务活动事项均表现为货币资金的收付,这种货币资金的收付最终又都是由会计部门来完成,可以说会计工作是商业银行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银行会计一定监督权,其重要任务就是要审查经济往来和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经政策、规定;会计提供准确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分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然而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始终伴随着货币资金收付的全过程,人为和非人为因素的财务信息失真,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甚至影响损害银行信誉、生存和发展。因此,商业银行的内部会计控制极为重要,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核心,其基本作用就是保证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能按有关制度和规定执行,准确、
3、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提供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下面本人将从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以及自己从事多年的银行工作经验来谈一下看法和建议。1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概述1.1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含义所谓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系统化、规范化形成一个有效的控制机制。该机制是银行为确保其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以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目标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等所形成的一种
4、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它贯穿于银行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否则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从而无法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2构建商业银行高质量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会计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发挥会计内控制度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达到最佳的内控效果,切实防范各项金融风险。根据本人所在银行会计内控建设情况,结合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为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它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紧密结合各行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准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5、。2)有效性原则。它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能约束银行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成为他们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操作指南,任何个人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3)全面性原则。它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涵盖银行内部会计业务、资金清算等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不留有任何死角。4)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不相容职务是指集中于一个人办理时,发生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职务。它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对银行会计的各个岗位及其职责权限合理划分,以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6、、防止产生漏洞,严禁办理业务“一手清”的做法。5)适时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必然受制于银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适时性原则要求银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从而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6)安全性原则。银行会计、清算涉及银企资金安全,不论制度制订、人员安排、流程设计、程序开发、业务处理、信函传递、密码管理、备份保管以及业务用品(具)保管和使用等,都必须符合安全、谨慎的要求,同时对会计信息按要求进行保密,不得随意泄露。2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各商业银行均已充分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也
7、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商业银行在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监督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现通过自己对所从事工作的了解和调查,对目前会计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2.1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认识不深、不全尽管内部控制制度在审计等领域的运用广为人知,但从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不少人对内部控制制度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则存在着不少误区。有些商业银行把内部控制机械地理解成各种规章的制定、装订和汇总,认为做了建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有的商业银行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后督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有的商业银行虽然在理论上比较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
8、设,但在实际实践中则发生了背离,在把握内部控制与业务管理、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的关系上,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一味追求“规模经济”,其结果是业务不按规定的要求发展,最终导致管理上失控,大案、要案相继暴发。2.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动态的调整、充实过程近几年,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速度很快,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岗位设置方式和业务处理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制度应该与业务的发展相适应,但实际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却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内部控制制度牵制乏力。一些
9、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仅是相互割裂的,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如有的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从条线上管理归属个人金融部,会计部门不参与其前台操作流程管理,而个人金融部作为经营管理部门,又偏重于业务开拓,导致个人业务操作管理和内控管理落于真空地带。(2)部分制度针对性差、不切合实际,执行流于形式或难以实施。有些制度在制定时过于贪多求全,要求在办理一项业务时,前台人员处理较多的工作环节或要求客户提交较多的资料。但在现实工作中,这些要求较难实现,客户反响较大,使得基层网点在实际处理业务时常采取变通方式,导致一项制度在不同机构执行时,存在不同的实践版本。另一方面,目前银行会计制度的制定还存在着“发生
10、一个案件,增加一个制度”的现象,且新制定的制度又仅针对出案的那项业务的某一个环节,制度制定缺乏体系,增加了柜面人员的操作难度。(3)制度更新迟缓,未能与业务发展、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保持同步。商业银行有关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通常都散见于有关会计制度中,制度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既缺乏完整性,也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同时内控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充分,在会计制度中所体现的内控措施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占有客户资源,在业务开拓上,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地推层出新,而相应会计制度和操作规程却未能及时跟进,形成了内部控制领域的盲点,更有甚者是先开展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内部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