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目录.doc
《信用社(银行)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目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目录.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目录*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金融许可证上的名称为准)目 录第一卷 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及相关考核表 1、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2、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和专项借款考核季报表(表一);3、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考核季报表(表二);4、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表;5、银发112号文件附件1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表中“利润分配顺序及比例”栏的填写;6、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7、银发112号文件附件2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中“利润分配”栏的填写。第二卷 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报告及相关
2、材料1、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报告; 2、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处置清单;3、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考核表;4、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承诺书;5、专项票据置换资产清收计划。第三卷 内部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文本清单及简要文字说明 1、内部管理制度文本清单及简要文字说明 2、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文本清单及简要文字说明第四卷 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及统一格式的信息披露表 1、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及统一格式的信息披露表 2、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及统一格式的信息披露表第五卷 基期、报告期及近两年农村信用社相关报表1、年度(基期)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
3、分配表2、年度(报告期上两年末)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3、年度(报告期上一年末)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4、年*月末(报告期)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第六卷 有关问题补充说明第七卷 地方政府落实扶持政策报告第八卷 人民银行要求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第一卷 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及相关考核表1、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2、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和专项借款考核季报表(表一)3、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考核季报表(表二)4、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表5、银发112号文件附件1农村信用
4、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表中“利润分配顺序及比例”栏的填写表6、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7、银发112号文件附件2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中“利润分配”栏的填写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第二卷 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报告及相关材料1、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的处置报告2、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处置清单3、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考核表4、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承诺书5、专项票据置换资产清收计划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报材料第三卷 内部管理及法人治理结构规章制度文本清单及简要文字说明1、内部管理制度文
5、本清单及简要文字说明 2、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文本清单及简要文字说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第四卷 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及统一格式的信息披露表1、年信息披露报告及统一格式的信息披露表2、年信息披露报告及统一格式的信息披露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第五卷 基期、报告期及近两年农村信用社相关报表1、年度(基期)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2、年度(报告期上两年末)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3、年度(报告期上一年末)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4、年*月末(报告期)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
6、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第六卷 有关问题补充说明1、。2、。*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第七卷 地方政府落实扶持政策报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第八卷 人民银行要求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专项票据兑付审查、审核指导意见一、审查、审核的依据及重点按照银发2004253号、银发112号、银发247号和银发130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的重点是:以县(市)为单位上报的专项票据兑付申请材料各要素的完备性;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经营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内部管理、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有关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7、情况;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的处置情况。二、专项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的齐全性依据专项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目录,逐项审查审核兑付申请材料的齐全性。三、专项票据兑付申请材料内容的完备性(一)审查重点及标准1、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应重点报告以下内容:(1)建立和实行“三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进展情况;(2)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的实施进展情况,主要内容应包括建立健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贷款定价制度、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薪酬制度及其实施情况;(3)建立基本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外部约束机制情况;(4)明晰产权关系,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比
