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oc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团队编号: D005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团 队 名 称: 时政社赴湖北省襄樊市小分队 作 者: 孔荣 指 导 老 师: 张青 二一年九月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政政策研究孔荣 (湖北经济学院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摘 要: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基于相关调查数据,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创业遇到的难题及财政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财政政策支持不足、财政支持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短缺、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创业仍然举步维艰。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更加充分发
2、挥财政政策的支农作用,同时给农民工回乡创业以更多的税收减免。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财政政策一、引言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农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工创办经济实体,就地吸收富余劳动力,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其次,有利于解决留守问题,促进农村和谐。农民工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因就地吸收富余劳动力,可解决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因长年外出务工造成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而夫妻感情淡化问题,做到工作挣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有效解决长年外出务工造成留守问题。再次,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利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农民到“回流型”企业工作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务农时,会
3、把耕地承包或转租,从而促进耕地的集中耕作,有利于进行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向高效农业迈进。最后,从中长期发展目标来看,农民工返乡创业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同时,有利于扩大地方税源和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提高当地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改善农村生活质量。近年来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为农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充分利用内陆廉价的地租、房租和低劳动力成本等相对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社会经济浪潮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资金,掌握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了解了一定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协调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应当紧紧抓住东南沿海经济发达
4、地带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也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全面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反哺力度,为科学引导和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财政在农民工创业上支持存在重要问题,农民工创业仍然举步维艰。了解农民工创业遇到的瓶颈,找出财政支持农民工创业方面存在的症结,是促进农民工创业与新农村发展,引导财政资金高效运用的重要方式。二、文献综述针对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学界做了比较长的研究,围绕着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效应,学界出现了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财政的支持
5、力度不够,结构不够合理。阳立高、廖进中(2008)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认为因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刘华伟(2007)指出财政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公共产品短缺,提出财政支农应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创新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李秀銮(2006)指出财政对农民工支持力度不足、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指出不足,结构不合理,农民工无法收到公平的待遇及政府在财政支农时没有承担相应的财政责任的问题,提出政府要在农民工培训上下功夫,转变观念,明确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农社会保障效益。强化财政再分配作用,将财政支农重点向农民工问题倾斜。罗宏斌(2006)指出财政支农力度不够、比重
6、逐年下降,结构不合理,补贴方式不合理,农民得到实惠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无效率等问题。提出应加大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在WTO范围内,最大限度对农业实施补贴,集中精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率。第二种认为财政支农缺乏创新,支农政策缺乏灵活性。李贵兵(2008)认为基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研究了财政出资设立农民工创业的信用担保机构,拓宽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以上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本文将基于相关数据及实地调查,对农民返乡创业与财政支持的关系做出相关论述。三、农民工创业亟待财政政策的支持(一) 农民工启动资金规模偏小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规模都不算大。从创业启动资金来看,创业启动资金最多的达30
7、0万元,最少的仅仅300元(所调查的农民工中创业最早的),创业启动资金平均为11.3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在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的占了23(见图1)。迫于启动资金规模的压力,农民工创业只能集中投资一些启动资金要求少的行业,由此可见融资规模是影响农民工创业方向的最直接因素。促进农民工创业的融资规模扩大是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及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启动资金(万元)5.56%11.11%28.70%21.30%19.44%11.58%2.31%=100 图1(二)启动资金筹措困难调查显示,完全靠自有资金创业的占42%,完全靠私人借贷创业的占28%,完全靠银行贷款创业的仅仅占3%,三者合计73%
8、,(见图2)这意味着27%的农民工都是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而创业的。而在这多种渠道中,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自有资金和私人借贷(13.2%)、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8.1%)以及三种渠道的组合(3.9%)。(见图3)可见,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工创业的资金融资渠道仍然相对较少,而且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民工创业提供的资金比例过小,合理发挥银行贷款在农民工创业中的作用,扩大银行信贷,是保证农民工创业融资规模的重要渠道。资金来源(%)42%28%3%27%0%5%10%15%20%25%30%35%40%45%自有资金向私人借款银行贷款多种渠道图2图3(三)贷款利息过高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0.99%,加上贷
9、款申请过程发生的交易费用,月息实际超过1%,年利息超过12%。而3年至5年的商业银行基准月利息仅是0.54%(年利息6.48%),比基准利率高出85%以上。贷款利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无疑是农民工贷款遇到的重要因素,也使得银行等金融中介在农民工创业中发挥的作用过小,农民工创业资金的筹措,也加大了农民工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导致农村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保障农民工取得足够的小额低息贷款,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更加宽阔的融资渠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四)、后续资金匮乏在问及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时,虽然“缺乏人才支撑”与“市场信息失灵”等占很大比例,但是“缺乏后续资金”高居首位,占
10、18%。(见图4)而后续资金的匮乏也导致了缺乏人才支撑、市场信息不灵的重要诱导因素,可见,后续资金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血液”,后续资金断流是导致农民工创办企业破产、倒闭的重要因素,也由此融资困难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及后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解决农民工的后续资金供应,既是保证企业生存又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是保证农民工创办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图4四、财政扶植农民工回乡创业存在的问题正是因为农民工创业面临财政资金短缺的困境,使得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集中投资于餐饮、加工、养殖、手机维修、服装等启动资金和后续资金需求少的行业而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加剧了本来因为缺乏人才支撑
11、、信息失灵、基础设施落后的企业风险,使农民工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国有资产的全民共享性,以及财政是这一共享性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以及农民工创办企业在促进当地甚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国家有能力、有义务为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财政在农民工创业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在扶植农民工创业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一)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税收负担偏重当前,大部分内陆地区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在我们针对32家农民工返乡创办的经济实体的52位业主及相关人员的调查中,有45位提到政府没有对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政策,其中有37位认为当前税费负担偏重。农民工返
12、乡创业税费负担偏重,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一是几乎所有的业主都反映政府没有对返乡创业者进行税费减免,即使在创业初期,国税、地税都是按正常标准先收上去,最多也是县级财政把自己所得的一部分税收返还给业主而已。二是当前,工商、质监、卫生防疫、环保等部门的行政收费越来越多,费比税还多,企业税费负担太重。三是,政府对内外资优惠正则存在待遇差距过大问题。地方政府一般都制定了针对外商的包括税费减免与土地、水、电灯资源税费优惠期,但对于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地方政府或没有相应优惠,或优惠较少。(二)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公共物品短缺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取消农业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支持 农民工 返乡 创业 财政 政策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