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doc
《离岸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岸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外国语大学某研究生第一次写毕业论文没通过,找了枪手代写,希望通过学术造假通过毕业,然后又违反交易约定不付稿费,请学校查清事实进行处理。目录第一章 绪论3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31.2文献综述3(一)货币国际化相关文献综述3(二)离岸金融市场概述以及相关文献综述51.3研究思路51.4创新点和不足6第二章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理论基础62.1 人民币国际化62.1.1 人民币国际化含义72.1.2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分析72.1.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82.2 离岸金融市场基本理论122.2.1离岸金融市场含义122.2.2离岸金融市场特点132.2.3离岸金融市场模式132.2.
2、4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全球布局14第三章 离岸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内生性关系193.1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货币国际化影响的机理分析19(1)基于离岸金融市场特征角度分析19(2)基于离岸金融市场运行机理角度分析20(3)基于离岸金融市场功能角度分析21第四章 离岸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实证分析234.1 指标的设计和模型的选取23(一)指标的设计23(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标及影响因素23(三)离岸金融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证研究25第五章 建设与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275.1 完善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285.1.1 采取外汇管理手段平衡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汇率差异
3、285.1.2 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285.1.3 鼓励其他资本市场发展295.1.4 避免高杠杆比例产品的推出295.2 有序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全球布局295.2.1 促进新加坡为东南亚人民币离岸市场305.2.2 推动伦敦为欧洲人民币离岸市场305.3 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回流机制安排305.3.1 建立外商直接投资试点项目表305.3.2 扩大离岸市场回流途径315.3.3 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共建回流机制315.3.4 与上海自贸区试点合作,完善回流机制315.4 建立离岸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325.4.1 扩大清算银行在离岸金融市场作用325.4.2 构建合理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335
4、.4.3 提高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信息透明度335.5 小结33文献来源:34(题目:离岸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际货币是指一国的货币在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发挥货币职能。在国家交往日益深入、国际合作逐步密切、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部分国家货币(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在国际市场上行使货币的职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能给本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给本国居民带来便利性、铸币税收益、促进本国金融发展、免费获得国际资源等。因此许多国家都不惜成本,努力实现本币国际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
5、增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从长远的国际利益考虑,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在这种前提下,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却依旧不高。数据显示,至2015年,中国GDP在世界GDP排名中排在第二位,而人民币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成交额却不高,但在亚洲范围内的外贸交易,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依然有着先天的优势。随着人民币在周边区域流通量的不断增加,离岸人民币业务也逐步开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中,理论界存在着诸多分歧。综合来看,主要有三种国际化路径。一是以美元为代表的单边贸易结算货币模式,二是以欧元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模式,三是建设
6、离岸金融市场模式。我国到底应采取何种方式用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着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直至2015年10月,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人民币存款达到854287.784百万元,大部分的人民币都是通过离岸金融市场来结算。可以看出,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离岸金融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研究思路如下:首先介绍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情况研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梳理,得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存在多大的效用,并结合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优势和不足进行探讨,最后对未来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提出建议,从而扩大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
7、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1.2 文献综述(一)货币国际化相关文献综述1.货币国际化相关文献综述Cohen(1971)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当私人部门和官方机构处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过之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到国际货币层次。陈彪如(2009)从货币国际支付手段的职能出发,认为国际货币是一种通用的支付手段,任何货币都可以执行这种职能。Kenen(2009)对货币国际化的定义是指一种货币的使用超出国界,在发行国境外同时被本国居民和非本国居民使用和持有。Hartmann(1998)对该定义中的国际货币职能做了进一步的划分,即包括交易媒介、计
8、价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国际货币从其国际化的程度上来看,可以分为部分国际化和完全国际化的国际货币。Binder(1996)提出,部分国际化是指该货币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有限的作用。Mundell(2003)认为,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稳定的信心。姜波克(2005)认为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所需要的条件可能有所不同。夏斌、陈道富(2011)研究指出,一国货币能否国际化,自然取决于一国经济实力的若干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充分条件。Reinhart and Rogoff(2002)研究发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对国际储备资产需求的影响比预期的低;创建新的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之一。
