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金融风险之“偏方”.doc
《化解金融风险之“偏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解金融风险之“偏方”.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解金融风险之“偏方” 中文摘要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银行系统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新一轮的金融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金融改革应立足银行系统,但不能完全局限于银行;应突破银行系统,发现新的改革思路。作为金融市场的又一中坚力量、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还相当低,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除证券投资基金外,我国目前还没有正规的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本文重点通过分析投资基金所具有的特点和优点,指出我国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尤其是产业投资基金,对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金融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风险基
2、金 引言: 中国的金融问题主要在银行,所以将金融改革的重点放在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方向是理所当然的。然而,金融业的改革又要突破银行业的局限,毕竟金融领域内除了银行外,还有很多行业:如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国际经验证明:成熟的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现在,我们拿目前中国问题突出的房地产业来说明问题。在美国,房地产业资金来源的40%是房地产基金;40%是私募基金(包括私人投资或企业之间的投资),剩余的20%才是银行贷款,这种方式比较健康,银行风险也比较小。而现在国内房地产银行贷款比例占到7080%。由于比例太高,银行业潜在风险很大,导致国家金融也处在相当
3、不安全状态。在目前证券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金融业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广大民众除了银行储蓄外,很难找到理想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加大对银行放贷的监管又使众多中小企业贷不到正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此形势下,我国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将其作为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又一主渠道,无疑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 盛阳地产基金战略中心研究指出:“如果说银行改革,加强内控机制是常规看病,那么发展投资基金,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则可以看作是化解金融风险的偏方。常言说“偏方治大病”,况且这里的偏方,其实是本可以成为正方,只不过是传统改革方法的疏漏而已”。 一、投资基金,国外金融市场的“活跃分子” 投资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金
4、融信托,在国外由来已久。一般认为,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是在19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1968年建立的“国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就是最早的投资信托基金。到1890年,英国的投资信托基金已经发展到100多家,这些基金都以外国证券投资为主,而且主要投资于债券。1899年,英国颁布了公司法,投资信托基金也依法脱离了原来的契约形态,发展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 投资基金虽然起源于英国,却盛行于美国。1921年4月,美国引进了英国的投资基金制度,产生了美国第一家基金组织“美国国际证券信托”,其操作方式仿照的是英国的投资基金。1924年3月21日,在波士顿成立了”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这是一个开放式
5、基金,被认为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家美国投资(共同)基金,到1989年9月30日,该基金的资产总额已达到140亿美元,拥有85000多个投资人。1924至1928年是美国投资基金发展较快的时期,到1929年,美国已有480多家投资基金,基金的资产总额达70多亿美元。为了规范投资基金的运作,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联邦证券法,1934年颁布了证券交易法,1940年又成立了投资公司委员会,制定了一步联邦投资公司法,对投资基金的组建及管理进行了规范。8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基金继续迅速发展。1980年有564家投资基金,1983年发展到1026家;1987年达2323家;1989年继续增到2835家
6、;而1993年11月,美国拥有4500多家投资基金,总资产达1.9万亿美元,相当于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额的2倍,美国全部银行的85%。可以说,在美国的金融业中,投资基金已处于绝对优势,对整个经济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投资基金,中小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投资基金是一种由众多不确定的投资者将不同的出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给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操作,所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投资工具。投资基金具有诸多优点,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理想投资渠道。 首先,投资基金能降低投资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投资基金券的面额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几元,甚至1元,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购买。有些投资基金甚至不限制投资
7、额大小,完全按份额计算收益的分配。因此,投资基金可以最广泛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汇集成规模巨大的资本总额,大额投资在成本上具有相对优势。中、小投资者参加投资基金,利用投资基金参与证券买卖,等于减少佣金支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能获得规模效益的好处。 其次,投资基金实行专家管理,可以提高投资成功率。投资基金管理者一般都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经验。对于那些没有时间、或对市场不太熟悉,没有能力专门研究投资决策问题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于投资基金,实际上可以获得专家们在市场信息、投资经验和金融知识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可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第三,投资基金很好地实现了资金流动
8、性、安全性和赢利性的高度统一。当投资者需要现金或因各种原因要抽回投资资金时,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地将投资基金券(封闭式基金除外)出售而收回现金,从而保证了它的高流动性;在基金管理上,投资基金由专业人员操作,投资手续与操作都比较规范,投资目标与策略又是预先规定好的,不能随意改变,投资基金一般有出资人等指定的银行进行托管,资金投向比较透明,财务、审计相当严格。而在基金投向上,由于基金规模较大,可以很好利用投资组合理论,实现投资资产多样化,以保证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投资基金也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投资基金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高赢利性。投资基金或者通过购买证券间接投向实业(证券投
9、资基金),或者直接进行产业投资,如房地产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或者投资于新兴技术,高科技行业(风险投资基金)等而获得高额利润。例如美国麦哲伦基金有过10年收益率高达1902%的记录;香港怡富集团的菲律宾信托基金,1986年一年的增长率高达228%。 过去几年,我国一直有高达十几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数额超过了同期的GDP水平,银行业蕴含着相当高的风险。为降低金融风险,减少存款数额,央行曾多次降息,结果成效甚微。原因是广大民众的闲散资金很难找到理想的投资渠道。持续低迷的证券市场无力再吸引趋利的广大投资者;国内的信托业务由于多种原因数量少,品种单一,也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而投资基金,目前,国内只
10、有证券投资基金,还没有立法开放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据说产业投资基金法的出台国家正在筹备中),所以大多数民众的闲散资金只能放在银行,温州等部分地区的地下钱庄也侧面反映了社会闲散资金因找不到合理的资金出路而生的“孽子”。最近两、三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相当规模的社会闲散资金热衷于炒房地产,造成现在的东南沿海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自今年3月7日以来,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压房价,打击对房地产的炒作和投机,这样,从房地产市场上抽出的资金又没了投资出路。社会上的大量闲散资金汇集在一起是一股巨大的能量,必须要找到释放这股能量的合适出口,政府和社会必须进行正确引导并加以合理利用,否则
11、,不仅因资金闲置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不合理的资金投向很可能扰乱金融市场,增加金融风险。投资基金因其具有的诸多优点完全能吸收相当规模的社会闲散资金,为中小投资者带来可观收益。 三、投资基金,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我国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及各级银行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贷款一般都是积极护持或大力帮助的,所以到现在这类企业的主要资金来(除了上市企业通过股市进行融资外)还是银行贷款。但对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民营企业,银行贷款一直是比较“吝啬”的。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甚至成熟期都很难从银行获得合理的发展资金。而一般地,中小企业在中国上市融资渠道更难,在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
12、得资金时,这些中小企业有时也被迫搞非法集资,或通过地下钱庄拿高利贷。在上世纪末国家将非法集资打压下去之后,地下钱庄得到了迅速发展。温州的地下钱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1997年11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于同年11月14日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该暂行办法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管理。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其投资方向主要是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所以这种性质的基金还远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除了证券投资基金,还有另外两种重要的投资基金,即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创业)投资基金。而在国内尚未出台相应的法规对这两种基金进行规范,以致它们的发展尚处在萌芽阶段,而市场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解 金融风险 偏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