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各商业银行之间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近几年来的经济大热使的人们手中的资金占有量增加,如何更好的运用这笔钱,使它发挥更大的效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是绝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也是各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竞争的焦点已从网点布局扩展到人才、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面临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直面自己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含义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
2、重要来源之一。国际上成熟的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 ,根据客户所确定的阶段性的生活和投资目标 ,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 ,围绕客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家庭情况、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预期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及心理偏好等情况 ,形成一套以个人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人生不同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个人财务安排 ,并在财务安排过程中相应地提供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化差异性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二)商业银行个人理
3、财业务的发展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产生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银行才率先开展了这项业务。1997 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成为首家成立私人银行部的国内银行,并推出了国内首个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只要在这里保持最低 10 万元的存款,就可以享受到该行提供的个人财产保值升值方面的咨询服务。随后,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跟进,个人理财这一业务逐步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初期只是各银行用来吸引客户和强化客户忠诚度的免费促销手段,没有盈利目标;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个人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理
4、财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大众对个人理财的认知也普遍提高,银行业转而谋求该业务的更大发展,以期获得丰厚利润。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其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高达 70左右,其他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 25左右,服务性收入则仅占 5左右,可见存贷利差收益仍是国有商业银行收入的重中之重,而服务性收入比重远远低于西方商业银行。显然,作为服务性业务之一的个人理财业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学习借鉴西方银行业界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少走弯路,必将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 ,现阶段仍然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 ,近几年 ,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也陆续开通了个人理财业务 ,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取得
5、了一定的成绩: 1995 年 ,招商银行推出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代理收付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国内首度出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1996 年 ,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在国内银行界成立了私人银行部 ,客户只要在私人银行部保持最低 10 万元的存款 ,就能享受该行的多种财务咨询。1997 年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向社会推出了理财咨询设计、存单抵押贷款、外汇买卖、单证保管、存款证明等 12项内容的理财系列服务。1998年 中国工商银行的上海、浙江、天津等5家分行 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试点。1999年 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上海等10 个城市的分行建立了个人理财中心。2000
6、年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举行了杨韶敏等 6 位优秀理财员的“个人理财工作室”挂牌活动 ,银行首次出现以银行员工姓名作为服务品牌的理财工作室。2001 年 ,中国农业银行推出“金钥匙”金融超市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2002 年 ,招商银行在全国推出“金葵花”理财 ,为高端个人客户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综合理财服务,内容包括“一对一”理财顾问服务、理财规划等专业理财服务 ,涵盖负债、资产、中间业务等多项内容。2003 年 ,信用卡突然热闹起来。这一年被业内人士和媒体称为“信用卡元年”。此后的几年当中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突飞猛进。(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作用、意义1. 个人理财
7、的作用“个人理财”是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 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的。在农业经济时代, 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绝大多数人面临的基本问题是生存问题。在封建社会,“重农轻商”“君子不言利”的观念使人们羞于谈论钱财。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大锅饭, 铁饭碗时期, 在商品短缺的年代,绝大多数老百姓一辈子的奢望也不过是填饱肚子。也许人们最能将自身与理财联系起来的字眼也无非是把钱存到银行去, 再近一点, 说到理财就是炒股赚钱了。然而, 在发达国家, 人们从小就要接受理财的训练。比如近期英国政府做出决定, 一个儿童从5 岁开始, 就必须在学校里接受以“善用金钱”为主题的理财教育, 初级
8、的课程包括: 钱是从哪里来的, 有什么用途; 7 岁以后,便要逐步学习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金钱, 如何经由储蓄来照应日后的需要以及影响人类使用金钱、储蓄金钱的各种因素, 务必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零用钱、控制预算和善用金融服务。所以理财是人们适应商品经济, 是进一步社会化所必须的, 理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理财应当以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身目标的实现为终极目的。这其中财富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 财富的安全,个人的现实的社会责任都是理财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理财不仅仅是富人的事, 有钱人也有不善理财的, 而没钱的人通过系统的人生规划, 科学地理财, 同样可以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2. 个人理财的意义