9、Stigliz(2002)提出创设全球货币取代美元作为各成员国的储备货币。周小川(2009)倡导将SDR发展为超主权储备货币。2015年12月1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距离上一轮评估历时整整五年,IMF终于批准人民币进入SDR。2.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文献综述Mundell(1983,2003)指出,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市场规模、开放程度以及政治军事力量都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因素,同时他认为人民币在未来30年间将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刘曙光(2009)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归结为三个层面,即基本经济因素、制度政策因素、政
10、治军事因素。高海红、余永定(2011)认为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其首要决定因素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将强力支持人民币在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马金栋(2007)认为贸易规模和比重不断提高使人民币具备国际大规模交易和流通的基础。赵锡军、宋晓玲(2009)研究指出,金融危机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杨长勇(2010)通过对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流通状况、跨境投资以及政府储备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人民币的周边化范围和规模还不大,但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另外一些学者通过人民币跨境流通数据,根据货币职能要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指数处理,量化分析人民币国际
11、化程度。如马荣化、饶晓辉(2007)根据货币需求理论,运用协整分析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进行研究。其研究表明,人民币持续和较大规模的跨境流通开始于1997年,并一直快速增长。哈继铭(2012)对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当前是否成熟的问题做了综合的探讨。他认为人民币是否实现国际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规模,经济规模越大,货币就越有可能成为储备货币;二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过高的国家难以实现货币国际化,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普遍低于欧美等国家;三是汇率的稳定性或波动性,人民币汇率这几年相当稳定,具备国际化条件;四是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近几年不断扩大,按近几年增速,人民币国际化是可行的
12、。(二)离岸金融市场概述以及相关文献综述Williams(1968)的研究发现,国际货币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的流通来促进其交易使用的,较少依赖该国实体经济贸易带来的资金流动。率先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研究的是Vic.Carthy(1979)他在自己的著作金融发展:离岸金融收益与成本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不同货币发行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特征。Ingo Walter(1985)和Edmund M. A. Kwaw等从私人部门金融交易避税和非法洗钱方面研究了离岸市场问题。 国内也存在一些关于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研究。李前胜(2004)指出建设与完善职能健全的外汇市场,尤其是离岸金融市场,既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
13、的交易需求,同时又能稳定本国汇率和本币币值,这有利于推动人民币走出国门。高材林(2008)在对离岸金融市场对本国经济所带来的机会与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增加与国际资本市场体系的联系,有利于推动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应当注意离岸金融市场推动本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规避和资本有效流动。于春海(2012)认为美元离岸金融市场在20 世纪70年代后快速发展;离岸美元市场的发展,对于增强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立境外美元循环渠道的同时,美元离岸市场建立一个连接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其他国家国内金融市场的“转化阀门”。离岸美元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资金跨越国界流入美国有着积极
14、的推动作用。同样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元国际地位的提升,欧洲日元市场逐渐形成。殷剑锋(2012)认为由于各种结构性因素的制约,日元国际化“贸易结算离岸市场”模式很难成功。他认为,实际上,离岸市场并不是本国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仅仅是结果。以美元离岸市场为例,其发端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70年代,而美元早在1945年就取代英镑成为世纪货币。 就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相关研究而言,沈建光(2011)认为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互动,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回流渠道,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就会降低,造成人民币需求不足。殷剑锋(2012)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摈弃日本式的“贸
15、易结算离岸金融市场模式”,而应该走“资本出入跨国企业”模式。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更受关注的是,人民币海外市场如何建立。郝宇彪(2010)认为,通过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分析,得出相较于美元、日元而言,人民币更适合当东亚地区的核心货币。宗良(2013)指出,香港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与内地联系紧密,作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有着天然的优势。1.3 研究思路本文将理论结合理论与实际,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就离岸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作出定量方面和定性方面的分析。本文的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现状研究等方法,本文将梳理离岸金融市场与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得出理论层面的内在关系;除
16、此之外,本文将运用相关数据论述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金融市场的现状,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离岸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目的 研究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文献研究 梳理以往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做出相应的总结理论研究 总结梳理研究前人的理论,并从理论出发来研究问题实证研究 通过检验和回归得出离岸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程度 研究结论 得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4 创新点和不足本文主要的创新点着眼于研究对象的机理关系,分析着眼于离岸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缩小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更适用于当前我国经济国际化快速发展趋势