8、例所采取的措施及实施进展情况;(5)近三年来经营财务变化情况,应包括成本费用、盈利能力、利润分配、支农服务水平变化等内容;(6)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报告及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考核表。2、内部管理制度文本及文本清单和简要文字说明,重点列报授权授信管理制度、贷款定价制度、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薪酬制度、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管理办法等内容。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文本及文本清单和简要文字说明,重点列报信用社章程,“三会”成员选举办法,高级管理层选聘办法,“三会”议事规则,董(理)事、监事、高级管理层绩效管理办法,董(理)事长、监事长、主
9、任(行长)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等内容。4、信息披露报告应至少列报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本年利润及费用总额等关键性指标及其年度变动情况;年度内召开的“三会”所议定的重大事项及其落实情况。(二)审查方法按照上述审查重点,采取书面审查办法,逐项审核上报材料的内容完备性。四、专项票据兑付申请材料中相关数据的一致性(一)审查重点及标准主要审查下列材料中相关数据的一致性。着重审查同一数据前后是否保持一致及有关指标的计算是否符合相关规定。:1、信用社县(市)联社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2、上一年度的信息披露报告和统一格式的信息披露表;3、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表;4、信用社改革试点增资扩股
10、审查、审核意见表;5、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和专项借款考核季报表一、二;6、基期、报告期末及其最近两年年末资产负债表、财务损益表、业务状况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原始报表或复印件;7、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表。(二)审查方法仅对书面材料进行审查。逐项核对上述兑付申请材料中有关数据的一致性。按照有关规定,逐项审查上述兑付申请材料中有关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五、专项票据兑付申请材料中相关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及加盖公章的情况(一)审查重点及标准上报的上述兑付申请材料中要有相关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公章(负责人因故不能签字,应书面委托其他人代签字)。(二)审查方法仅对书面材料进行审查。逐项
11、审查申请材料中是否有相关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公章。如为他人代签字,逐项审查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签字的委托书。六、信用社增资扩股的真实性、合规性(一)审查重点及标准1、招股说明书和股东的记名股金证的内容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2、入股主体不合规、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财政性资金入股、非货币化入股等问题已得到纠正;3、股权设置和股权结构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4、股金分红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地方政府承诺对股东有分红补贴的,补贴资金应已到位。在改革期间,若信用社经营财务状况好转导致地方政府补贴分红资金减少,应予以合理说明;5、资格股的退股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投资股不得退股。对股本金借方发生额较高情
12、况做出了合理说明。(二)审查方法1、书面材料审查(1)审查信用社改革试点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与财务损益表中的股本金利息支出是否一致,查阅信用社县(市)联社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是否对股本金利息支出给予了合理说明。(2)审查信用社改革试点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与业务状况表中股本金借方发生额年累计数是否一致,查阅信用社县(市)联社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是否对股本金借方发生额年累计数给予了合理说明。(3)审查信用社改革试点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中股权设置和股权结构是否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4)审查信用社改革试点增资扩股审查、审核意见表及年度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中反映的弥补
13、历年挂账亏损与分配红利情况是否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2、现场审查(1)查阅招股说明书、抽查股东的记名股金证,审查其内容是否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2)抽查法人、自然人和联社职工的入股申请表或入股专用凭证、股金入账传票及股金台账记录,审查是否存在入股主体资格、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财政性资金入股、非货币化入股等不合规问题。(3)查阅股东名册、资格股和投资股分户账,审查信用社的股金数额是否真实。(4)查阅股东的退股申请表及审批表,审查信用社的退股管理是否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5)走访股东,了解信用社的增资扩股情况,审查信用社增资扩股的合规性,特别关注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非货币化股金、股金分
14、配红利等问题。七、信用社降低不良贷款的真实性、合规性(一)审查重点及标准正常申请兑付专项票据的信用社,按“一逾两呆”口径考核,考虑专项票据置换因素,不良贷款比例与基期(年12月末)相比,降幅不低于50%,或报告期不良贷款比例不高于5%。1、不良贷款形态反映真实、合规。对不良贷款的大幅波动给予了合理说明。2、降低不良贷款真实、合规。以违规借新还旧、违规展期、随意调整贷款形态等方式降低不良贷款行为已得到纠正;以抵债资产、核销呆账贷款、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贷款等方式降低不良贷款的手续完备、合规。3、新增不良贷款得到有效控制,不良贷款同比增幅低于贷款同比增幅。4、在计算不良贷款比例降幅时,对降幅及其相关数
15、据波动较大情况进行了合理说明,若未进行合理说明,在计算不良贷款比例降幅时应等额扣减。(二)审查方法1、书面材料审查(1)审查业务状况表中不良贷款总额及其形态的变化情况,审查不良贷款比例降幅和不良贷款同比增幅是否符合上述审查标准。(2)审查信用社县(市)联社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中是否对不良贷款形态大幅波动给予了合理说明。2、现场审查(1)借助县(市)联社贷款管理系统或查阅贷款合同及借据等方式,抽查是否存在应转未转不良贷款,审查不良贷款形态反映是否准确。(2)抽查借新还旧贷款、展期贷款等,审查其相关操作手续的完备性、合规性。(3)抽查以抵债资产方式降低不良贷款的证明材料,审查其合规性。(4)抽查以优
