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
《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 作者:吴东立曲昭光高凌云摘要:从中长期来看,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人民币面临不小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但是,为了避免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失落的十年”的沉痛教训,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视角出发,指出人民币升值应当遵循小幅、渐进的原则,尽量避免短期内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应当在稳定通货膨胀或保持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该以保持稳定为宜。 关键词:不完全汇率传递;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 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是一国进行对外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在国际贸易和其
2、他对外经济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化职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汇率不单是一个影响与外部经济世界交往的变量,还会影响内部的稳定与增长,它是联系内外部均衡的桥梁。一个国家如果汇率安排不当,往往会给该国的经济增长埋下巨大隐患。因为汇率失调会直接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是服务于对外贸易战略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需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是我国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渐进式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实现了从官定汇率向市场汇率、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安排的转变。同时,人民币汇率水平总体上经历了从螺
3、旋式贬值、基本保持稳定再到2005年7月汇改以来稳中有升的渐进调整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巨大成功,在一系列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 1995-2003年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和OECD国家相比累积相对增长约1.21.5倍。根据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B-s)效应假说,中国可贸易部门相对于不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近10年名义汇率未升值,致使真实汇率严重低估。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人依据各种模型估算出人民币“应升值
4、的幅度”,高的估计达到50以上,低的估计也有15以上。 (二)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出现的“双顺差”和FDI大量进入,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 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从1992年开始,中国外汇储备开始稳步增长,特别自2000年起,呈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10月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中国的外汇储备2008年底达到1.95万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100倍。从1999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
5、差,2005年以后,经常项目盈余迅速扩大,超过资本项目盈余一倍以上,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又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人民币长期积攒的升值压力不容小觑。 (三)世界市场的需求不足与结构失衡问题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近年来,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纷纷陷入衰退,整个世界经济滑入低谷。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与不平衡的结构缩小了世界经济的政策空间,贸易摩擦不断,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施压对象。20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案,要求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让人民币
6、升值,从而引发一场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博弈一直延续到今天。各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特别是美国方面,给中国施加巨大升值压力。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有小幅升值,进入2008年12月份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趋势似乎发生扭转。但人民币每单位相对所含的劳动力价值仍然被严重低估,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不会改变。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调整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秩序关系的需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二、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相关理论与回顾 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曲,简称ERPT),或称汇率转嫁、汇率传导,通常指汇率变化对贸易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汇率变动有多少被
7、进出口价格和国内价格吸收。汇率传递在数量上表示为汇率每变动1所导致的进出口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即名义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改变量。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等于国家问的价格水平之比,因此汇率发生变动会导致国家之间的价格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动,即汇率对价格传递是完全的和及时的。所以汇率具有弹性价格的调节功能,可作为调节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工具。Friedman(1953)曾以此来论述浮动汇率制度的优越性。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前后美元经历了大幅升值和随后的贬值,很多实证研究发现美国的进口价格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扭转。后来许多学者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都强有力地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不完全 汇率 传递 人民币 升值 策略 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