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摘 要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无疑“食”是最重要的,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健康。食品安全对人类来说极为重要,从更大的方面来说,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探讨了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关键字食品安全现状 对策目 录摘 要I目 录1正 文2一 前言2二 食品安全概述22.1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定义22.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32.3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32.3.1微生物源性的食物中毒32.3.2营养性危害32.3.3环境化学因素的危害32.3.4天然的有害食品42.3.5食品添加剂的危害4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2、43.1食品安全监管现状43.1.1制定了以食品卫生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53.1.2基本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体系53.1.3初步形成了食品卫生安全检验保障体系53.1.4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53.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5四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64.1化肥、农药、兽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64.2食品加工使用差、劣原料64.3非法滥用非食品加工用的化学物质64.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64.5病源微生物控制不当74.6假冒伪劣食品7五 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75.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75.2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75.3强化舆论监督85.
3、4培养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85.5注重食品及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教育85.6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85.7完善食品检验检测系统9六 结语9致 谢10参考文献11正 文一 前言管仲说过: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如天之天者,斯可以。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食品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们每天必须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从事各项活动。在人的一生中,自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天天离不开饮食。从总体来说,食品具有三项功能:一是营养功能,即用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二是感官功
4、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三是生理调节功能1。可见,食品是人类每天最基本的必需品,食品对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的食品也越来越丰富,可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沈阳“毒豆芽”事件,雀巢“砷含量”超标,“牛肉膏” 事件,雀巢“砷含量”超标,“染色馒头”,“毒血旺”事件,“瘦肉精”事件,“胶面条”、可燃面条,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圣元奶粉“早熟门”,农夫山泉“含砒霜”,毒豇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地沟油等事件,让人们谈“食”色变,我们还能吃什么?由此可见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的食品才能保证全民的身体健康,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20
5、03年,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上指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社会安定,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食品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形象。”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四个关系,足以看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二 食品安全概述2.1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对“食品”的定义如下: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
6、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广义的食品概念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2。2.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2011年5月5日,国务院食
7、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当下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和中央所要求的、群众所期待的以及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10年,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全国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97.3%。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事件。可以说
8、,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但是,在这种“总体趋好”的背景下,“毒奶粉”、“瘦肉精”、“毒豆芽”和其他滥用非法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破坏了“总体趋好”的和谐,接二连三的挑战着我国食品安全得监管,影响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刺激着我国消费者的脆弱心灵。甚至导致我国出现“食品安全恐惧症”的现象在一份调查中显示有82%的受访者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引发自己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局势仍然不容乐观。2.3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2.3.1微生物源性的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都是通过食品携带微生物进入机体而引起的。有的微生物是在食物中生长产生毒性代谢产物,被人食入后致
9、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和肉毒梭菌中毒。有的疾病是通过食入活的微生物致病,如沙门氏菌。有的疾病是通过食入大量的活细菌在机体肠道内释放毒素而引起的,如韦氏梭状芽孢杆菌中毒。微生物源性的危险程度:暂时不舒服、很快的恢复、严重的急性中毒、很高的死亡率3。2.3.2营养性危害营养性危害因素:营养的缺乏如坏血病、佝偻病、夜盲症等;营养的过剩如过量使用微量元素;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强3。2.3.3环境化学因素的危害与人接触的化学物有两类:天然存在的化学物和人工污染的化学物,环境污染物包括痕量元素和类金属化合物(汞、锡、铅、砷等)及各种有机化合物(多氯联苯、有机氯杀虫剂等)。此类物质化学性质稳定
10、,不易分解,易于通过食物链蓄集而增强其生物毒性。2.3.4天然的有害食品有毒物质存在于天然可食的动植物中,如河豚中毒、毒蘑菇、菠菜中的草酸盐等。有毒物质还包括食物和其它食品中生长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等。一些自然源性的有毒物质出现在食品的贮藏、加工过程、家庭制备,如亚硝胺和多环芳烃。2.3.5食品添加剂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所加入和使用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反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的物质”。要经过毒理学安全评价才能使用。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
11、状3.1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食品安全既是一项基本的人权问题,也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治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国家的长治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又于2009年2月2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而更进步的保证了食品安全,保障了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照法律法规授权和职能分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
12、来,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消费安全,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突出抓好专项整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从生产源头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009年和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稳定在96%以上,保持稳中有升态势,生鲜乳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保持100%;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农业部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标,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和消除隐患,确保公众消费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近年来的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有力地
13、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食品的安全性有了新的提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霍乱、伤寒、痢疾等食源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名、优农产品及食品的数量和规模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及食品工业开始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3.1.1制定了以食品卫生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了食品卫生法(试行) 12年实践经验,审议通过了新的食品卫生法,奠定了以该法为主体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目前据统计,我国现行的有关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近794篇,基本形成了反映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4。3.1.2基本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卫生安全
14、标准是依法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的重要技术手段,迄今,卫生部制定颁布卫生部制定颁布国家食品卫生标准442个,已基本形成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业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所组成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体系。3.1.3初步形成了食品卫生安全检验保障体系根据国家、省、地、县承担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不同任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加强了食品卫生安全检验机构的建设,配备了相应的理化、微生物等检测设备,在食品卫生与人体健康研究、食品污染物检测、食品安全性评价、检验方法研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建立了食品污染预测和预报制度。3.1.4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食品安全管理领域涵盖极
