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doc
《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 内容摘要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加大。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和应该如何对资产价格波动作出反应,多年来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综合已有的理论实践和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现实,虽然目前资产价格还不具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调控目标的条件,但是有必要将其作为货币调控的辅助监测指标纳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视野。央行应尽快建立与资产价格监测相关的指标体系,形成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因素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均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关键词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政策框架随着全球股市的迅速攀
2、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扬,人们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心不断加深,尤其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转型经济阶段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当前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资产价格的波动使货币政策操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历史的经验也多次表明,任何一次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都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应当如何对资产价格波动作出反应以保持产出和物价稳定已成为货币当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回顾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理是货币当局通过确立政策目标并借助于一定的政策工具,在短期内影响价格水平、货币总量、汇率及名义产出,从而使经济部门根据名义变量的调整相应配置经济资源
3、,因此,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可以按照货币政策传导的方式划分为不同的渠道,主要包括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货币渠道是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中最早也是主要的理论,货币渠道又可区分为利率渠道、预期渠道和汇率渠道。利率渠道出自凯恩斯的IS-LM模型分析。1(257-269)该理论系统论证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导致利率下降,从而使投资上升,促使总需求和产出提高的传导机理。弗里德曼在批评传统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了预期利率、名义所得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并将预期因素纳入到了货币传导分析之中,称之为预期效应,2该理论旨在证明货币政策的长期无效性,强化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作用,并得到
4、了理性预期学派的进一步理论支持。汇率渠道则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应运而生,经由麦金农、奥伯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考察了一国货币政策对汇率从而对进出口的影响,以及其又以反作用的形式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本身的作用机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由威廉姆斯3(170)于1942年首倡,1951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财政部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纽约储备银行工作的罗萨发表了利率与中央银行一文,极力倡导和详细论证了信用供应可能性理论,以后经美联储其他经济学家的推演、发展,复经拉德克利夫报告、托宾、斯科特等加以推崇采用之后,遂逐渐成为战后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新的货币政策传
5、导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普林斯顿大学伯南克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以银行借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两种新的理论形式出现,4(97-116)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信贷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得出了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即使利率无显著变化,通过信贷渠道投资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最终使真实经济发生变化的共同结论。资产价格渠道可以说是货币价格渠道的发展和一般化,与利率渠道相比,由于资产的多样化,资本市场调整的时间更短,因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更加迅速快捷。资产价格渠道又可分为投资效应渠道、财富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居民流动性效应渠道四种途径。以托宾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运用资
6、产组合调整理论5(462)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托宾Q理论从资产价格结构调整角度揭示了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并通过投资乘数作用进一步带动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的增长。财富效应渠道是指随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会引起居民财富存量的同步上升或下降,进而对其消费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财富效应渠道的理论基础是弗兰克•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或是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理论,由于居民消费行为受其一生全部可支配资源的限制,决定消费支出的不仅是当前的收入,而是消费者毕生的资财,因此,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股票价格上升,居民的财富水平随之上升,从而促使其当期和未来的消费增加,并相
7、应刺激总需求和产出的增长。资产负债表效应渠道又称为净财富渠道,也有学者将其归为信贷渠道进行考察和研究,由伯南克和格特勒6(759)在199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借款人能够获得银行信用供给额度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在通货膨胀预期不变的条件下,股价上升相应改善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从而使其能够从银行得到较多的贷款支持,由于可支配资金的增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和生产的扩大,从而引起最终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流动性效应渠道的理论基础是阿克洛夫的“次品理论”7(255-278)所揭示的信息非对称问题,由于耐用消费品属于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当消费者出现财务困难而
8、将耐用消费品拿到市场销售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这些资产不易变现或折价变现,而同时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较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股价的上升,预示着投资者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大幅升值,投资者对其出现财务困难的预期也将大大减弱,从而导致消费者永久性消费支出和住房消费支出的增加,由此拉动总需求和产出的扩大。二、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的争辩虽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资产价格对货币传导的影响和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传导的机理都有广泛的认同,但对于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以及如何进行反应至今仍没有达成共识,争议最大的就是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进行反应以及如何确定反
9、应的边界和力度。不赞成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进行反应的立论依据主要是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性和政策操作的可行性。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将股票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实际上是增加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由于目标之间会出现冲突,特别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选择常会面临“三元悖论”,就必然会使货币当局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从而出现道德风险,影响到其它政策目标的实施。而同时,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对于商品和服务价格而言更具有不确定性和高波动性,中央银行很难区分股票价格波动是由基本经济因素抑或是市场因素引起的。伯南克和格特勒认为中央银行对资产价格进行有效反应是建立在其能够确切判断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原因和泡沫崩溃的确
10、切时间,而这两种情况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伯南克和格特勒还构建了一个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BGG模型,验证了在考虑和不考虑股价两种情况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证明了盯住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加剧物价与产出的波动程度。8(901-921)赞成中央银行对资产价格进行反应的一方并不否认调控的难度,认为资产价格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基本因素引起的,受投资者行为影响的作用相当大,但正因为如此,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运行的关系非常弱,如果一旦价格泡沫破裂,所造成的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负面冲击将非常巨大,因此主张货币当局在泡沫之初即对其进行反应和调整,阻止泡沫的最终形成。在其理论体系中,把资产价格也作
11、为所要维持的物价稳定的一部分而纳入总体价格水平的统计。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现金交易方程式的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就主张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应致力于稳定包含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及生产、消费和服务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茵教授等人在论通货膨胀的正确测量一文中,也提出了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到更广范围内的物价指数。9191-205针对伯南克和格特勒两人的模拟实验结论,Cecchetti和Goodhart(2001)等经济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对资产价格泡沫进行相应的反应会改善经济状况,10Shigenori Shirats
12、uka(1999)通过对日本8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形成与崩溃研究认为,当存在潜在的通胀压力时,对可能的资产价格泡沫做出反应,比通胀后或者泡沫显现后采取措施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的物价稳定”。11对于争论双方关注的一个焦点,也即金融资产价格是否反映了真实的市场价值,实际上等价于市场是否有效的命题。法玛(Fama,1970)在他的一篇经典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完整提出了一个有关EMH的理论框架,12(383-423)并建立了理性投资、随机交易和有效套利一系列理论假设,并将市场划分为强式、半强式和弱式三种类型。基本上,EMH认为股价会反映所有的信息,即使股价偏离基本价值,也是因为信
13、息的不对称或对信息的理解差异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获取信息越来越完全,而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学习正确理解相关的信息,因此股价在长期基本能够反映真实价值。但面对金融市场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异象”,以EMH为代表的传统金融理论陷入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这激起了许多学者对交易风险、偏好、信念的反思和修正,以人类心理对投资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整体市场价格行为的行为金融学逐渐受到重视。这其中以丹尼尔•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所提出的著名的“预期理论”和“三类认知偏向”以及理查德•赛勒所提出的“心理帐户”概念和“行为生命周期假说”最具影响,通过行为金融学阵营中的经济学家,包
14、括安德瑞•史莱弗、马修•拉宾、罗伯特•希勒和乔治•阿克洛夫等通过对心理偏差、羊群行为、正反馈交易等的一系列研究,不仅解释了金融市场的异象,而且还创建了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lio Theory)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来对金融资产价格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金融资产价格和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为政策当局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13(58-116)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个难点就是传导的真实作用机理问题,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曾将其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对 资产 价格 波动 货币政策 选择 均衡 框架 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