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的层次及其测量方法社会资本的层.doc
《社会资本的层次及其测量方法社会资本的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资本的层次及其测量方法社会资本的层.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资本的层次及其测量方法If you want to cite this paper, please us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罗家德与赵延东,2004,社会资本的层次及其测量方法,社会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李培林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出版。罗家德 赵延东This paper proposes the ways to measure social capital. Two types of social capital are included into our discussionsmicro-level and marco-level socia
2、l capital. In the micro-level, two possessions embedded in social structure can bring the focal individual beneficial outcomes abouthis social accesses to valuable resources and structural positions. Social accesses can be measured by the focal persons social ties, strength of these ties and resourc
3、es embedded in these ties, which can be collected from name generator, name interpreter and position generator. Structural positions can be measured by whole-network questionnaire and network analysis. In the macro-level, we include three constructs in social capitalobjective associations, general t
4、rust and network structure. General trust can be indicated by trust inventory questions, while objective associations and network structure need whole-network questionnaire to collect data and network analysis to compute their indexes, such as density, group centrality, cliquesand so on.Key word: So
5、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 Network Analysis, Network Structure, Resources embedded in Networks近年来,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已成为社会理论界的一个热门概念,其影响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但与此同时,社会资本概念的混乱及相关的争议也使研究者对如何正确使用此概念大感困惑。有学者指出,澄清社会资本的概念的一种可行的切入方法就是从理清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入手(Portes,1998;张文宏,2003)。本文即准备集中讨论关于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问题。在经验社会科学研
6、究中,对社会现象的测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一定概念化和操作化的方式,把要研究的社会现象转化成一系列可度量的概念和指标,才可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实证的分析研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对社会现象的测量是非常困难的。卡普兰曾将测量物件分为三类:一类是可以直接观察的事物,一类是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间接方式进行观察的事物,第三类是从理论中产生的建构(construct),它产生于观察,但无法被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中观察到(Kaplan,1964)。按照这个标准来划分,社会资本应属于第三类测量的物件,它是社会科学家们从社会生活中总结和归纳出的一种理论建构。因此在讨论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之前,首先必须对这
7、一概念的来源、发展与理论建构有所了解。“社会资本”概念的发展资本最初一直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自斯密以来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家们均将资本定义为一种能够生产产品的产品,并将资本和土地、劳动等并列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这时他们理解的资本的概念仅局限于物质资本。到了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率先突破了物质资本的局限,提出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概念。他们指出:个人对于教育、职业培训、保健以及迁移的投入都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结果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仅会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上的回报,而且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Schultz,1963;Becke
8、r,1975/1964)。作为对人力资本概念的响应,一部分尝试与经济学对话的社会学家们将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与联系也纳入了资本的范围,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考察是社会学的基本主题之一,早在社会学创造人之一迪尔克姆有关社会交往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以及社会集体生活可以有效地消除“失范”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论述中(迪尔克姆,1997/1897),我们已经可以隐约地看到将人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可以为社会和个人带来利益的“资本”的思想。但真正将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并运用于社会学研究领域,则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完成的。布迪厄将社会资本定义为
