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一、 课题内容本文从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述入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现代风险产生的原因,当前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探讨,进而提出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二、 课题任务要求1 观点正确,论证充分。2 结构合理,逻辑严密。3 满足一定的阅读量。三、 同组设计者 无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 于尔根艾希贝格尔,伊恩哈珀.金融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 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 赵开元.内部控制评价
2、全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 张坚红.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比较与启示.EB/OL。目 录1.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背景7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分析81.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81.3.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对策101.4.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现状101.5. 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趋势及特点1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132.1. 信贷风险的定义132.2. 信贷风险的特征142.3. 信贷风险的种类14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其形成原因183.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外部原因19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内部原因214. 我国商
3、业银行信贷审查风险控制分析224.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224.2. 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244.3. 确定还款的可能性255.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事后控制分析265.1. 贷款的五级分类定义275.2. 贷款分类程序305.3. 贷款风险分类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325.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33结束语36致 谢37参考文献38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以货币和信用为媒介,和经济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发生着广泛的信贷联系,所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为整个经济风险的中枢。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
4、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也由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实现了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的过渡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不良贷款率偏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试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成因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具体分析,从金融制度和信贷管理手段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本文首先介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定义、分类、特征和度量,通过从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揭示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指出我国信贷风险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找出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运用的主要
5、方法是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希望通过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状况做出深入浅出的研究,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提高提供借鉴。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风险管理Abstract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ancial core.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is the embodiment of various economic risks.As a financial intermediary bank to monetary
6、 and credit as the medium, and the economic society in all economic subject happening extensive credit contact so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has become central to the whole economic risk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banking, als
7、o by a single state bank system realizes the market economy requirements to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transition and obtained very big development. B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y the constraints. At the same time as our country comm
8、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level is low, management means relatively backward, bad loans on the high side, the serious influence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on ability. Try to pass to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performance, reasons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
9、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ncrete analysis, from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credit management means two respects for problem solu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 through from the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
10、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reveals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credit risk, pointed out that our country credit risk is complex and unique. Find a solution to the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countermeasures. The main method is used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discuss credit r
11、isk management theory with practice, hope, through the systematic to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situation make pellucid research for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mprove reference.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Risk management引 言信贷风险是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潜在损失的程度而言,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商业银
12、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低下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信贷风险是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潜在损失的程度而言,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低下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国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系列金融大案要案,再次提醒我们,对于处在经济转型之中和正在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银行业来说,防范操作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1.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背景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风险总和,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
13、,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货币资金不能按时回流,不能保值的可能性。信贷投放的行业较集中。近年来,房地产业、制造业、通讯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银行的贷款资金也随产业的火爆集中到这些行业上来。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到5年,而我国房地产行业个人信贷业务是最近4年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已进入房贷风险初步显现的时期。同时,商业银行前几年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可能由于房地产的滞销,使巨额房地产开发贷款面临危机。缺乏不同等级的违约概率估计和违约损失估计。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信贷客户评级办法在总体结构、等级结构、评级程序、信息收集等方面都比较粗,所用的信用等级划分也较粗(一些银行将客户
14、信用分为四级,即AAA、AA、A、BBB,而巴塞尔协议要求至少为八级,在每一级别存在略升和略降的情况,如出现AA+、AA-)。这种粗放式的信贷管理方式,在宏观经济环境好的情况时并未显露,但在目前金融危机环境下,很可能使商业银行踏上未知的“地雷”,使信贷资产遭受损失。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相对较高且缺乏更新机制。商业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中,有部分贷款是抵(质)押贷款,其中有很多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是在我国经济上行时进行的,那时的宏观经济背景还比较乐观,现在经济处于下行中,银行的抵(质)押物的价值已大幅缩水。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股票市场异常火爆,很多银行以股票为质押物发放了大量贷款,随着国际游
15、资的大规模撤离、大小非的纷纷解禁,股票价格回落,并且可能会长时间低迷,这无疑给商业银行的抵(质)押贷款带来巨大风险。而且,商业银行对在建工程、未办理产权证件房屋作抵押的抵押物跟踪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甚至会出现抵押的在建工程已经完工,还没有办理好后续抵押登记手续,使银行的抵押权“悬空”。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这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条块分割,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制度上没有把信贷风险的计量、分析规定为日常性。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从其产生来源可将信贷风险看作商业银行自身原因,借款企业原因和
16、外部环境的原因。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 从银行自身来看,是否能够有效防范风险,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化改革能否完善。自银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围绕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各商业银行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上。都相应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这些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产权制度,没有真正解决责、权、利问题,因此造成银行自身管理监督体系不科学,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降低不良贷款的时机。 借款企业的原因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是否能够有效防范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改革是否顺利完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70以上集中于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它们改革成功与否和经营状况是否好转是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的基
17、础。 外部环境的原因首先,社会信用环境缺失。由于我国当前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社会上坑蒙拐骗,欠债不还,金融欺诈的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法制不健全。一系列与信贷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而且出台的这些法律本身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甚至与国家政策相悖。1.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漏缺严重。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资料的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没有严格执行
18、贷款审贷分离制度。主要表现在:审贷分离机构设置迟缓;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如信贷人员常常在贷款审批欠已填好贷款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件和放款凭证,出现合同签订日期和贷款借据日期早于贷款审批日期,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审批金额和期限不同等现象。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主要表现为: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二是贷中审查报送不严;三是贷后检查对贷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表面化,忽视对借款人贷后资信情况、抵押物、质押物的变化情况以及保证人经营情况和负债的变化进行跟踪调查。贷款经办人员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贷款失去法律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保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
19、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造成抵押行为无效;变更主合同主要条款,延长主债务的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债务人债务数额,未征得保证人同意,致使保证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得规定,维护银行得依法收贷权。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行长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长乱批贷款、乱投资、乱担保等;贷款责任无法落实,最终导致无人负责。行长经营目标考核办法不科学,助长了行长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采取违规的做法。违规帐外经
20、营严重。违规帐外经营是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违规经营主要采取私设帐外帐,乱用科目,调整帐表和绕规模贷款等形式,并主要投向房地产公司或其他高风险受益领域。由于帐外经营是在隐蔽情况下进行的,这部分资产没有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甚至参与了违法犯罪活动,因而这部分信贷资产处于巨大的风险中。1.3.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对策 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着银行自身以至金融业能否生存发展,而且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防范信贷风险,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立足于标本兼治,我们应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快金融改
21、革步伐。首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快商业化进程,彻底地改革信贷管理体制,科学地制定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不能简单“一刀切”,靠牺牲基层活力单纯求安全。其次要加强银行内部管理。为了保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提高,应从注意银行内部管理入手,坚持稳健的经营方针。还要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比如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以及尽快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此外还要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全员的风险控制氛围。对于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人才是关键,商业银行也不例外。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过高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目前我们应努力做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
22、的工作,逐步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过高问题。1.4.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理念较陈旧,首先,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充分;其次,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充分;再次,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整个行业的职员中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贯彻不充分,总认为信用风险管理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缺少分析与预测专家由于我国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相当匮乏,导致风险分析与预测行家较少,制约了国际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银行信用风
23、险定量管理落后,尚未建立信用风险的质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是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据统计模型和金融工具,但在我国银行业的定量分析中主要还是参考资产负债指标和头寸匹配指标,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由于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信用缺失,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不高,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用在贷款决策上,基层信贷人员又没有过多时间随时跟踪企业财务变化情况,导致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全面、不准确,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管理 问题 成因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