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联席会议.doc
《金融联席会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联席会议.doc(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有关工作情况 2011年以来,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需要,在中小企业强劲融资需求推动下,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融资担保行业首度纳入金融监管体系,规范整顿和新设审批工作同步推进。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海市金融办紧紧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等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地方新型金融行业发展。一、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3月,上海市已有87家小贷公司获批筹建,注册资本总额达到101.15亿元,其中75家小贷公司已获批开业。已开业小贷公司累计放贷13215户23505笔4
2、71.81亿元,贷款余额5053户5968笔120.29亿元。其中,面向“三农”贷款余额和面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近七成。上海市小贷公司在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草根金融”的积极作用。1、积极推进小贷试点工作创新发展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需求,认真落实关于促进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修订版),在提高小贷公司主发起人持股比例、跨区经营、引进境内外投资者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是支持有关小贷公司增资扩股以及新设申请时提高主发起人持股比例。二是推进境内外优秀企业来沪设立小贷公司。三是小贷公司跨区县经营已顺利起步。2011年4月,上海第一家跨区县设立分
3、公司的小贷公司正式营业。2、努力做好营造小贷公司发展环境的工作一是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投资小额贷款行业,鼓励已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会同区县调研市场需求,合理布局,稳步发展。二是指导区县制定各项政策,加大服务扶持力度,以租房补贴、贷款贴息、贷款损失风险补偿金等多种方式给予辖内小贷公司财政支持。三是积极联系有关商业银行,举办银行与小贷公司对接会,协调解决小贷公司融资难问题。目前,本市共有48家小贷公司获得11家银行贷款授信,融资余额达24.93亿元。3、会同区县共同做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实施办法,认真做好上海市小贷公司的信息统计、调查分析、业务培训与日常评价等工作。主要包括:
4、按月度、季度和年度定期接收小贷公司经营数据,做好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动态;开展从业人员、逾期贷款、银行合作等专项调查,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落实金融统计制度。同时,认真督促各区县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从主发起人等出资人的遴选、申报材料的预审、开业前的预验收以及开业后的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承担起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职责。4、履行对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责,发挥协会自律组织作用上海市金融办作为小贷协会的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协会的组建和运转,有效搭建起政府部门、小额贷款公司、中介机构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行业自律管理。每月出版上海小贷公司动态,建设协会网站,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二、
5、关于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发展工作2011年,上海市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和新设审核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已进入“开业一批、筹建一批、审核一批、酝酿一批”的新阶段。截至2012年3月底,上海市已有7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通过,63家取得经营许可证,其中重新确认登记44家,新设开业21家,注册资本总额145.58亿元,净资产总额159.01亿元。全行业机构融资性担保余额5385户436.83亿元,债券发行担保余额3.85亿元,再担保余额2.84亿元,非融资性担保余额9.35亿元,平均放大倍数2.77倍。7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中既有国资主导的,又有民资为主的,还有含外资成分的,体现了出资主体多元;既有政策性
6、的,又有商业性的,体现了适应需求多样;既有面向全市开展业务的综合类担保机构,又有主要为特定区域、特定类型企业开展业务的特色类担保机构,体现了行业结构优化。1、形成“部门配合、市区联动、中介参与”的工作机制上海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工作包括区县预审、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审、高管谈话、从业人员培训、开业前验收、发放经营许可证及公示等环节。一是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联席会议抓统筹、抓协调,市金融办抓准入、抓监管,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各区县政府及主管部门认真参与,发挥管理职能。在推进工作中,各区县政府及主管部门按照要求,本着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7、原则,认真做好包括发起人的遴选、申报材料的预审、筹建过程的督促把关、开业预验收以及日常管理准备等工作。三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积极投入,发挥外部监管作用。上海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信公司等中介机构积极行动,深入融资性担保公司及股东方开展工作,出具有关审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揭示潜在风险并提出整改建议。2、坚持批管并重,加强日常监管,注重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上海市金融办会同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一步发挥区县作用,促其认真做好对辖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统计分析、风险防控等工作,做到责任落实有制度、有目标、有措施。一是建立完善非现场监管机制,启动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日常监管统
8、计工作。要求各区县主管部门,指定落实专人负责报表审核汇总工作,每月、每季度按要求督促辖区内融资性担保机构填写监管报表,审核、汇总、分析后报市金融办。二是对融资性担保公司所有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专项培训。切实提高融资性担保公司任职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三是密切关注行业潜在风险,对个别公司不规范运作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上海市金融办同区县定期对行业风险状况分析汇总,对发现的个别机构不规范运作的情况,会同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开展专项检查,进行监管谈话,及时作出风险提示并提出整改要求。3、加强政策和环境建设,为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海市金融办会同相关部门、区县,积极实施加快本市融资性
