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银行在我国金融深化中的作用.doc
《论民营银行在我国金融深化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民营银行在我国金融深化中的作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民营银行在我国金融深化中的作用 摘要: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诸多金融抑制现象,这种抑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要尽快实现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向以民营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的转变,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制,提高银行效率和资金的边际收益率,以促进银行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1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抑制、民营银行 1.引言 民营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经济市场深化的结果,目前其已成长为金融界的一支重要组成力量,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民营金融在政府的管制与国有金融部门先入为主占据垄断优势的双重挤压下艰难地成长着,但却日益发挥出独特的功能作用并显现强烈的发展动机,对
2、我国的金融深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金融深化论及其政策主张 1973年,RI麦金农和ES肖在他们分别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针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点,从全新的角度对金融和经济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安排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存在着金融抑制状态,这种落后经济没有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价格,信息流通不畅,投资风险环生,收益极不稳定,经济活动中异质性较强,资本收益率存在极大差异,这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得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内源融资进行技术革新和扩大规模,外部资
3、金难以获得,投资的非连续性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从宏观上看来,也就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排除金融抑制,实行金融深化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必要选择。 金融深化论的实质就是要进行金融改革,放弃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变金融领域的政府“管制”为“有效管理”,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优化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消除价格扭曲、市场分割、结构单一的现象,形成正的储蓄、投资、收入和结构优化的效应,建立起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1 为了实现金融深化,金融深化论学派提出了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1)放松对利率的人为干预,抑制通货膨胀;
4、(2)将银行转化为社会组织,鼓励民间金融,促进金融业的竞争;(3)放宽外汇管制,允许汇率适度浮动;(4)实现政府预算平衡。 正如金融深化理论指出的那样,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是金融系统的核心,是经济最重要的融资渠道,所以,我国的金融深化战略的中心应着眼于银行体系的完善。 3.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 金融抑制是指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业远未达到成熟,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因而不能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2。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银行体系竞争性不强,垄断程度高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银行业务基本上是由全全代表国家利益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包揽
5、。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银行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专司中央银行之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恢复,一批新兴的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涌现出来,在一些大中城市不少城市商业银行也逐渐建立起来。这样就打破了人民银行一家独揽的局面,但无论是从银行及其分支行数量上来看还是从银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来看,国营性质的四大商业银行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金融服务方面仍居于垄断地位。 由此可看出,尽管在金融领域进行了
6、一些改革,但国有和非国有的划分,以及非国有银行建立的门槛依然很高,使得金融系统结构上存在分割性,即使由于上述一些非国有银行的出现使得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引入了一些竞争因素,但政策性的进入壁垒以及历史的原因使得银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很高,民营银行在竞争中难以与国有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非国有银行尤其是地方中小银行的发展受到限制。 3.2国有银行普遍存在信贷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常常依据所有制性质来制定其信贷政策,并由此确定其支持对象及重点。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方式上突出强调统一性,其资金规模、贷款审批均向上
7、集中,信贷投向、投量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大城市集中,以集中力量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3 国有商业银行在选择其贷款对象时主要注重的是企业的性质及其规模,而忽视企业的资质。这也就造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支持的过分依赖,使得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真正具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这种不合理的贷款流向不仅使广大的中小企业失去了发展良机,也使其自身丧失了一部分利润来源,造成了其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3.3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服务质量不高 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事实上仍然受政府控制,在这种状况下,银行职员既可能出于责任义务方面的考虑,以高度的使命感努力工作,从而产出较高的
8、激励效率,也有可能在软约束的环境中采取“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银行的激励效率。因此,总的来说,国有银行激励效率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4.民营银行在我国金融深化中的作用 金融深化论认为,为了消除金融抑制,必须推动金融自由化政策。推进民营银行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可以推动金融活动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促进金融活动方式的更新变化,有利于在金融体系中引进市场运作机制,鼓励金融业的市场竞争,提高金融深化的质量,使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工商企业和社会公众拥有更多的投融资渠道选择,有力地推动金融深化。4 4.1发展民营银行有利于打破国有银行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促进国有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金融深
9、化论对金融机构的结构有“三性”的要求,即合理性、多样性和高效性4。发达的市场经济内部,其金融体系都是由少数大银行和一大批中小型银行构成,美国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就有2万多家,而意大利更是有9万多家。大中小银行分工合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保证着经济的有效发展。在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民营金融机构更应该作为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它的发展无疑是有利于我国银行体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建立的。民营银行的扩展可以填补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服务对象上的空白,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同时,随着民营银行业务的拓展,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必将加剧,市场的重新瓜分,客户的重新组合,资源的重新配置,都有利于打破原有的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营 银行 我国 金融 深化 中的 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