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doc
《西部地区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地区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部地区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摘 要中国金融深化改革与西部金融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西部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打破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和消除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应重点发展政策性银行,组建区域性政策融资机构,探索建立区域性、小型民营金融机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建立西部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尽快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与组织制度。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抑制;金融创新 一、引言 金融体系的功能在于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将资金配置到资本边际效率最高的项目或地区中去。马克帕加诺(Marco Pagano,1993)用最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
2、而区域金融的非均衡格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发展中的大国,由于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特性,金融运行必然具有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全局的金融深化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会与欠发达地区的相关金融配套制度供给不足形成制度冲突。就区域金融效率而言,1997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新才和李新彬(2005)认为,西部金融对经济产生抑制的原因是金融市场化的相对超前而西部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微观金融主体开始商业化运作而金融结构变迁缓慢、资本市场发育不全、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信用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改革没有衔接所致,通过经济运行中较高的交易
3、成本表现出来,造成西部地区的福利净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1998年,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下属分支机构撤消与合并,主要是把经营状况不佳、负担沉重、没有潜力的分支机构撤消与合并,这一工作实际是从落后的西部地区开始的。莱文(1993)认为,简单的金融体系会随人均收入和财富的增长而变为复杂的金融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个体就会对选择包括项目评估、投资理财等诸多的金融服务产生需求,而投资中介就具有了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而这类金融服务的固定交易费用会随着其复杂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如果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则这些金融服务的边际收益低于其边际成本,个体不会产生对这些复杂
4、金融体系的需求,而只满足已有的较简单的金融服务,此时金融体系不会得到发展。莱文的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有着反作用,即使没有金融深化改革对西部金融的抑制,由于西部地区人均收入较低,西部金融体系发展缓慢是内生因素决定的。因此,想要打破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和消除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就要尝试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和组织制度。 二、西部金融体系现状及其对经济的抑制 (一)西部金融业的基本情况 1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不合理,国有银行业的比重太大,政策性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比重过小。截至2005年年底,西部地区国家银行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95和824,
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1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金融业务大量集中在国有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占很小一部分。由于西部优质金融资源匮乏,随着国有银行考核激励的短期化,四大国有银行定位趋同。狭窄的定位造成了银行之间对少数优质金融资源的过渡竞争,重复交易成本升高(高新才、李新彬,2005)。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却被排斥在融资体系之外,使得西部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特征。另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规模偏小,阻碍了西部金融事业支持作用的更好发挥。 2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储蓄资金来源匮乏,机构设置较少,融资规模也小。研究表明,中国的储蓄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一致,东部经济水平高,其储蓄也高,西
6、部经济不发达,储蓄水平也较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西部设立的分支较少,外资银行更是寥寥无几。2000年以来退出欠发达地区、集中优势资源占领大中城市成为了四大国有银行的一致行动,仅20002002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的3万多家网点和分支机构中就有21万家分布在西部,导致目前西部部分县域经济出现金融真空。 3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小,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中国股票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平衡,无论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筹资规模,东部地区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西部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靠信贷融资。西部企业债券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企业债券规模太小,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融资的需要。资本市场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使得大量的资
7、金流向东南沿海地区的证券、房地产等一些泡沫经济成分较大的产业,而西部基础性产业的实际资本却长期缺少向金融资本转化的条件与机会。西部资本市场环境欠佳,西部证券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兼营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全国所占的比例很低。 4西部金融机构服务和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低。目前西部金融机构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完善,制度创新、工期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存贷款业务上,对存贷款新方式、新品种及中间业务的运行机理层次的研究远远不够,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低。截至2000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共计164家,西部地区有三家,分别在重庆、成都和
8、西安,西北五省均为空白(谢平,2001)。 (二)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 1国有银行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的金融需求。国家在构建其金融体系时,没有根据经济结构及时调整金融体系的结构,从而使金融体系结构不能更好地适应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设置在西部的国有商业银行是整个国家银行的一部分,无论资金计划还是信贷安排上都要受上级控制,很难实行针对区域经济现状分区运行的多元模式。而在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将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为该地区的中央银行,并在各自辖区内一些重要地区设立分行。这种多元模式的中央银行制度,有利于区域中央银行根据地区经济运行的需要提供金融支持。
9、 2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后,西部地区金融服务功能受到削弱。国有银行撤并后,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西部地区,虽然撤并后短时期内储蓄存款并未减少,但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下降,企业融资渠道减少。许多地方的工行和建行撤出后,只有农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地区的金融服务工作。而农行的结算体系在全国四大商业银行中最落后,农村信用社就更不用说了,这使得企业和外地企业的交易结算和资金周转都受到极大制约。 3西部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造成西部金融抑制进一步增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采用总分行制度,总行出于全行资金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必然会统一调度其各分支机构的资金。由于发达地区贷款收益率在同等风险下比欠发达地区资金收益率高,或在
10、同等贷款收益下,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要比欠发达地区小得多,因而各银行总行必然倾向于以不同的形式从贷款收益低的欠发达地区集中资金,支持经济发达地区,而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渠道“虹吸”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向经济发达地区。另外,中国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大部分分布在发达的沿海地区,证券市场的分布不平衡使一级、二级市场又从欠发达地区吸收了大量资金流入发达地区。 4西部金融发展滞后阻碍了西部区域经济技术结构的形成。熊彼特认为,金融部门引导产业部门并激发技术创新行为和企业家精神,高效率的投融资体制是有效技术形成的关键,完善的金融制度促进企业技改和研发费用筹集渠道的畅通,从而提高研发活动的生产效率。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部地区 金融 改革 路径 选择 制度 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