16、质资产置换不良贷款的证明材料,审查其合规性。(5)抽查税务部门关于呆账贷款核销的批准文件。八、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的真实性、合规性(一)审查重点及标准正常申请兑付专项票据的信用社,在考虑专项票据置换因素后,实行两级法人的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应达到2%,统一法人的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应达到4%,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如信用社在申请兑付专项票据前已变更了原拟组建的产权组织形式,应根据银监会批准的产权组织形式所对应的标准进行考核。1、资本充足率计算准确。2、若存在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财政性资金入股等不合规股金,在计算资本净额时应等额扣减。3、经营财务指标真实,应付利息、呆账准备金等
17、各项拨备已按规定提取。若发现少提应付利息、少提(或多提)呆账准备金问题,在计算资本净额时,应按照有关规定等额扣减。注:少提呆账准备指已提取的呆账准备金未达到风险加权资产的1%,多提呆账准备指已提取的呆账准备金超过风险加权资产的2%。4、除接收货币资产外,接收的捐赠资产或置换的优质资产等经过合规的中介机构评估,各项权属凭证合规完备。否则,在计算资本净额时应等额扣减。5、表内外加权风险资产的分类及权重计算准确,符合银发20044号文件规定。6、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对数据幅波动较大的问题进行了合理说明,若未进行合理说明,在计算资本净额时应等额扣减。(二)审查方法1、书面材料审查(1)对照资产负债表
18、、业务状况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逐项核实涉及资本净额的有关因素。(2)对照业务状况表、财务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逐项审核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呆账准备金等各项拨备计提情况,计算其少提或多提金额。(3)对照业务状况表,审核表内外加权风险资产明细统计表是否符合银发2004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4)审查信用社县(市)联社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中是否对涉及资本充足率计算的数据的大幅波动给予了合理说明。2、现场审查审查捐赠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或置换的优质资产的产权转让、价值评估证明、资产到位等材料的完备性、合规性。九、信用社依法、尽职处置专项票据置换资产情况(一)审查重点及标准1、对
19、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已另立账册,逐笔建立了清单。2、对专项票据置换资产采取了有效的债权维护措施。已基本依法、尽职处置完毕专项票据置换资产,从严控制了处置费用。对已处置完毕的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实行了台账管理。3、对已处置但未清收的置换资产,单户金额在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置换资产,逐笔说明了原因,并按照银发247号文件附件2的规定提交了相关证明材料,对确有困难无法按规定提供证明材料的,要由乡(镇)以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对其余已处置但未清收的置换资产,提交了清单并简要说明了原因。4、对未处置的置换资产落实了处置责任,制定了处置计划和时间表,并出具了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承诺书。(二)审查
20、方法1、书面材料审查(1)对照上述审查重点,审查信用社县(市)联社上报的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2)对照专项票据置换资产处置报告、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考核表、业务状况表,核实已处置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的现金收入、抵债资产、盘活及处置费用等有关数据。2、现场审查(1)查阅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管理办法、处置计划,审查置换资产处置台账,抽查对专项票据置换资产采取债权维护措施的证明材料。(2)抽查处置置换资产现金收入的资金到账证明材料。(3)抽查以抵债资产方式处置置换资产的产权转让、价值评估等证明材料。(4)抽查以盘活方式处置置换资产的有关证明材料。(5)抽查处置专
21、项票据置换资产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十、信用社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及其执行效果。(一)审查重点及标准1、实行了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亏损社在扭亏前,年度人均费用支出不高于当年省辖内信用社平均人均费用水平,并将人员工资与减亏业绩挂钩;严格控制了各项费用支出,费用支出超比例现象已得到纠正。2、实行了财务上可持续的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利润分配顺序和比例、分配红利等符合有关规定。3、完善并落实了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主要包括完善并落实了授权授信管理制度、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初步建立了贷款定价制度,对新增不良贷款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4、建立了科学的劳动用工制度并能有效实施。主要包括实行
22、了职工考试录用、竞聘上岗、在岗培训、重要岗位轮换、绩效工资以及末位淘汰制度。(二)审查方法1、书面材料审查(1)对照上述审查重点,审查信用社县(市)联社专项票据兑付申请书中 “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的实施进展情况”。(2)对照上述审查重点,审查信用社内控管理制度文本(或文本清单)及简要的文字说明。(3)成本费用制度。对照业务状况表、财务损益表,重点审查费用支出是否超标。(4)利润分配制度。对照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表、财务损益表、利润分配表,审查本年利润、历年挂账亏损变化情况以及利润分配顺序和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现场审查(1)抽查贷款风险识别、预警、防范、控制、处置的有关记录,授权、授
23、信书,贷款风险定价资料,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及处理记录等,审查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情况。(2)抽查实施职工考试录用、竞聘上岗、重要岗位轮换和末位淘汰制度的有关记录,举办及参加业务培训记录,绩效工资考核记录等,审查劳动用工制度的落实情况。十一、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及其取得的进展(一)审查重点及标准1、建立了股东(社员)代表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以下简称“三会”)和高级管理层成员的选举、选聘办法,并按规定程序选举、选聘了上述成员。董(理)事会、监事会人员构成符合规定。2、建立了以“三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组织架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科学、合理,并能按照有关规定正常履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用社 银行 专项 央行 票据 兑付 申请材料 目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80215.html