9、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会员身分就为个体赢得“声望”,并进而获得物质的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了保证。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都是构成资本的基本形态之一(Bourdieu,1986)。美国社会学家林南在研究中发现个人在从事有目的行动时,可以从自己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资源,他据此提出“社会资源”理论,将社会资源定义为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致的资源总和(Lin, 1982),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指
10、出社会资本就是“可以通过个人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获致的资源”(Lin,1999:468),有关社会资本的理论均应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之上。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是推动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论述,将其定义为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社会资本由社会结构性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Coleman,1990)。科尔曼的贡献在于他将社会资本明确为一种社会结构性因素,从而为社会资本从微观向宏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较早尝试将社会资本概念应用于更为广泛社会范围的学者是美国政治学家普特南,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
11、定义是社会组织中的那些表现为网络、规范和信任的特征,这些特征能促进成员为达到共同利益而团结合作,并减少群体内部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普特南看来,社会资本已不再是某一个人拥有的资源,而是全社会所拥有的财富,一个社会的经济与民主发展,都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其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Putnam,1993,1995)。普特南的论述引发了研究者们对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的关系等问题的广泛讨论。经济学家们对社会资本的关注则集中于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规范和网络如何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福山在信任一书中将在社会或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任普及程度视为一种社会资本,并认为社会的经济繁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的信任
12、程度的高低(Fukuyama,1996)。由于认识到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中的作用,世界银行自1996年以来已在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旨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作用的研究计划。参与研究计划的研究者们指出,社会资本就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一组规范、社会网络与社会组织,通过它们人们可以获取权力与资源、进行决策或制定政策,它不仅是社会的支撑制度,也是维系社会的纽带,社会资本对于发展计划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Uphoff,1996)。此外,组织管理学界在近年来对社会资本理论也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研究者们就组织中社会资本的形成、组织社会资本对于组织文化和组织绩效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
13、多方面的探讨(Krackhardt,1992; Nahapiet & Ghoshal,1998;Leana & Van Buren,1999)。自从“社会资本”概念被引入学术研究以来,它表现出的强大解释力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都尝试着用社会资本概念解决本学科内的问题。“社会资本”之所以具有强大解释力,部分原因在于其概念的定义比较宽泛,在不同研究中它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研究者们引用最多的科尔曼的定义:“社会资本可以由其功能来定义。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而是由多种具有以下两个共同特征的实体所组成:它们由某些方面的社会结构所组成,而且它们有利于处于结构之中的个人的
14、特定行动”(Coleman,1990:302)。“当人们之间的联系发生了有利于行动的变化时,社会资本就产生了”(Coleman,1990:304)。因此,社会资本首先是社会结构中的“某些方面”,或是有助于“做成某事”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其次,它是被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或是关系的社会结构而被创造出来的。最后,它产生了行动,而这些行动可以带来资源。后来的研究者们出于不同研究目标,又对这一定义做了许多引申和解读。布朗(Brown,1997)将这些引申总结为三大类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以及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微观社会资本的研究者发现个人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关系来获得通向所需资源如信息、工作机会
15、、知识、影响、社会支持以及长期的社会合作等的途径(Granovetter,1973;Erickson,2001;Baker,1994;Coleman,1988;Krackhardt & Hanson,1993;Bian,1997;Wellman,1992;Uzzi,1996),并区分了微观社会资本的三种构成形式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对这些资源的使用(Lin,2001)。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包括个人因其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特定位置而对资源的可获得性(Lin,2001)。而社会资本的宏观分析关注的则是在团体、组织、社会或国家中某一行动者群体对社会资本的占有情况(Putnam,199
16、5;Fukuyama,1995)。与布朗这种三层次分类方法不同地,阿德勒等(Adler & Kwon,2002)采取了一种两分的分类方法。他们将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合称为“外部社会资本”,因为它产生于某一行动者的外在社会关系,其功能在于帮助行动者获得外部资源。而宏观社会资本则被他们称为“内部社会资本”,因为它形成于行动者(群体)内部的关系,其功能在于提升群体的集体行动水平。前者归属于个人而且服务于个人的私人利益,因此被列纳等(Leana & Van Buren,1999)归为一种“私人财货”(private goods)。后者则正好相反,它被视为一种“公共财货(public goods
