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调查报告.doc
《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调查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调查报告 我县是省会城市的市郊县,境内丘陵、沿黄、平原等地形多样复杂,以丘陵为主,自然生产条件较差。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08万人。自以来,相继被列为中央、省、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几年以来,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积极创新整合管理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平台的整合路子,形成了公开、透明、科学、实效的整合运转体系,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全县农业增加值17.36亿元,同比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6205元,增收799.8元,增长14.
2、8%。一、主要做法-,我县紧紧围绕“整合财力办大事”这个整合工作的中心,突出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共建设项目58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8278万元,带动社会投融资49759万元。主要做法如下:1、建立整合平台。即依据发展规划,构建以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的整合平台,重点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以新型社区建设为平台,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完善两个机制。即联席会议制度和财政内部协调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整合资金的集中使用;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在重点产业整合上,突出四大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畜牧和玫瑰产业,重点搞好万头奶源基地和万头良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在
3、玫瑰产业上,重点搞好油用玫瑰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中国玫瑰知名品牌。二是在重点区域整合上,突出连片开发,打造精品工程。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了规模治理,选择重点流域,按照“四高八化”的标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是在重点项目整合上,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了伊利乳业、*超牛、长荣畜产、绿安食品、惠农精油等一批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华信、绿丰、玫瑰花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把好四道关口。(1)突出支农资金整合优化实施方案的指导作用,严把项目申报关。(2)对所有整合的建设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严把项目建设关。(3)推行县级报账提款制,严
4、把项目资金使用关。(4)依托中介机构,对重点、热点项目进行评审,对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严把资金审核关。5、实施五项措施。(1)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做好整合工作;(2)确保支农资金投入增长;(3)推行部门联络员制度,健全组织网络,确保整合工作运转顺畅;(4)成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确保项目规范化管理;(5)出台了*县*县财政支农整合项目管理办法,确保建立长效机制。二、取得的成效(一)“整合”实现了支农资金分配体制的改革,增强了县级干事创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整合前,上级参与分配管理政府支农资金的部门多,彼此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资金投入分散
5、,撒胡椒面现象突出,并且下达的资金规模有不确定因素、早晚不一,县级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难以统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使政策和资金的合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整合后,中央、省、市将各级部门共同安排、资金性质相同的支农资金通过捆绑,变为一个漏斗向下,缩短了拨付时间,提高了资金到位率,同时只下达目标任务和资金支持规模,下放了审批权,强化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增强了县级干事创业的自主权。一是增加了财政支农规划权。县级政府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三年中期财政支农规划,确定每年的支持重点。试点工作中,我县首先制定了支农规划,围绕沿汇河平原、中部山区、沿黄平原三大经济带建设,重点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主导
6、产业,建设六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又研究制定了支农规划,将继续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发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特农产品,走出一条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繁荣和谐的新路子。二是优化了资金分配权。根据资金规模和年度预算安排,结合当年工作重点,分轻重缓急,确定支持项目资金规模。整合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民本工程;整合资金2.5亿元,突出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整合资金3亿 元,支持畜牧、林果、玫瑰产业和
7、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三是提高了县级组织项目建设的能力。整合工作中,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财政、发改、涉农等部门参加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加强对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现了对支农项目的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组织实施和统一检查验收,增强了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管理,提高了项目的建设水平,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二)“整合”实现了财政支农管理机制的创新,转变了部门职能,形成了支农工作合力。整合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确的工作重点做指导,各部门在支农项目实施中各自为战、互不通气、职责不清,或缺位或越位,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支农资金难以发挥应有效益。整合后
8、,我县一方面制定支农方案。结合全县农业“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十项举措”,组织有关专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科学筛选,编写了*县支农资金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以玫瑰、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的整合平台,将各部门工作重点统一到全县支农发展大局上来,进一步理清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另一方面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涉农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负责研究制定全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各层次、各方面、各渠道的资金,确定年度实施方案;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论证会、座谈会、调度会,及时调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实践证明,方案较好的发挥了农业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支农 资金 整合 试点工作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