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研究.doc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研究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理论体系的冲击,介绍了国外在此问题上的进展,提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立法,对其交易风险进行全面的反映和监督。 随着资本市场的兴起和不断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出现并得到飞速发展,对现行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尚未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会计处理方面,笔者建议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实行表内历史成本计量、表外披露公允价值及其他相关信息。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及特征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工具合同或其他合同,其价值是从基
2、本的资产或某种基础性的利率或指数衍生而来。最基本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均由这四种基本工具组合而成。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1.该合同的价值随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变动 就股票期权来讲,其价值决定于股票价格,而上市交易的股票价格,有时涨跌幅度很大。这样,股票期权的价值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2.取得该合同不需进行初始净投资,或相对很少 企业只需要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能签订大额的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具有“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在市场交易操作过程中,企业如果操作得当,即可获得数倍于初始净投资额的利润。由于
3、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上特征,因此,对其作恰当的会计披露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行财务会计体系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3.在未来某一日结算,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规避风险。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如果企业操作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基本金融工具中的风险。如果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赚取投机利润,则会面临较高的风险,若操作不当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 二、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理论体系的冲击 衍生金融工具的这些特性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会计要素定义的冲击 现行会计理论只对已发生的交易活动进行确认,而不对未来发生
4、的财务活动进行反映;而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种待执行合约,在签订合约时交易双方除支付少量的交易费用以外,并无实际交易发生。其立足点不在于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在于未来合约的履行情况。因此,衍生金融工具并不符合传统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无法确认计入财务报表,只能在表外披露。 (二)对确认标准的冲击:在会计系统中确认未来的交易 传统财务会计是对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交易进行确认,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未来结算合约,在会计系统中的确认无疑是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冲击。IAS39中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定义及27段中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是对传统财务会计体系的扩展。 (三)对计量模式的冲击:公允价值的采用 传统的财
5、务会计体系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净投资为零或很少,其价格随标的工具价格变动而波动。如果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则难以反映其价值变动,完全失去了相关性。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成了必然选择,但其可靠性也成了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四)对再确认时损益的影响 随确认和计量方法而来的未实现损益确认和计量问题的有:是否列入财务报表、如何列入财务报表及列入后发生变动时如何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的确认如果和其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保持逻辑一致性,则损益的确认不仅突破了实现原则,而且还提出了区分交易目的进行不同会计处理的损益确认原则,将金融工具交易的损益和交易目的相联系,区分了套
6、期保值交易和投机交易,有利于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风险。 (五)要求改进财务报表报告的披露内容、增进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为了向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涉及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包括应披露哪些内容,披露程度如何等。 (六)会计对象分类上的不确定性 这主要反映在如何区分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投机还是为避险,这种分类上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相应的会计处理,加大了人为的操纵因素。 三、 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进展 (一)会计要素定义方面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和1999先后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33衍生工具与套期保值活动会计和国际会计准
7、则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被会计界誉为是对金融工具会计的重大突破。其中,FASB绕开以往强调的“过去交易和事项”,着眼于“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在SFAS133的基本结论中明确指出:“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的权利或义务,应当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报告。” (二)会计确认基础方面 目前国外会计界认为,应当在衍生交易合约签订、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已实质性转移时,对其立即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承认其利得和损失。IASC在其第48号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确认标准。其中,初始确认的标准是:1.与资产或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给了本企业。2.企业所获得资产的成本或公
8、允价值,或者预估的负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终止确认的标准是:1.与资产或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全部转移给了其他企业,且所含的风险和报酬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2.合约的基本业务或权利已得到履行、解除、注销或到期作废。 (三)会计计量属性方面 在初始确认时,衍生金融工具一般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而在后续计量方面,IASC与FASB一致选择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SFAS133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IAS39规定在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资产与负债,并指出公允价值可以采用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四)财务报告披露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衍生 金融工具 会计 发展 完善 战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