17、),因为它归属于某一群体,而且服务于该群体的公共利益。正因为研究者们对社会资本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经验研究中,他们测量社会资本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本文中,我们以阿德勒和列纳等人的概念为本,将社会资本分为“个体社会资本”以及“集体社会资本”两种类别。前者即所谓的外部社会资本或私人财货,除了微观的个人关系及这些关系中所蕴涵的资源外,也包括个人所占据的网络结构位置能带来的资源。后者则是内部社会资本或公共财货,除了宏观的群体内部的社会连结与互信外,也包括群体的结构方式是否可以促成集体行动并创造资源。个人的结构位置以及群体的结构方式原本都属于中观层次的分析,我们把它分开后归入上述两个类别中分
18、别讨论。下面,我们将具体说明如何在经验研究中来测量这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对个体层次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网络分析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Lin,2001),在实际的经验研究中,对微观或中观层次社会资本的测量几乎都是从对个人社会网络的状况的测量入手的。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分析社会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观点是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个“网络”,并认为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Scott,1991)。研究者们在进行网络分析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指标、概念和分析方法,而对个人社会资本的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就直接借助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相关指针。目前测
19、量个体层次社会资本时,研究者主要运用了“个体中心网络(ego centered network)”分析方法,个体网络可以视为是整体社会网络中的一个局部,它考察的是以每一个被研究者为中心延伸出去的网络情况(Scott,1991)。在经验研究中,对个体层次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基本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之中,可以为个人所调用(accessible)的资源总体的测量,这种方法重在考察个人对社会资本的拥有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考察个人在工具性行动之中所实际动用(mobilized)的社会资本情况,这种测量法侧重于个人对社会资本的使用情况(Lin,1999;Zhao,2002)。一、测量个人“
20、拥有的社会资本”1、网络成员的生成方法个体中心网研究的是以被调查者为中心延伸出去的网络情况,要了解这一网络成员的情况,必须确定网络成员的“生成”(genarate)方法。在研究微观社会资本时,研究者主要采用的生成方法分别是:提名生成法和位置生成法。(1)提名生成法(name-generator)。 提名生成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的要求,让每个被访者提供自已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姓名、个人特征以及这些成员的相互关系等信息,关注网络社会资本情况的研究者们可以根据网络成员的相关信息,对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情况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在个体中心网的研究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指标
21、体系和方法,因此,它也常被用来对个体社会资本进行测量(Campbell, Marsden & Hurlbet,1986;De Graaf & Flap,1988;Boxman,De Graff & Flap,1991)。例如坎贝尔等(Campbell,Marsden & Hurlbet,1986)即通过提名生成的网络成员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声望的平均值和最高值来代表个人网络资源的情况。但以提名生成法作为社会资本测量工具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它的网络边界不易确定,而且被调查者更可能提出与自己关系较强的名单,弱关系容易被遗漏,从而有可能造成研究的偏差(Lin,1999)。(2)位置生成法(positio
22、n-generator)。 这种方法的着眼点不在于考察被调查者的具体网络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主要在于考察网络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情况。这种测量方法假设社会资源是按照社会地位高低呈金字塔型分布于社会之中的,每一个网络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数量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性地位。因此,通过对被研究者网络成员中出现的结构性地位的了解,就可以对其拥有社会资本的情况做出大致的测量。具体方法是使用一个或几个包含有若干标志社会地位的职业类型或工作单位类型等的量表。在调查中,首先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社会网络成员中是否有人符合表中所描述的特征,然后对所有被选择的单位类型及职业类型进行加总,并计算相应的职业类
23、型和单位类型得分,然后用这些指针来反映个人社会网络中所嵌入的资源情况。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是美国学者林南等(Lin & Dumin,1986),在其后的研究中,这种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Volker & Flap,1996;Lin,1999)。而边燕杰等据此发展出用“春节拜年网”来估计中国人的核心社会网络资本的方法,在实际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边燕杰、李煜,2001;赵延东,2002,2003)。位置生成法的优点在于它是内容无涉和角色/位置中立的,同时它更少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因而在实际操作中较之提名法更为简便(Lin,1999)。此外,这种方法还能较准确地测量出网络中不同地位和不同关系所
24、提供的资源情况,避免了提名生成法集中于强关系的问题。它的缺陷主要是只能测量社会资本,无法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社会网络的具体构成情况,例如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无法通过位置生成法测量出来。这样,如果我们认为社会网络的结构本身(诸如网络的规模、密度等)即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要对它也加以测量时(参见Montgomery,1991,1992),“位置生成法”就会表现出它的不足。2、使用的网络类型个体中心的社会网络可以根据网络所涉及的不同社会关系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有的研究者关心的是与被调查者讨论重要问题的社会关系,他们重点研究的是“讨论网”(discussion network)的情况(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资本 层次 及其 测量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