17、。将新加坡、伦敦等海外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未来建设与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依据,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同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对论点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不足在于实证检验部分依赖其他学者的研究,不具备检验方法的提高,由于数据获取较为困难,本文从宏观角度对离岸金融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实证分析,并没有从货币职能角度进行细化验证。第二章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理论基础2.1 人民币国际化要想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货币国际化。对于货币国际化的认识,货币国际化内涵的界定,见仁见智。从狭义的角度看,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的部分职能或全部职能(
18、包括计价、流通、支付、储备等职能),从一国的适用区域或原使用区域扩张到周边国家、国际区域乃至全球范围,最终演化为国际区域货币乃至全球通用货币的动态过程。从广义的角度看,货币国际化不仅包括货币职能的国际化,还包括货币作为资本的信贷、投资职能的国际化,即货币作为资本获得利润的投资职能从一国的适用区域或原适用区域扩张到周边国家、国际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动态过程。2.1.1 人民币国际化含义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最具综合性的定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人民币,随着中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的扩展,在本币职能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与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
19、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过程,是中国国际贸易扩大趋势的必然结果。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从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2.1.2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分析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国际货币享有的利益和风险人民币都需要承担。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对人民币国际化后的利弊和影响做出很多相关研究,我们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权衡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一) 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1)中国可以享有铸币税收入。人民币国际化后将获得的最大和最明显的收益就是铸币税收入,所谓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人民币国际化后
20、,将会从国外获得部分铸币税收入,我国可以用很小的纸币发行成本占有和使用外国的资源和物品,这是一种额外的国际收入。(2)可以减少汇兑成本和降低外汇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不同种货币的国家要进行币种之间的兑换,而兑换货币需要支付兑付费用,并存在汇率波动的风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我国可以在对外经贸往来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这可以避免以往使用外币所支付的汇兑成本和汇价波动的风险。(3)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一种国际货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已经存在的国际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背后都有着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后,也将会体现和加强中国的经
21、济地位,中国将会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发言权也将增加,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二) 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1)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效果将受到限制,政策自由度将下降。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其他国家拥有一定量的人民币,当我国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时,其他国家处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会制定出相应的宏观政策,这些政策可能会大大抵消我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效果,这样,我们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就会增大了。而作为国际货币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否则在多种国际货币共存的情况下,货币的国际声誉就难以维持。因此,制定货币政策、外汇政策必须考虑对他国带来的
22、影响,尽量减少溢出效应,这样一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自由度就会下降。(2)易遭受市场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是伴随着本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加深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交易量增加,市场空间加大,货币冲击的风险加大,由于货币壁垒的消失,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都有可能通过国际途径传递到我国,导致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全面开放的体系一旦形成,国际投资家想要冲击我国金融市场,就可能采取措施掌握部分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伺机抛出,形成金融冲击。(3)将面临国际货币双重角色的问题。经济学家特里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国际货币所面临的难题“特里芬难题”,其本质含义概括起来就是:国际清偿能
23、力的需求不可能长久地依靠国际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国际货币过多,则各国的国际清偿力不足;国际货币过少,各国对国际货币产生信心危机。实质上就是作为国际货币所面临的国际清偿力与信心之间的矛盾。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货币,也将面临国际货币双重角色的问题,即面临着“特里芬难题”,也应该是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考虑的问题。2.1.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自2009年我国正式开始开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达到五年之久,这些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显著突破。就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岸 金融 人民币 国际化 影响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