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模式探析.doc
《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模式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模式探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在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运用综合考评强化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的效用及途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库管理 代理国库业务 综合考评 我国公共财政改革推动了政府性资金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带来政府性资金配置结构、金融需求、银行服务等一系列的变化。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意识到代理国库业务在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加核心负债以及密切与政府部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展代理国库业务。但在实践中,许多银行对代理国库业务的认识与管理存在偏差,代理观念淡化,业务规范性欠缺,违规代理现象屡禁不止。如何适应形
2、势的变化,探索代理国库业务监督管理新模式,提高国库资金运行效率,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成为国库监管面临的新课题。 一、商业代理国库业务现状 (一)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问题 代理国库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根据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授权,利用其自身业务系统和清算渠道等资源,完成国库资金的收纳、支付、汇划及清算的行为,主要包括国库经收、代理国库集中收付、代理支库及代理乡镇国库等业务。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库经收业务存在违规操作情况。一是延压税款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海关税款、非税收入等手工处理业务延压现象较多;二是税款未纳入“待结算财政款项”
3、科目核算或“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使用不规范;三是业务操作不规范,错划、漏划预算资金,填制缴款书不规范等情况经常发生,大大降低了预算资金入库效率。另外横向联网系统的推广虽然减少了纸质缴款书的数量,但商业银行手工处理的罚没收入、车购税等业务仍大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紧张的柜台资源,影响了商业银行经收国库业务的积极性和规范性。 2.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业务处理不规范。一是代理银行通过“先清算、后支付”方式占用国库资金,有的代理银行对应退回国库的清算资金故意拖延,变相占压财政性资金。二是账户管理不规范,部分代理银行将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作为与原基本存款账户清算的过渡户,形成基本存款账户和零额账户并存
4、的局面;有些代理银行未按规定向国库部门报备预算单位账户开立、变更、撤销信息。三是部分代理银行为防止垫付资金,对代理业务采取提前终止办理的做法,造成预算单位支付业务处理不便。 3.代理支库存在“代而不理”现象。一是代理支库人员配备仅限于满足国库会计核算的最低要求,无法适应国库核算业务量的大幅增长的需求,人员不足与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不规范矛盾较为突出。二是代理国库受利润最大化和经营本质的限制处于弱势,对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行政部门的预算收支业务柜面监督流于形式,难以实施。三是手续费过低导致代理银行的国库业务收益难以弥补投入的成本费用,有悖其自身经营业务考核目标,“积极代、消极理”现象突出。 (二
5、)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难点 1.商业银行对代理国库业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一方面,代理国库业务仅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部分,处于同业竞争压力仅有极少的代理手续费收入,甚至部分商业银行为争取财政资金而不收取手续费,收入与成本反向剪刀差作用导致商业银行对代理国库业务重视程度和考核力度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多数代理银行对代理国库业务采取多头管理模式,即由营业部门具体经办、机构运营部门行使管理职责,而机构运营部门偏重于经营绩效管理,疏于规范性管理,国库资金风险隐患突出。此外,一些代理银行虽然针对代理国库业务制定了相关内控制度,但业务经办人员的高流动性,导致业务操作不熟练,国库规章不知晓,制度执行不到位
6、。 2.国库对代理银行监管的外部环境亟须理顺。一方面,由于基层国库现场检查频率低、处罚力度不够等因素,造成代理银行对国库监管不重视,有的行存在抵触、不配合的现象;特别是,对财政多头开立专户、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非税收入资金在代理银行形成调节预算收支任务的“蓄水池”等问题,国库部门的处罚依据不足,对代理银行的监管效力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当前国库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主要依据为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国库局关于对金融机构延压预算收入行为处罚适用法律的请示的答复等,这些文件发布时间较长,与目前国库代理业务现状、信息化发展趋势不相匹配。 3.传统代理
7、银行监管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变化。一是国库劳动强度成饱和状态,业务量成倍增加,人员配备偏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导致国库难以开展及时、全面、深入的开展监督检查。以Z市为例,截止2012年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971个,其中大部分网点都办理国库经收业务,156个网点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而专职国库监管员只有1人,兼职监管员6人,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采用抽查或柜面监督方式。二是监管手段有待提升,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处理流程、资金清算方式、信息传输渠道等都向信息化、集中化发展,若柜面监督和现场检查仍然依靠手工操作、人力监督等传统手段,会极大地影响国库监管实效。 二、综合考评对加强代理国库业务监管的效应探析 (
8、一)代理国库业务综合考评内容 1.开展综合考评的意义。开展代理国库业务综合考评可以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提高代理业务水平,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国库部门开展国库监管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有效解决目前国库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造成的监管失位问题。开展综合考评对于促进人行国库部门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对代理国库业务监管具有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量化评分,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经营情况和管理成效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通过将考评结果与激励约束手段挂钩,可对商业银行代理业务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三是通过对照相关标准,促使代理银行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主动避免、规
9、范操作的自发机制;四是将考评结果作为国库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柜面监督和代理集中支付业务资格年审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降低监管工作的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 2.开展综合考评的原则。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开展综合考评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机构多业务多环节,需要遵循“科学性、公正性、真实性、及时反馈”的原则。“科学性”指考核指标的选取、设置应当合理、可量化,能够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指标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开展情况和工作质效。“公正性”是确立和推行综合考评制度的前提,考评标准应是客观、量化的管理标准,避免掺杂主观性和感情色彩,否则就不可能发挥出考评工作的真正作用。“真实性”即必须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代理 国库 业务 监管 模式 探析 doc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