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doc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组织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规模偏小、资本“集中化”、负责人“干部化”、治理结构“形式化”、经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不高等问题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较难获得银行贷款融资,严重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和壮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以锦州市实地调研为基础,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响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贷款融资 农村信用社 对策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目前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强劲
2、,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23个,总注册资本2.8亿元,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及农机业等,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农村市场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通过合作社实现了联合,提高了自身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如黑山协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产前统一采购、供应种子种苗,产中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服务,产后统一开拓市场、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甚至统一价格,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布局,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范围开始从原先的生产销售逐步向生产、
3、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使农民有机会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进入新阶段后,农产品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品牌、科技、质量和服务等的综合竞争。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不是简单的生产合作,而是产加销一体化的合作,不但能把农产品卖出去,而且还能卖出个好价钱。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交易成本,保证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统一采购供应农资、种苗,统一销售农产品,并向社员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避免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农产品生产交易成本。 二、制约农村信用社对农
4、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融资的主要因素 (一)贷款主体尚未被认可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村信用社对这种农村经济组织作为独立承贷主体持怀疑态度,目前虽然设有农村经济组织贷款科目,但没有发放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资格,但信用社担心贷款发放后,由于贷款使用者分散、内部管理不规范,导致贷款清收困难,形成风险。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育水平不高,经济实力不强,注册资本金较少,可提供的抵(质)押财产不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独立法人名义申请贷款的,往往达不到农信社的贷款条件。
5、只能对其成员发放农户联保贷款或抵押贷款。 (三)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不足 从锦州地区的情况看,农村金融体系还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不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较差,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竞争压力有限。对于农村地区,信贷资源相对稀缺,信贷市场竞争强度低,农村信用社对提供差别化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对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不足,对银行债权存在保护不力的情况,造成农村信用社创新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导致在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常常面临机构不积极、不响应、不配合的问题。 (四)集权式的信贷经营管理体制制约了创新机制的形成 农村信用社实行了省联社、市办、县级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民 专业 合作社 贷款 主要原因 对策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