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引言 世纪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频繁。根据危机爆发的先后顺序主要有年底美国奥兰治县破产案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年初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巨额亏损,年底阿尔巴尼亚金融危机,年初英国国民西敏士银行巨额亏损和年中亚洲金融危机,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濒临倒闭,年初巴西金融危机,年阿根廷经济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往往都有涉及金额大,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损失严重的特点,它们的影响不仅是国内的也是国际的。大量金融危机使金融监管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按照金融监管所涵盖范围的大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简单地说就是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
2、监督和管理。随着金融创新、金融信息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对象日益扩大,狭义的金融监管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此,本文对金融监管拟采用一种广义上的定义:金融监管是指是指为了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和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金融管理局及其他监督部门依据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准则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法规程序,对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监督、检查、稽核和协调。这一定义包括监管的目标、主体、依据、对象和方式等内容,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 西方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仅个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界家大银行中所占的比例就高达。,他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总
3、结往往代表着金融监管的方向。由于时代背景和经济金融条件不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一)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理论的新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它的发展变化以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发展变化为依托。对金融监管理论影响最大的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世纪年代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和世纪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它们分别成为金融监管是放任自由还是加强政府干预的理论来源。世纪年代以前,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
4、治地位,金融监管主要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世纪年代到年代,则是凯恩斯主义独领风骚的时代,政府普遍对金融活动进行干预。年代到年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得到“复兴”,金融自由化理论也因此大行其道。进入年代后,随着大量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审慎地看待金融自由化,并努力从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中寻找平衡。 以上分析是对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总体评述,不过,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金融监管也不例外。世纪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
5、完全是指信息供给不充分、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由于信息对于金融交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信息不对称还是信息不完全都会导致金融市场交易的不公正的效率损失。以“贷款人银行存款人”这一关系链为例,贷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贷款人具有信息优势,银行很难确切地知道贷款人的真实状况和贷款的具体用途及使用情况;而从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看,存款人所掌握的信息更不充分,存款人在银行如何使用存款方面知之甚少,也比银行更不清楚其存款的去向和被贷款人使用的状况。这就有可能出现贷款人把风险或损失转嫁给银行,银行也有可能把有的风险或损失不适当地转嫁给存款人,同样,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与债权人之间,也会出
6、现类似情况。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年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实践的新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因此,考察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必然遇到统一性不足而多样化的困难。为此,下文将以监管的目标、主体、依据、对象和方式等内容作为分析
7、框架,对世纪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做一些分析。 监管目标的新趋势 由于各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不一样,一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状况不一样,因此,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会有所不同。世纪年代末到年代,金融监管的目标更注重效率,主张放松对金融的监管。世纪年代以来,关于金融监管的目标,有些学者认为是“安全和效率并重”,事实上安全和效率一般存在替代性效应,这样的表述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监管的重点。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以安全优先并兼顾效率。这是因为世纪年代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揭示出: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说,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和效益与效率相比
8、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这一观点的另一佐证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监管进行连篇累牍的论述,但对商业银行如何从监管中获取收益的论述却显得很不充分。 监管主体的新趋势 战后,由于中央银行越来越多承担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以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金融监管主体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则由政府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使管理职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近年来,一些国家将银行监管部门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例如,在欧元区国家中,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复
9、存在,有一半国家将银行监管部门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另外,根据年各国中央银行公开出版物显示,只有的工业化国家将银行监管职能放在中央银行内,而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则把银行监管职能放在中央银行之外。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年、加拿大于年、丹麦于年、瑞典于年、英国于年、澳大利亚于年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值得一提的是,并不
10、是所有西方国家都从分散化监管向集中监管转化。美国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 监管依据的新趋势 为了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每个国家都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制定出一系列金融监管的法规作为金融监管的依据。毫无疑问,这些金融监管法带有显著的国别特征。但就西方国家整体而言,其监管依据却有很大的共性。巴塞尔委员会于年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和年月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们对稳定金融体系具有很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银行监管文献。 世纪年代后,随着银行经营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年的资本协议已经越来越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国家 金融监管 新趋势 我国 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