9、人理财业务在国外已十分普遍,像美国的商业银行对个人的理财服务无所不在,不仅遍布全国,而且发展到世界各国。个人理财服务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也是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个人理财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大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而且,个人理财服务也是一家银行卓越形象的标志。银行可凭借自身庞大的信息网络,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人才,利用所掌握的各种市场信息,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个人理财服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服务还十分有限。目前绝大部分银行仍局限在传统的储蓄业务和银行卡业务,而诸如个人融资、个人消费、租购业务、家庭理财、投资咨询等业务发展还很缓慢,对大
10、客户的“私人银行”服务更是少得可怜。随着国内资金市场的发展和利率的不断下调,国债、期货、股票、投资基金以及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活跃,银行资金的分流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同时,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随着对外开放承诺的逐步履行,国内、国际金融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别无选择,只有跟着市场的变化,加快个人金融产品的整合和创新,以增强竞争力。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
11、富。据统计,2007年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2006年的水平,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2008年上半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幅回调,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重创。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4月份经历了较为严厉的“监管风暴”,但凭借其稳健、多样化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为资本市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银行理财产品在2008年上半年取得快速发展,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165款理财产品,其中40家中资银行发行了1780款产品,10家外资银行发行了385款产品。(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1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比重增加受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影响,人
12、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增加,达到60.8%,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下降,为19.6%,其它币种的理财产品合计占比与美元产品相当。2短期的理财产品成为市场主流由于CPI居高不下、通胀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受投资者青睐,6个月期以内产品市场占比55.9%,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尤其是稳健型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3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不断升温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不断升温,产品发行数与市场占比持续上升;而由于A股市场大幅调整,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在短暂延续了去年的辉煌之后出现大幅萎缩,到 5、6 月份几近消失。4. QDII理财产品 QDII是Qualified D
13、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缩写(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简称)。由于中国施行货币管制的政策,人民币不能出境。所以中国籍投资者在QDII推出之前没有合法渠道投资于海外市场。但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的开放,国家允许了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简称)和QDII,即有限度的允许海外的投资机构投资于中国市场,中国居民也有机会通过本地机构投资于海外市场。银行QDII类产品为投资于海外市场的开放式海外基金,或是产品链接与投资开放式海外基金的票据的理财产品。遭遇资本市场风险,在指责声中艰难前行;结构型理财产品经历了年初的零收益事件之后,在第二季度逐步走出阴影。三、商业
14、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一)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1. 缺乏科学、理性的战略规划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竞争激烈,各行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开展此项业务,但总的来说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此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也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合理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体系,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测、识别和计量,市场风险管控能力较低;缺乏科学的产品定价和风险对冲机制,产品设计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包括客户评估、产品销售和宣传、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后续跟踪服务等各方面的操作流程和业务规范;缺乏有效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尤其是在应急处
15、理方面的经验和预案准备不足。2. 产品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风险揭示不到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理财计划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包含对产品风险的揭示,并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表达。”。但现实中,很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虽然或多或少提到可能存在的风险,但个别商业银行在宣传过程中仍然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混淆概念,也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充分揭示风险,更没有提供必要的举例说明,造成理财产品购买者对风险认识不到位。3. 对市场和客户研究不足,产品设计简单化虽然目前个人理财品种不断增加,但是多数品种内容相仿、投资品种有限、收益和投资期限相近,更没有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灵活性较差。
16、事实说明,我国银行的理财业务仍处于“推销”已有产品和服务的阶段,不能“以客户为中心”去设计产品。这就导致了产品设计上的简单化现象,把境外的产品加以简单包装变成自己的,结果是水土不服;或是以模仿为主,创新很少,无法体现差异化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4. 激励产品创新的机制不健全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鼓励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如创新的设计、实施、监控和考核机制。目前银行以吸存、放贷、中间业务收入、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等作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机制,导致产品、服务、营销等的开发与创新朝着沉淀存款的方向发展。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银行在设计产品时更多的还是倾向于传统业务的开发,而营销人员面对客户时也首先想到的是推销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个人 理财 业务 存在 问题 治理 对策 金融 专业 本科毕业 论文范文 模板 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