9、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一是会同市财政局整合安排总量规模为10亿元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参股的形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二是会同市经信委、市商务委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加强上海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建设,会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开展年度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四是与多家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协议,推动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深入合作交流。此外,上海市金融办还会同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监局和区县政府以及部分商业银行等单位,进一步研究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融资杠杆、税负减免、政策扶持等问题,努力为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发展营造良好
10、环境,推动上海市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持续规范发展。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天津市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与监管情况天津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1、机构数量我市自2008年9月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批准筹建小额贷款公司106家,覆盖全市16个区县和主要经济功能区;80家公司已先后获批开业运营,注册资本金81.01亿元。其中,主发起人为民营企业的67家,注册资本金60.47亿元,占比74.6%;获批在涉农区县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共有32家,注册资本金29.96亿元。2、运营情况截至2011年末,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82.85亿元,涉及客户5485户,贷款余额60.71亿
11、元。当年营业收入6.18亿元,实现利税5.89亿元,净利润4.32亿元。二、主要工作我们坚持“宽准入、严监管”工作理念,鼓励各类资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机构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计民生作用,同时,切实加强有效监管,防范各类风险。1、完善制度流程,规范准入审核和日常监管工作。一是根据试点工作实际情况和公司发展需求,对原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报请市政府印发了新的管理办法,对全市小贷公司准入、经营、监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同时,制定印发审批监管细则,详细明确公司设立、规范经营行为、加强有效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一些具体要求。二是按照责权统一原则,构建市区两级监管
12、组织体系,由机构注册地金融主管部门负责材料初审和日常监管,承担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三是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提高审核工作质量。要求申请人自主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分别出具法人机构财务审计报告、自然人出资能力评级报告和律师见证及意见书,以确保出资人具备相应资质,防范集资风险。2、严格日常监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动态信息监管系统,实施实时动态非现场监测及风险预警,促进机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防控风险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开业机构全部安装使用业务管理系统并与监管系统实时联接,初步实现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预警和实时监测。二是按年度对小额贷款公司合规
13、经营情况开展检查审验,随机选取部分机构进行重点现场检查,督促机构合规经营防控风险。三是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协调人行、银监、财政、工商、公安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防控各类风险。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合规经营意识。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八届小额贷款公司初任从业人员培训班,100多家单位近千人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取得了结业证书;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市小额贷款公司高管人员培训班,近百名已开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了培训座谈。4、推动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推动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引导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作用,一方面配合做好政策落实及相关监
14、管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为会员服务。三、下一步重点工作以“严格监管,防范风险;加强服务,促进发展”为指导,在继续做好机构准入审批工作基础上,加强对已开业机构持续监管及服务工作。1、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印发从业人员管理、分类评级管理与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内控建设等相关细则,指导具体工作。2、两种监管手段并举,促进机构合规经营。在已实现小额贷款公司非现场动态监测基础上,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结合年审工作随机选择部分机构,会同区县金融办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现场检查。3、开展分类评价工作。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分类评级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机构享受财税扶持政策,试点开办创新业务,进行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4
15、、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健全高管准入考核制度和从业人员后续培训考核制度,适时开展针对公司高管、部门中层、从业人员参加的不同层次金融知识培训班,增强从业人员合规守法经营意识,切实提高机构从业人员素质。5、指导协会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做好动态监测系统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及宣传工作,加强会员自律维权服务,推动机构规范运营防控风险。天津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截至目前,我市126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发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其中法人机构122家,分支机构4家。注册资本总额121.5亿元。2011年末在保户数12878户,在保余额333.78亿元,放大倍数2.6倍。规范整顿期间,128家担保机构申请
