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演进及启示.doc
《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演进及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演进及启示.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演进及启示 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增长速度惊人,从 1997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0669亿元,平均每年以160的速度增长。目前消费信贷占GDP总量的10.46,占银行贷款规模的7.6。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信贷的统计口径涵括了全部的个人信贷,主要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信用卡透支、家庭耐用品贷款、旅游贷款等十几种贷款,上述数据则主要反映按揭与汽车贷款,其中按揭贷款占全部消费信贷约90以上。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消费信贷数据则不包括住房按揭贷款,2003年7月8日公布的美国消费信贷余额为17597亿美元。而据统计,1998年底,美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
2、超过4万亿美元。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的非住房按揭贷款的消费信贷仍处在起步阶段,增长乏力,最近,各保险公司已开始停售汽车消费信贷保险业务,可以预期,我国的非住房按揭贷款的消费信贷将面临更严峻的未来。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消费者信用报告制度至今仍未建立起来。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信用报告制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中美国的消费者信用局制度尤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一、美国消费者信用局制度的演进消费者信用局(consumer credit bureaus)是收集并出售消费者信用活动信息的机构。这些信用活动信息来自于各类向消费者贷款的融资企业(如银行、金融公司、零售商、汽车融资商等)。今天,美国每一个曾经以不同
3、形式融资的消费者都至少有一个、甚至三个信用局档案,每个月有超过20亿条信息加入这些信用局档案,而每天则有200多万个的信用报告出售给不同的需求者。这些需求者通过实时地获取所需的消费者信用报告,大大地降低了批准一笔贷款所需时间,从过去的数星期到现在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Hunt 2002)。美国消费者信用局出现于19世纪末,早期多数的信用局多为互助合作的形式或由各地的商家发起设立的非盈利组织,目的是为了汇集其客户的历史信用记录以协助它们进行赊销账款的收集。当美国各地的信用局纷纷设立之后,就开始着手建立各城市或各区域之间的消费者信用活动信息的共享机制。这一共享机制的最终确立是由1906年成立的一个贸
4、易协会促成的。该协会制定了一些程序、格式、定义以确保全国各地协会成员的信用记录文件的有效共享。该协会甚至在其成员之间发行一种临时凭证,成员必须购买这些凭证用以支付从其他城市的协会成员获得的消费者信用报告。美国早期消费信贷主要由零售商提供,其他的提供者还有典当商、小额贷款公司及亲朋好友。在提供赊销服务的零售商中,赊销占了约12的全部销售额。根据美国19291948年所做的商业普查,发现零售商的赊销占全部消费贷款(不包括住房抵押贷款)的比例稳定在2022。19191969年,美国的消费信贷增长比消费总额的增长高出四倍,而零售商的赊销与分期付款的增长则与消费总额的增长持平,因此,在此期间,零售商的消
5、费贷款所占的份额从80降到了20。2000年,非金融企业持有的消费信贷余额仅占5的份额。可见,在过去100年的时间里,美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急剧扩大,最大的赢家是银行及金融公司,而非零售商。尽管美国的消费者信用局起源于美国的零售商,但消费者信用局制度的演进则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消费信贷业务的高速发展。美国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并于60年代广泛流行。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促使了美国零售业持有的消费信贷份额进一步大幅下降,1968年,美国零售业持有的周转性信贷(revolving credit)余额6倍于银行信用卡及支票透支的未偿余额,到了1993年,银行持有的周转性信贷余额反倒比零售业持有
6、的余额高出3倍。美国银行卡的高速增长对70年代早期的美国消费者信贷局的转型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银行为了降低发行信用卡的风险,成为消费信贷局信用报告的新用户,同时,银行为了避开地域限制及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开始向消费者信贷局要求提供“事先甄别服务”(pre-screening services),这一服务成为信贷局的重要收益来源。另一方面,银行为了在更广的区域甚至在全国急速扩张信用卡市场,需要获得地域更广的消费者信用活动记录,这已超出了60年代末任一地方性信贷局的能力。此外,银行也希望更快地通过电子而非纸质的方式与信贷局共享或获取消费者相关的资料信息。面对银行的强大需
7、求,信贷局不得不使其信息系统更加自动化,也必须使其本身变得更大、更强。事实正是如此。最大的信用局已经在一个或多个大城市拥有了大量的消费者信用活动信息,它们通过对其他城市的信贷局的收购来扩大其覆盖的地域。CDIA的会员由1965年的 2200家降至了2002年的500家左右,较大信用局在各地的办事机构也开始下降,在19721997年期间,下降了20。在自动化方面,最初信用局在几个大城市中率先实现自动化(先是1965年在洛杉矶,接着在1967年的纽约和旧金山),很快最大的信用局便在自己的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内构建了一个自动化网络系统。随着各地银行与零售商的纷纷加盟,并向信用局提供了自己客户的信用活动
8、数据,美国最大3家信用局(Trans Union,Experian,and Equifax)的数据库于80年代实现了覆盖全美所有消费者的全部信用活动记录。由于自动化所需的技术投入高昂,许多小型的信用局仍维持非自动化与电子化的方式提供相关的信息,尽管近500家信用局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但它们还必须倚赖上述三家最大的信用局来获取由大型银行或金融公司提供的消费者信用活动账户信息。可见,美国信用卡市场的急剧扩张对美国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根据美国服务业普查(Census of Service Industry)的数据,1997年,美国相对活跃的1000家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雇
9、佣了约22000人的雇员,销售收入达28亿美元(这些收入主要来源于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消费者信用报告服务),与1972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了4倍,出售的信用报告数量高出了10倍,而所雇佣的人数基本保持不变。美国消费者信用局分为大型与小型两大类,小型信用局只有一个营业地点,人数约为10人,90的信用局年销售收入低于250万美元,1997年只有14家信用局有超过5家分支机构,但这14家信用局的全部分支机构占全美所有机构的20,占该行业50的就业人数,以及23的行业销售收入,全美最大的4家信用局收入占了该行业全部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显然,美国的信用报告行业集中度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的信用局没有生存的空
10、间。许多小型的信用局面向特定的市场,如医疗信用局主要服务于医生与牙医,为医生与牙医提供病患者的信用信息;还有一个医疗信息局(Medical Information Bureau)专为人寿保险公司提供被保人的特定健康病史信息;有许多高度自动化的信用局为接受支票的零售商及寻求客户开户信息的银行服务 (Telecredit、SCAN、Chex systems);有一些专为房屋出租者评估潜在租户信用状况的信用局 (如Landlord Connections);甚至也有一家面向电话公司的信用局(the National Consumer Telecommunications Exchange)。由于这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国 信用 制度 演进 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