15、广,涉及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农业系统、卫生系统、质检系统、工商系统、公安系统、商务系统、海关系统等相关领域。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还向国外先进管理体制学习,逐步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现已形成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协调,卫生、质检为执法主体,其它部门配合执法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3.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规标准、风险监测、人才队伍、技术装备以及企业投入、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薄弱环节,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也是我国政府正在着力改进和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目前我
16、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监管体系的不协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庞杂而效能低下,一是存在着“角色不清的问题。一些部门既制定、解释法规,又行使执法权力,难免滋生腐败;二是存在着“权限不清”的问题,卫生、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多头管理,缺乏协调机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昂贵。因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势而生,但由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是食品安全监管任何环节的执法主体,有责任,无权利,很难从真正行使好政府赋予的职能。 2、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我国虽然相继颁发了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很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执法依据不充足、执法主体不明确,甚至出现法律监管的空白点。3、
17、检测机构的不适应性。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重复设置、资源利用率不高。质监、卫生、检验检疫部门都拥有一套独立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一些常规检验设备重复投入,分散了有限的资金,造成某些技术装备依赖性强的检验不能进行,相关产品放任自流。4、普法体系的滞后性。我国的食品从业人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知识淡薄。食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过度追求利润,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消费者只图价廉不求物美等现象具有普遍性。5 、系统检测与评价性材料缺乏。食源性(生物性与化学性)危害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而我国现在缺乏食源性危害的系统监测与评价背景资料。目前我国只在一些重要污染物,如农药、兽药
18、、重金属、真菌毒素等方面开展了一些零星的工作,缺乏系统的监测数据。6、新产品安全性评估欠缺。我国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与评估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另外,我国对一些新型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酶制剂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缺乏研究与评估。四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4.1化肥、农药、兽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化肥、农药、兽药、激素、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兽药、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所生产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被人们食用后,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导致人畜共患病和疫病的增加。 4.2食品加工使用差、劣
19、原料食品加工所用的原料质量差、劣,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毒甲醛寝泡海产品,用化学品处理水果保鲜,用避孕药喂鱼增肥,银耳用有毒的硫磺增白,用已霉变(含黄曲霉毒素)大米加工大米制品;使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街道摊点使用 “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4.3非法滥用非食品加工用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非法滥用非食品加工用的化学物质。例如:熏蒸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 “调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等。4.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以及在产品中的残留量,超量使用即可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
20、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地使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酚酞);在腌菜中超标准20多倍地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等。4.5病源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上市流通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食品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长的情况。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源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源性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较多发生4。 4.6假冒伪劣食品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范围之广,危害之烈,给消费者身心造成了极大地损害。例如用工业酒精和甲醇勾兑有毒白酒;用化学合成物掺兑酱油、食醋;阜阳劣质婴儿奶粉等4。五 解决我国当前食品
21、安全问题的对策5.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良好的运作离不开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效监管的基础。目前,我国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华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法律、核心法律,但是缺乏配套的相关法律支撑。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也要求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建立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5.2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我
22、国应对养殖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销售以及进出口等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环节进行监管。为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应做到:抓好生产源头管理,净化产地环境;强化生产过程管理,规范生产行为,保证产品质量: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标识管理,实行可追溯制度。这样才能对食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等环节进行监管,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以确保食品安全。5.3强化舆论监督强化舆论监督,提高全民素质 应加强舆论监督,开展道德教育,合理引导消费,对恶意造假坑害百姓的不法企业和个人,要坚决揭露予以曝光,依法给予严惩;对守法经营企业给予保护和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信誉度;做好食品
23、安全信息的发布管理 工作,防止极少数新闻媒体通过对个别问题的 “炒作”误导消费者;进一步健全群众监督网,做好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建立有效的举报激励机制,通过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让消费者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消费知识,参与食品安全管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纵观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绝大多数都是媒体所为。例如2011年的“315”央视曝光了可以和三鹿毒奶粉“相媲美”的食品安全丑闻双汇瘦肉精事件。除此之外,众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媒体所发现,甚至是在媒体的大幅曝光下才得以有效解决的。在2011年4月份举行的“2011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食品科学技
24、术学会副理事长胡小松先生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有60%以上的受访者选择相信媒体而不是政府4。5.4培养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之所以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对利益的追逐外,还有对食品的安全人识。因此,解决食品安全的方法就是要着力提高全民的对食品的安全意识。5.5注重食品及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教育食品及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将直接决定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一线工作人员和品控人员必须取得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为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5.6完善我国食
25、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就是评价食品中有关危害成份或者危害物质的毒性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这就需要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料确认这些成份或物质的安全剂量。食品安全性评价在食品安全性研究、监控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11年4月份举行的“2011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先生介绍了我国已经开始从危机应对转型风险预防,并且在食品安全法中有关于风险预防的具体规定。这些都表明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在不断的寻求方案来解决。由此也可见,今后的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将更侧重与风险预防方面,但是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这方面起步比较晚,还需要不断完善
26、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多与发达国家交流。5.7完善食品检验检测系统目前,我国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
27、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6。六 结语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但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正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 穆华荣,于淑萍.食品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 苏越,胡梦坤.食品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3)3 孙玉清,王晓梅.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中国食品与营养,2007(12)4 张旺璧.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食品工业科技,2008(1)5 刘石,田娟.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风,2009(18)6 王文哲.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20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