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论文1.doc
《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论文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 论文关键字:货币 货币政策 风险 国家 发行 机构 电子货币 通货 监管 中央银行 电子货币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电子货币是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交易费用的货币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作为货币形态演变最新形式的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独立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及传统监管机制都将提出挑战,中央银行在金融调控与监管中无疑将面临许多新的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
2、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出机制。电子货币在使用范围上与通货基本一样,主要用于小额交易在商品交易中一样具有交易行为的自主性、交易条件的一致性、交易方式的独立性和交易过程的可持续性等通货应具有的特性。电子货币还有其特有属性,通货是由各国中央银行或特定机构垄断发行权,由央行承担其发行成本与收益。从目前电子货币的发行来看,更多地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甚至是成立特别发行公司的非银行机构;通货是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法定货币,由各国货币当局设计管理和更换,被强制接受和广泛使用。而电子货币目前大部分是由不同信用机构自行开发设计的带有各自特征的产品,其担保主
3、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规模,消费者、商家拥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预见,地方性的中小银行由于业务范围和其信誉,其发行的电子货币很难在全球性网上金融市场所接受,市场竞争的结果,势必形成由一家或几家大银行联合发行统一的电子货币,将形成更有效率的在线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的制度安排;一般货币的使用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定,除欧元区外,一国货币一般都是在本国被强制使用的惟一货币。电子货币将逐步打破地域界限,在全球统一货币出现之前,商家、消费者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或使用发行于不同国家的电子货币。 一、电子货币流通与中央银行丧失货币发行权的风险 在信息技术创新推动网上电子商务和资金流通日益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将由
4、网上金融市场自由地调节电子货币的发行。由信誉卓著、实力雄厚的信用机构来取代中央银行发行竞争性的电子货币,是一种比中央银行垄断电子货币发行权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效率性与安全性的“两难”选择中,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的垄断虽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电子货币的安全,但极有可能阻碍本国电子货币发展,并成为易受攻击的货币。如欧盟各成员一致认为央行发行货币的法律垄断力并不包括电子货币产品。电子货币对纸币的取代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会出现电子货币与纸币同时流通,最终实现对纸币由部分替代走向完全替代。电子货币流通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方向的挑战将逐渐显现。 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哈耶克预言的“货币非
5、国有化”和“自由货币”的精辟观点可能会变为现实。哈耶克指出建立微观经济主体有权自由发行货币的货币制度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前提。正是国家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权力导致了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货币发行权的限制,从而使市场经济运行受到损害;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因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干预导致极大的外部效应,从而使失业增加。在政府财政职能与货币发行职能相互没有独立时,如果政府从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追求税收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制定货币政策,则政府发行货币的权力有可能变成一种向公民进行征税甚至抢劫的手段。哈耶克认为健全的货币制度设计的激励源泉只能来自微观企业主体的自身利益,实行 “货币
6、的非国有化”和“自由货币”是解决失业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出路。 二、电子货币流通与中央银行损失铸币税收入的风险 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主要负债项目是不支付利息的通货,而资产一方则由附有利息要求的各种债权组成。因此,中央银行可以从资产与负债的利息差中获利。这种利润是中央银行收入的主渠道之一,这是一般所称的“铸币税收入”(Seignirage revenues)。 当电子货币的竞争性发行机制得以确立,随着电子货币被广泛的作为小额交易的支付工具,央行所发行的通货被明显取代,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将大幅减少,从而使其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影响。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现金使用的范围广泛,管理
7、成本较高,将会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如表1)。 表1 纸币与硬币的流通(1994年) 国家 占GDP的百分比 占中央银行负债的百分比 占存款的百分比 存款占GDP的百分比 美国 5.2 84.1 44.7 11.6 加拿大 3.5 86.7 78.9 4.4 日本 8.8 84.5 37.0 23.6 意大利 5.9 27.9 19.1 30.7 澳大利亚 4.4 54.5 30.3 13.6 英国 2.8 69.8 4.8 58.8 德国 6.8 63.4 42.0 16.2 中国 16.1 41.4 58.8 28.3 印度 10.0 52.63 133.4 7.5 波兰 5.8 23.2
8、80.9 7.2 俄罗斯 5.6 23.8 105.8 5.3 目前,西方一些学者积极研究可行的测量方法,以推算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铸币税收入的损失数额(见表2)。而对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而言,铸币税收入是弥补中央银行操作成本的重要财源(见表3)。如果出现电子货币对通货的大规模的替代,那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将严重萎缩,不能适时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操作,减弱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与灵活性。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94年的总负债为4126.06亿美元,其中3596.98亿为美元通货。假设通货被完全取代,那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总额会缩减87(如表4)。 表2主要国家电子货币导致铸币税收入的减少 比
9、例国别 电子货币导致铸币税收的减少占GDP的比例 美国 0.43 英国 0.28 日本 0.42 加拿大 0.31 德国 0.52 荷兰 0.46 意大利 0.65 表3主要国家铸币税收入与中央银行的支出 国家 铸币税占GDP的百分比 央行操作支出占GDP的百分比 加拿大 0.31 0.03 法国 0.28 0.03 德国 0.52 0.07 意大利 0.65 0.06 日本 0.42 0.06 英国 0.28 0.03 美国 0.43 0.03 荷兰 0.46 0.06 瑞士 0.45 0.05 瑞典 0.48 0.04 表4 中央银行总负债与通货之间的比例关系 论文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
10、临的风险分析来自 国别 总负债 通货 通货与负债比 美国 412606000 359698000 0.87 比利时 545716598 412189699 0.44 德国 354447470 266659000 0.70 法国 668846000 248363466 0.40 三、电子货币流通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失效的风险 由于电子货币的种类、规模、结构不同,将使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加繁杂。中央银行使用的传统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机制将受到挑战,并将最终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由于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网上货币将被用于国际支付,这将加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国际传递,一国货币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论文1 电子货币 发展 中央银行 面临 风险 分析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