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doc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摘要;银行不良资产的依法清收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诉讼清收作为银行不良资产清收的主要手段,依法公开处置抵押物作为实现债权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阻力。通过理顺银行不良资产清收过程中的各方关系是清收工作中所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和谐社会,不良资产,清收,管理银行金融债权的维护,特别是抵押权的实现,一直是金融系统不良资产清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背景下,银行不良资产的依法清收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还有许多令人难以满意的工作瑕疵,如果处置不当必将影响金融秩
2、序的稳定,影响经济健康良性发展。诉讼清收作为银行不良资产清收的主要手段,依法公开处置抵押物作为实现债权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各种阻力,有来自政府的,有来自企业的,还有来自相关群众的。总之抵押权的实现举步维艰,结果经常是“赢了官司却赔了钱”,银行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依法清收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剖析1.法律政治背景分析保持社会稳定是开展各项政治经济活动的前提,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国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司
3、法解释。该司法解释第6条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该司法解释的出台,对抵押权实现的影响,并不局限在以住房作抵押的借款合同纠纷中,目前,以企业固定资产作抵押的贷款的抵押权的实现也受到了波及。在依法清收的过程中,政府、人大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压力,阻挠依法处置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极度无奈的情况下,该银行只能放弃部分优先受偿权,法律在政治的指挥棒下显得很尴尬。2.人文社会背景分析诚信履职,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实际的清收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是那些欠债后想逃债、逃不了债就赖债的借款户比比皆是。(1)行政干预国有、集
4、体所有制企业财产的公开拍卖,使财产拍卖难以进行。(2)私营企业主非法干预其资产的公开拍卖。一般而言,公开拍卖的起拍价,相对于拍卖财产的实际价值偏低,在此情况下,企业业主为了自己能够以低价买得拍卖财产,想法设法阻止第三人参与竞拍。3.业务操作原因分析(1)在理论上,抵押担保贷款安全性很高,即使在没有第一还款来源的情况下,还有抵押物可供处理,但实际上,抵押担保贷款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抵押物严重不足值,贷款时的抵押物评估值与处置时的评估值相去甚远,人为操纵抵押物评估的现象普遍,这严重影响了抵押权的实现。(2)操作不规范影响抵押权的实现。银行是国家规定的合法经营货币的企业,主营业务的特殊性,给银行带来了
5、特殊的风险,业务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所经营的货币的安全。但在业务操作中,特别是贷款的发放过程中,具体的业务操作人员怠于履行岗位职责,甚至玩忽职守,贷前调查不实、贷中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二、和谐社会构建与依法清收工作的开展金融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贯穿于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建立金融体系内部的和谐性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和谐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借款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还本清息义务,不按期还本清息,是银行的金融债权由正常转为不良的直接原因,面对失去诚信的借款人,银行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依法处置贷款担保财产或可供处置的其他财产,这是银行维护
6、金融债权,解决借款合同纠纷的必然选择。但在处置贷款担保财产或可供处置的其他财产的过程中,遇到了诸于上面所讲到的种种困难,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这是已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与受损失的银行三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处置贷款担保财产或可供处置的其他财产,依法收贷。这是解决借款合同纠纷的行为,但是处置行为又引起了各既得利益集团间新的利益冲突。所以,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行为恰恰是在解决纷争的同时,又挑起纷争的一种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后提出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关键问题是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原则。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更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
7、义的社会,只有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才会有真正的安定有序,没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安定有序,是变了味的安定有序。对于失去诚信的借款人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其逃债的最好借口;对于想从中捞一笔的干预银行依法清收工作的人来说,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其从事非法活动的最好保护伞。在不和谐形势下但又要建设和谐的社会背景下,依法清收工作进退两难。进,是因为社会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欠债,当然就要还钱;退,是因为当前社会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强制清收,就会有群众冲击拍卖现场,非法干预执行,甚至还会引起局部的社会动乱。事实上,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整个社会的债信体系将会遭受破坏,民法所赖以生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和谐社会 银行 不良资产 清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