16、进行登记备案,其中92家符合条件的机构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其中法人机构91家,分支机构1家。二、主要工作1、加强制度建设为加强对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经认真研究并结合我市实际拟订了天津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需要由地方监管部门制定和完善的事项,同时提高注册资本金的准入门槛,并对股东资质提出要求。发布了关于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合规自查工作的通知、关于提高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提示风险、提出要求,并转发了银监会关于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的8项配套制度。
17、2、严把准入关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准入审核,以股东出资能力、公司治理结构、高管人员资质、制度健全等为重点。法人出资融资性担保机构须以自有资金出资、企业连续两年盈利,且净资产与出资额相匹配;自然人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须以自有资金出资,并经专业评级机构出具出资能力评价报告,证实出资来源的合法有效。3、重视机构年审工作。自2011年起,按年度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合规经营情况开展检查审验,将根据年审情况对个别违规经营公司下发整改通知,督促按要求完成合规整改工作。对重大违规机构予以市场清退处罚。4、加强非现场监管按照关于做好融资性担保行业季度数据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津金监管201156号),建立了季度数
18、据统计报送制度,统计分析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情况。年末按照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做好行业数量的统计分析工作并形成监管报告,为下一步监管工作提供依据。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与监管情况介绍 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情况介绍自2008年8月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特性,采用适度非审慎的监管原则,突出规范与发展主题,以引导服务为主,规制管控为辅,对小贷公司的经营区域、股权比例、融资方式及杠杆比例、业务范围等开展了制度创新,搭建了通过小贷协会的自律监管、金融办的外部监管、各部门及区县金融办的联动监管这“三个”监管机制,基本建立了评级分类
19、管理制度。我们监管的重点是严守“三条底线”:严禁非法集资或吸收公众存款,严禁发放高利贷,严禁非法收贷。2011年末,全市获筹建资格的小贷公司149家,计划注册资本220.26亿元,实现了区县全覆盖。已开业147家,到位资本金205.76亿元,正式办理业务126家。试点至今,我市小贷公司累计发放各类贷款超过600亿元,主要支持了商贸流通、房地产、建筑业、工业、农业和住宿餐饮等行业。贷款期限以短期为主,半年以内的贷款占比超过70%。2011年,全市小贷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33.8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163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93.4亿元,增长134%,比全市信贷余额增长幅度高114%。2011年
20、末不良贷款比例0.98%。年内全市有6家银行向33家小贷公司累计融资贷款21.14亿元,16家小贷公司在重庆金交所发行收益权凭证金额达5.23亿元。当前,小贷行业已经成为我市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为支持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小贷公司中,市内资金设立的占84.56%;市外投资设立的占15.44%,内资设立的小贷公司中,全民营资本占比96.03%,国有参控股占比3.97%;二是经营团队专业化。小贷公司高管人员85%以上都是来自银行分支机构的管管,有多年的信贷及风控管理经验;三是经营模式多样化。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错位经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找准自己的市场
21、定位,逐步形成微贷模式、类银行模式、产业链模式、小微企业专营模式等多种经营模式;四是经营管理规范化。行业监管力度逐步加大,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经营发展势头良好。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是合理扩大规模,进一步发挥行业作用。鼓励合适的市外投资者参控股设立小贷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在全市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跨区县经营活动;二是创新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积极支持银行融资,创新信托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建立融资中心等方式,引导银行、担保机构改善对小贷公司的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三是严格规范经营。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体制,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四是鼓励做大做
22、强,支持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股权进入市OTC市场交易和改制发展,积极培育上市,鼓励和推荐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经营等情况较好且有意愿的小贷公司转制成村镇银行。重庆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与监管情况介绍一、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方面2011年,我们坚持以规范监管和推动发展并重的原则来指导我市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积极引导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充分发挥为中小企业增信的功能,在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新增担保额533.71亿元,在保余额达660.18亿元,支持了4300家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成为了助推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市融资担保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行业监管与市
23、场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一)主要工作成效1、明确监管对象,引导行业迈入规范发展轨道。按照七部委3号令要求和部际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对全市148家自愿申报参加融资担保规范整顿的机构按统一要求和程序进行审查,对通过审查的107家机构颁发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纳入我市融资性担保监管范围。2、机构实力显著增强,行业发展基础正在逐步建立。到年末,全市获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共计133家(含分支机构16家),注册资本总额236.81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11.81亿元,增幅达89.45%,户均注册资本已达2.02亿元,远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117家法人机构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有80家,占机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联席会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