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与启示[权威资料].doc
《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与启示[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与启示[权威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与启示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和展望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改革进程、总结澳大利亚货币政策框架与金融体系双峰监管制度的基础上,阐述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澳大利亚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监管体系对其金融行业脱离危机困局、转型经营状态、培养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金融市场;澳大利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 一、澳大利亚经济现状在世界发达经济体中,澳大利亚是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1998年至2008年期间,澳大利亚GDP平均每年增长3.5%,为世界第六(见图1)。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其年增长率在2011年恢复至2.4%,于201
2、2年加速到3.6%,与长期趋势接近,2013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3%。澳大利亚经济因受能源行业资本支出攀升所拖累,主要燃料和矿物出口有所减缓,2012年出口总额2390亿美元,增速降低5.6%。同时,进口总额达到2340亿美元,同比增长6.1%,特别是制成品和加工食品增长显著,2012年澳大利亚贸易盈余进一步收窄至50亿美元。2012年第四季度,其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2%,与未来中期通胀目标相符。2013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亚就业人数降至1160万,失业率为5.5%。2013年2月,澳大利亚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1%。2013年4月,西太平洋银行-墨尔本学会消费者情绪指数为104.9,同比上涨1
3、1%。二、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RBA)是依据储备银行法(Reserve Bank Act)成立的中央银行,向澳大利亚议会负责,下设储备银行理事会(Reserve Bank Board)和支付系统理事会(Payments System Board),分别承担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性和支付体系安全性及高效性的责任。联邦储备银行一般职能包括:国家货币的发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外汇管理、结算清算管理、代理政府国库等。由于澳大利亚的联邦行政区域制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联邦政府的中央银行,代理各州政府的公债发行、还本付息、收支
4、业务、福利金支付等业务。此外,联邦储备银行还为澳大利亚政府及政府机构和一些外国央行提供银行服务。 (一)货币政策概况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由储备银行理事会制定,理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成员和六名联邦储备银行的非执行成员。1959年颁布的储备银行法赋予了联邦储备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在联邦储备银行与财政部长对于政策意见相悖时,最终决策由澳大利亚总督决定。该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致力于货币稳定、充分就业、经济繁荣和澳大利亚人民平等优越的社会福利。联邦储备银行2006年报告强调了通过设置现金利率来达到符合于1993年设定的中期通货膨胀2%-3%的目标,努力保持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体系和高效的支付体系。联邦储备银
5、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手段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信用和公开市场操作。自1990年起,联邦储备银行在历次货币政策调节时,皆公开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的操作目标值,使政策传导更加迅速,操作更为通透。澳大利亚历史上的利率提高主要发生在1981/1982年、1985年和1988/1989年,旨在抑制当时的通货膨胀,并在减少需求和收缩通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年小幅的利率提高也同样放缓了需求的增长。相反,20世纪90年代利率降低之后,经济得到了增长的喘息之机(见图2)。在周期性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二)货币政策前瞻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尚
6、未消退,在后危机时代中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各显神通。其中,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按兵不动,稳定现金利率。首先,美联储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态度晦明朝夕,而中国也未表明大量释放流动性的意图。因此,全球收紧的流动性及热钱的流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无法躲闪的问题。在此潜在风险的威胁下,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静观资金面的紧张情况,并未做出实际行动来兑现宽松的态度。其次,2013年澳大利亚的宏观经济数据并未显现大幅的萎缩现象。虽然就业参与率有所下滑,但失业率基本稳定,适中的经济走势并未足以构成货币政策转向调整的驱动力。此外,澳大利亚元目前的下降趋势为储备银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游刃有余的空间。2013年澳大利亚元
7、兑美元大幅贬值,汇率维持在0.9000水平波动,对货币政策有所裨益,与宽松政策渐行渐远。(三)澳大利亚总理撤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2013年6月26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工党领导人选举中,以57-45票击败了现任总理吉拉德,再次出任澳大利亚总理。由于澳大利亚经济受到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因此在总理撤换的这段时间中储备银行趋于选择更加审慎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陆克文自身具备独特的优势。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大学主修中国历史和汉语的陆克文拥有驻中国外交官的背景,因此陆克文独特的优势为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陆克文担任前总理时,出台的较美欧等国更为平和的货币政策带领澳
8、大利亚脱身于全球金融海啸,这为他再次出任总理之后延续其货币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陆克文与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在政务上,尤其是对经济事务的观点上较为相似。因此,此次总理的撤换不会对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重大影响。另外由于联邦大选结果尚未可知,可能令其储备银行政策有所停滞,除非触碰危机预警系统,否则维持通货膨胀目标制和稳定的政策手段在国家领导人换届之时仍是首选。三、澳大利亚金融监管体系澳大利亚拥有两个政府部门对其金融体系进行执法监管和日常管理,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从整体协调监管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这两个机构与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和澳大利亚财政部组成了金
9、融监管理事会,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以保障法治轨道上的金融稳定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一)证券与投资委员会根据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法案,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于2001年成立,依法独立对公司行为、投资行为、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监管,以保护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诚信和公平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见图3)。其监管范围囊括银行、证券、保险、外汇零售等金融行业。在日常工作方面,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负责公司和托管投资计划的注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进行审查登记、发放金融服务和信贷牌照、检查合法经营、注册金融行业从业者和审计师资格、跟踪金融机构公开信息披露,以及实时监管金融市场持牌运营商和清算及结算持牌服
10、务商的交易,对任何在澳大利亚金融市场上发生的涉嫌违法的交易行使行政执法权。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于2002年成为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执行委员会决策层成员之一。Donovan和Gorajek(2011)指出完善的监督体制和高效的执行力使得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被世界公认为最严格、最健全、最具消费者保护力的监管机构之一。(二)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1998年7月,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法、银行法、保险法、养老金行业管理法、金融管理和责任法等法案明确了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可以对其监管的金融机构及所有分支机构制定相应的审慎规则,监管范围扩张至金融服务公司、银行控股的基金公司等吸储机构。将审慎监管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权威资料 澳大利亚 金融市场 改革 发展 启示 权威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