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货币理论的演变及借鉴意义.doc
《西方货币理论的演变及借鉴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货币理论的演变及借鉴意义.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货币理论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货币理论研究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货币,就要探讨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给。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费雪(1911),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完善起来的古典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数量论。相对货币需求理论而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要晚一些。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西方的货币需求理论,以求有所借鉴。一、古典货币理论1、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古典经济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货币数量理论,是一种探讨总收入的名义价值如何决定的理论。因为该理论揭示了对既定数量的总收入应该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并且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费雪1911年出版的货
2、币购买力对古典数量论作了最清晰的阐述。其理论内容主要反映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费雪交易方程式是MV=PY其中M是给定年份的货币数量,V是给定年份货币流通速度,P是给定年份的价格水平,Y是给定年份的交易量。该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费雪认为短期内V,Y是不变的,因为V有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长期内比较稳定。同时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社会商品和劳务总交易量,即Y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一个因素。这样,交易方程式就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而且,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解释:价格水平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M变动时,P作同比例的变动。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
3、,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如果用货币需求量表示M,MV=PY可以写成V=PY两边同时除以V得=PY因为短期内,V为常量,名义收入决定了其所引致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是没有影响的。费雪交易方程式能够成立的基础是V和Y不受M变动的影响,而这一前提是货币中性论,即货币不过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对经济并不产生影响。按照货币中性论的说法,个别商品的价格决定于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即经济的实物方面,而一般的物价水平和货币购买力则决定与货币的数量和速度,即经济的货币方面,二者没有内
4、在的联系。费雪方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的简单“二分法”的传统思想。古典学派的经济的“二分法”的观点就是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只是影响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社会实际就业量和产量。2、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等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功能,他们发展起来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现金余额数量论)的内容和分析方法主要反映在“剑桥方程式”中,该方程式是M=KPY其中M表示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即现金余额,Y代表总产量,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持的财富在全部财富中所占的比例,K是常量。剑桥学派认为,对于货币需求
5、是基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和贮藏价值功能的。(1)作为交易媒介,人们用货币完成交易,那末货币需求量与交易水平有关,由交易水平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成比例,这一观点与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基本一致。(2)作为价值贮藏的货币也是一种资产。随着人们的资产增加,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也在增加,剑桥学派认为,由于财富同名义收入成比例,所以货币需求量也与财富水平引起的名义收入变动成比例。综合起来看,在剑桥方程式中,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成比例,如果以K表示费雪方程式中的,那么M=PY可见,在形式上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是没有区别的,但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却是有区别的。马歇尔和庇古不仅仅将交易水平和影响人们交易方式的制度作
6、为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关键要素,还探讨了货币作为财富的一种被人们选择所持有的原因和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既然货币被人们选择所持有,就不能排除利率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差异很小,体现了货币中性论,即经济中的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二分法”思想。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曾经是现金余额数量论的重要代表,在他早期著作货币论中,他对货币需求的分析并没有完全脱离古典理论。1936年,他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发起了“凯恩斯革命”。在货币需求方面,放弃了古典学派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量的观点,强调利率的重要性,反对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二分法”,
7、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特点是以人们意愿持有货币的动机作为划分货币需求的依据,对流动性陷阱进行了描述。这一理论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发展了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又开创了新的研究方法。按照通论,一个人的流动性偏好“系用此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以货币形式保存的其资产的价值”,流动性偏好的程度“用货币或用工资单位加以衡量”。P169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凯恩斯假定人们对货币需求出于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交易动机,“由于个人或业务上的交易而引起的对现金的需要”P174。其核心仍为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对个人来讲,收入的取得是定期的,而两次收
8、入之间的日常花费是经常的持续的,所以个人必须经常保持一部分货币以作日常之用。对企业来讲,其收支活动在时间上不可能保持一致,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以备日常之用。所以凯恩斯的流动性理论的假定之一交易动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是一致的,都认为交易货币量与收入成比例。谨慎动机,“由于安全起见,把全部资产一部分以现金形式保存起来。”产生于预防动机而对货币需求源于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用来预防不测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的分析显著区别以古典分析之一。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由两层含义,第一层意义是防止意外出现的支出,保障意外事故或可能出现的有利投资机会;第二层意义是“保证一部分资源的未来之现金价值”,完全着眼于货币对未
9、来债务偿付的保值作用,实际上是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待。凯恩斯认为,人们意愿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交易水平的预期。他认为这些交易与收入的变动成比例的变动。因此人们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与他们的收入成比例。投机动机,“即相信自己比一般人对将来的行情具有较精确的预期。”p174人们出于投机动机即而持有货币来源于货币的贮藏功能,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对待,预期利率的变动而变动货币持有量以谋求收益。因此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因素。凯恩斯把贮藏货币的资产分成两类:货币和债券。在凯恩斯所处的年代,支票存款是没有利息的,所以持有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为零。而对于债券来讲,债券的预期收益
10、来自两方面:利息收入和预期资本利得。人们持有货币还是债券取决于两者之间的预期回报率。如果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若预期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预期下跌,从而得到负值资本利得,即资本损失,从而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债券贮藏财富。若预期利率下降,则债券价格预期上升,从而得到正值资本利得,即资本增值,从而人们愿意持有债券而非货币贮藏价值。由此可见,利率上升导致货币需求下降,货币需求同利率水平负向相关。流动性偏好理论方程式:M=P205式中表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表示满足投机动机所持有的现款数量。L1,L2是对应于,的两个流动性偏好函数,L1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Y,L2主要取决于利息
11、率r。凯恩斯认为,和可以被认为当作“彼此独立无关的事物”P205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满足正常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需要量主要取决于整个经济制度的一般活动和货币收入水平”,“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为满足投机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需求的总量却呈现出随着利息率的不断改变而继续做出改变的状态,就是说存在着一条具有连续性的曲线,该曲线能显示出满足投机的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和债券或其他债务证券的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P203当M增加时,和都有所增加,即=+可以写成=+按凯恩斯的说法,“新增加的现款(就新增加的M)在和之间的分配将取决于投资对利息率的降低所做出的反应,以及投入对投资的增加所做出的反应。由于Y
12、部分取决于r,所以M一定量的改变必然使r具有足够程度的变动,以便使和所做出的改变总量等于M的上述定量的改变”P207这里M的上述定量的改变量即为∆M。所以货币需求量变动会引起利率r的反向变动,从而影响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进而会影响收入Y的变动。这意味着变动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这个杠杆对收入Y产生影响,这正是凯恩斯国家经济主义干预的必然逻辑结论。从M=+来看,货币需求M取决于y和r,即货币需求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还与利率有关,即M的变动与Y的变动水平正相关,与r负相关。在分析方法上,凯恩斯把利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关键因素,从而在其货币需求方程式中通过r影响货币需求,进而影响收入。在凯
13、恩斯的价格论中,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以前,货币变动量增加,利率下降,用于投机性货币增加,从而增加收入,增加就业,不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显然,在凯恩斯那里,货币不再是中性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的变决定收入的实际变动,对实物经济产生实际的影响,货币经济和实际经济不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从而克服了古典经济的“二分法”的传统。由此可见,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较费雪,马歇尔的货币数量论大大前进了一步。如果以P代表一般价格水平,则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以不变价格表示货币需求量)表示实际收入,流动性偏好函数写作用M代表(因为货币市场均衡时,M=)货币流通速度V写作虽然凯恩斯倾向以把货币流通速度看作短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货币 理论 演变 借鉴 意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