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实行集中化管理的调研.doc
《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实行集中化管理的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实行集中化管理的调研.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实行集中化管理的调研农村信用社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来自内部、外部及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一直居高不下,造成信用社负债严重,经营风险加大,严重危及着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针对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现状,农村信用联社尝试了不良贷款科学管理的新模式。 一、良好的发展势头 (1)创新思路。由于受以往粗放经营、管理失当等各种因素影响,定襄联社信贷资产质量较低,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全县不良贷款余额达24903万元,占比21.89 %,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态不实、前清后增以及责任界定不清、难以追究的现象,严重阻碍
2、着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联社理清思路、强力推进,迅速打开了不良贷款集中管理的突破口,于2009年4月组建了联社资产风险部,将全辖农信社的所有不良贷款统一划转到资产风险部管理,实行新老划段,组织专职清收队伍,对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强力清收。(2)完善制度。联社出台了信用联社不良贷款清收措施和办法,对风险资产经营部的组织架构、清收管理标准、不良贷款的经营管理、清收方式和专职清收人员的薪酬构成及考核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用于指导不良贷款的管理与清收工作。为充分调动专职清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对薪酬分配实行弹性管理方式,一是奖励清收。对收回2000年以前的不良贷款,按收回本金的10
3、%,收回利息的15%计手续费;对2004年以前的不良贷款按收回本金的9%,收回利息的10%计手续费;对2007年以前的不良贷款按收回本金的8%,收回利息的9%计手续费;二是处罚清收,2007年1月1日以后新增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包括到逾期贷款,社团贷款除外)实行以罚为主,即谁沉淀处罚谁的清收办法。三是责任清收。为了防止新官不理旧账,要求调出人员要积极为现有信贷人员提供信息、介绍情况和积极清收,对违规违章形成的贷款责任自负,保证信贷工作的连续性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四是岗位清收。不论是何时何人何种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在岗信贷员都必须积极对待,及时清收盘活,对辖区内的贷款管理负全部责任。特别是非本人
4、主导发放的贷款,如因消极对待、冷漠视之、作风拖拉等原因导致形成不良贷款或失去法律时效的,承担风险责任。五是分类清收。对于2007年以后新增的不良贷款,除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形成的,原则上要求全部清收盘活;对于小企业因经营不佳无法还贷,考虑采取大企业兼并的办法,活化贷款;对于我社到逾期贷款中可以正常结息、信用相对好的借款户,要加强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保证用最短的时间积极转化;对于故意拖延、逃避还贷等信用状况差的贷户,要加大清收力度,必要时借助法院等单位力量,依法强制清收。联社针对每项具体工作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表,并分层次召开相关人员会议,阐明不良贷款集中管理对农信社轻装上阵、加快发展的意义,消除了基
5、层管理人员认识上的误解和顾虑。加快了工作进度,保证了各阶段工作按时顺利完成。实现了全县农信社13174笔,金额30830万元的不良贷款集中管理的历史性突破,为新机制的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3)成效初显。通过收贷小组深入到全县欠款户家中,乡不漏村、村不漏户地进行摸底和催收,2009年已下达支付令223份,涉及金额4147.84万元,今年已下达支付令274份,涉及金额610万元。截止2010年底,共清收不良贷款1692 笔,4703万元,办理借新还旧转换形态813笔,金额2808万元,累计发放支付令536支,渉及金额2367万元。其中资产风险部清收430余万元,其中收本金约350万元,利息80余万
6、元,处置财产进行清收的对象有7户,渉及贷款金额2382.6万元。其中,2010年3月26日清收王增寨2007年3月贷款本金16万元,利息21417元;2010年3月29日清收1995年3月行社脱钩以前淀粉厂贷款200万元;2010年10月27日通过公开拍卖会清收定襄旋压封头厂贷款209万元、齿轮锻造厂贷款34万元、定襄尚刚镁厂贷款38万元,共计281万元。清收成效是始料未及的。显著的清收盘活成绩和丰厚的薪酬收入使清收人员热情高涨、工作更加积极,也使广大员工切实看到了“不良贷款集中管理、专职清收”带来的巨大变化,更加坚定了全县农信社推行新机制的决心和信心。二、几点启示(1)规范了贷款形态。统一管
7、理清收风险资产是实现新老不良贷款重新划段的有效手段,彻底改变了原来各种形态贷款划分不清楚、历史遗留和新增不良贷款相互牵扯、前清后增、无法追究责任的局面。对划转的不良贷款数据实行逐社逐笔清理核实,真实反映了贷款形态,澄清了底子,有利于对各类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分类经营。(2)控制了新增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划转联社集中管理清收后,各基层社完全解除了“包袱”,对新增不良贷款可及时认定责任、实施责任追究,严查重处直接责任人和审批责任人,有效控制了新的不良贷款增加,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同时,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分账经营,有利于暴露违规违纪放贷形成的不良贷款问题,有利于依法进行责任追究。(3)提高了清收效
8、率。抽调清收工作能力强的员工统一调配、联合“作战”,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整合,打造集约化、专业化的清收盘活队伍,提高清收效率。针对多年来费时费力、盘而不活、累收无果的不良贷款,风险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集中打包清收、实行“兵团作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最佳的清收效果。避免了弄虚作假。新的机制打破了“大锅饭”,端掉了“铁饭碗”,有利于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风险资产经营部在清收不良贷款过程中与原贷款信用社的业务不再交叉,避免了在指标任务压力下的以贷还贷、以贷还息、以息转本、违规展期等“自杀式”经营行为,真实反映了不良贷款清收盘活的成效,是减亏增效的重要手段。(4)减轻了经营压力。巨额的不良贷款严
9、重困扰着农信社的经营与发展,以往的清收盘活措施存在诸多弊端。把不良贷款划转到专门机构管理清收,可使基层社从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创建“信用工程”、经营正常贷款等工作中,从而实现轻装上阵,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消除不良贷款给改革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们定襄联社无不把防范化解贷款风险作为业务经营的重心来抓,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困难和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县农村信用社在不良贷款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中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难以从根本上遏制逃废债务行为。由于受经济大潮冲击,我县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信用社 不良贷款 实行 集中化 管理 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